曾經滄海難為水,還看今朝終須搏!距離2019年高考還有十三天的時間,相信小可愛們都在“摩拳擦掌”,做著最后的沖刺!最近,在評論區中出現了很多聲音,有的小可愛在評論區中和紙條君說,紙條君,能不能幫助我們總結歸納高考語文卷中現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呢?還有的小可愛說,紙條君呀,文言斷句我好慌呀,文言文翻譯,好難,我該怎么辦呀!語言基礎題中的病句、成語、語言表達總拿不了滿分,嗚嗚~~(>_<)~~看到了這樣的場景,聽到了這樣的聲音,紙條君怎么會袖手旁觀呢?所以,紙條君特意準備了三期內容(法寶)給到大家,希望能給到大家幫助!?(? ? ??) ![]() 今天我們將梳理、總結在高考中面對現代文閱讀時,我們應該掌握哪些分析問題的角度、答題步驟、答題方法和答題格式。在高考的試卷中,現代文閱讀分為論述類文本、實用類文本和文學類文本,不同類型的文本考查的知識和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我們要逐個分析。 論述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 論述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其實都是隸屬于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這一范疇之內的,而且,從今年高考開始,實用類文本和文學類文本顛倒了一下順序,這樣的變化一方面使得論述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緊緊挨在了一起,題型都比較相似;另一方面,以論文、新聞、調查報告、科普等文章為主的論述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閱讀下來更加連貫、更符合考生的閱讀邏輯。這樣的變化,基本消除了考生在做現代文閱讀時,思考邏輯從理性思維到發散思維再到理性思維這一現象。所以,小闊耐們要注意哦~考綱要求: 論述類文本閱讀: 實用類文本閱讀: 考查形式: 論述類文本的考查題型是三道選擇題。 實用類文本的考查題型是1道或者2道選擇,加上2道簡答題。 應對策略: 通過上述信息,我們很清楚地了解到這兩部分內容考查的形式和能力,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更迅速地、更準確地拿到這部分的分數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選擇題,論述類的3道選擇,和實用類的2道選擇,對于很多同學來說,苦不堪言,甚至有的小紙條說,自己明明看懂了文章,但是為什么最后發現全部都是錯誤的,簡直是淚崩啊。好了,讓紙條君給大家分析一下吧,在這兩種文本中,選擇題考查的內容無外乎下面三點:(1)對文本內容的理解。(2)對文章論證手法、論證結構的分析。(3)對作者作出的推斷進行辨析。 但是因為呈現的形式是選擇題,所以在這樣一個“找茬兒”的游戲中,我們一定要將錯誤的選項排除出來。綜上所述,判斷選項的錯誤類型顯得極其重要,在此,紙條君給大家梳理下高考中比較常見的“非連選項”錯誤類型。這部分內容同中考中的一樣,只不過是高考的文本無論是難度、深度、還是廣度都是要大于中考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很認真滴! 1.無中生有:選項中出現的事物,或者分句間的關系(因果關系、條件關系)在文章材料中并不存在。 2.曲解文意:選項的意思與文章的意思并不相符。 3.范圍混淆:選項中對原文中的事物現象的范圍有所混淆(擴大、縮小或者轉移)比如,原文中說這個現象發生在某市,而選項中說這個現象發生在全省。 4.偷換概念:出題人在解釋概念或者轉述文章意思的時候,為了迷惑考生,選項會對原文句子當中的主語、賓語或者定于進行了偷換,從而改變了原意。比如原文中說“《黃帝內經》奠定了中國醫學的根基”,而選項中卻說“《黃帝內經》中對醫學的認知基礎奠定了中國醫學的根基”,那么這兩句話是不一樣的,因為主語不一樣,是偷換概念的錯誤。 5.以偏概全:這個錯誤類型在考試中比較常見。出題人設計選項時故意增刪、改動文中表示范圍限制或表示程度輕重的詞語來干擾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體(整體代部分)、以個別代一般(一般代個別)、以特殊代普遍(普遍代特殊)等,從而使考生作出錯誤的判斷。 重點關注: ⑴表數量多少的詞語(少數、部分、幾個、大多數等); ⑵表范圍大小的詞語(凡、全、都、所有、部分等); ⑶表程度輕重的詞語(特別、十分、稍微等); ⑷表頻率高低的詞語(每天、每個月、通常、總是、有時、偶爾等)。 6.“已然”與“未然”:命題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確定或還未實現的設想或推測轉述成既成事實,主要是指已然與未然。重點注意如下詞語:重點關注:已經、曾經、過去、現在、目前、將要、尚未、之前、之后、一定、必將、可能、估計、如果、未必等。 7.強加因果、因果倒置:這個錯誤類型,對于很多考生來說,是比較難看出來的。出題人通過關聯詞,將文章中的部分信息加上了一種聯系(比如因果聯系,和條件聯系),所以看似非常“正確”的選項,實際上是錯誤的,小可愛們一定要擦亮雙眼哦~ 在此,紙條君要和大家分享一位小可愛做選擇題的經驗。 他說:“當我們排除兩個選項,在兩個選項中猶豫時,尤其是對作者的推斷進行辨析時,錯誤的那個選項一定是能在原文中找到根據的,我們只需要將那個在文章中有對應的選項判斷成錯誤的即可。”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但是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黑科技”啦,小可愛們也可以思考一下哦~ 在簡答題中,其實我們要做的就是仔細閱讀全文,根據問題在文章中找到根據,歸納好,梳理好,分點總結,然后適當地結合生活實際就可以了。在此,紙條君建議小可愛們,要先讀題,然后劃出關鍵詞,這樣在閱讀之中,就能做到定位以及及時查看了~ ![]() 文學類文本閱讀 考綱要求:閱讀和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閱讀鑒賞文學作品,應注重價值判斷和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查形式: 基本上是一道選擇題,加上兩道簡答題。 應對策略: 文學類文本閱讀,相較于非連續性文本而言,更具發散性,考生發揮額余地也比較大,在紙條君看來,答題的邏輯更加重要。從2009年以后,關于文學類文本的考查,從微觀的趨向轉向了宏觀的趨向。微觀指的是文章的一些細微的分析,比如分析一篇文章的字詞、句、標題和人物形象等;宏觀指的是,在文章的總體上,對文章的結構技巧、語言特色,情節間關系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查。接下來,紙條君將把一些關于閱讀的基礎知識、答題技巧、答題方法和答題格式,給到大家,東西有點多,希望小可愛們要多多學習,溫故知新哦!(當然啦,這么好的總結,一定要收藏起來哦n(*≧▽≦*)n) 主題類型考查: 一、小說 小說基本都是圍繞一個完整的故事,或者是一個故事的片段來表現主旨,作者會在講述這個故事的過程中: 1.表達出對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喜愛、贊美、崇敬、愛戴、批判、諷刺等)。 二、散文 1.敘事性散文: 敘事性散文與“小說”當中的部分知識有重疊,這里有必要強調一下(散文注重的是情感的抒發和升華,而記敘文和小說通常情況下,關于情感的部分較之會少一些,所以對于散文的主旨探究,我們一定要側重情感和感悟這一部分) (1)寫人的敘事性散文,多見于人物傳記、回憶錄等,其主旨為作者對該人物的情感態度如喜愛、贊美、崇敬、愛戴、批判、諷刺等。 (2)寫事的敘事性散文,其主旨主要是作者對這一“事件”中思考到的哲理、感悟等。(思考感悟較之于“寫事類記敘文”,會顯得更加深刻) 2.抒情性散文 (1)直抒胸臆的抒情性散文: (2)間接抒情的抒情性散文: ②借“景”抒情:這類散文,作者會將自己的情感交融在環境、景色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這里大家要注意作者有沒有運用“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的表現手法。 3.議理性散文 ![]() 字詞賞析: 高考中,一些出題人會對文章中極具表現力、感染力的詞進行考察,在鑒賞文章中的字詞時,我們可以按照如下格式進行回答: “______”這個詞表面上指......,在文章中指......,運用了......手法(修辭中,重點查看是否運用了通感的手法,以及動靜、虛實的問題),生動形象/突出/強調/簡明地表達了本體(被修飾的部分)的......特點/特征,從而表達了XX(文中的人物或者作者)對本體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劃線句賞析: 修辭手法劃線句的賞析,總共分為四個步驟 (1)說出該句的修辭手法。 (2)將該修辭手法的作用簡單地描述一下。以比喻為例:把……比作了…… (3)分析該修辭手法的作用。以比喻為例: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本體”……特征/特點。 (4)回答該句在情感或內容上的作用。 前三點,大部分同學都能想到,但是呢,第(4)點這個情感義是小可愛很容易忽略的地方哦。 人物描寫手法劃線句賞析,分為三個步驟 (1)說出該句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手法。 (2)結合劃線句一一指出哪里體現了……描寫手法,有怎樣的作用。 (3)指出該句的情感義。 環境描寫劃線句賞析,總共分為兩個步驟 (1)判斷該句是環境描寫中的哪一個(自然環境描寫,還是社會環境描寫)。 (2)寫下相應作用。 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 ①描繪了一幅……的畫面。 ②渲染了/營造了……的氛圍。 ③烘托了人物內心……的情感。 ④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 ⑤為下文的……做鋪墊/為下文的……埋下伏筆。 ⑥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⑦奠定……的感情基調。 社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身份。 ②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③揭示社會特征。 ④反映社會主題。 ⑤暗示人物命運。 ⑥為下文的……做鋪墊/為下文的……埋下伏筆。 ⑦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中心主旨句的賞析,總共分為三個角度: (1)寫出這句話所在段落的段落結構作用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很清楚,蘊含主題,富有哲理的中心主旨句通常都是位于文章的開頭段和結尾段,那么此時,這個句子所在段落的段落結構作用,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比如,結尾段的主旨句賞析,我們一定也要考慮結尾段的段落結構作用,如:升華中心、深化主題、篇末扣題、首尾呼應的作用。 (2)寫出這句話在內容上的作用 很多小紙條和紙條君反映說,不知道什么是內容上的作用。內容上的作用,在紙條君看來,分為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表層含義就是按照字面意義去理解,深層含義實際上就是把中心主旨再說一遍而已。那么應該怎么說呢?怎么說能夠拿到滿分呢?我們需要根據具體的文章具體分析,比如這句話升華了/深化了……主題/中心思想。 (3)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小紙條們一定要注意,在小說中或者是敘事性散文、寫人類回憶性散文,中心主旨句的作用,一定包含對人物形象的凸顯作用的。(敲黑板.jpg) 標題的作用: (1)作為文章的線索,自始而終,貫穿全文,使得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人物形象的判定: 對人物形象的考查在高考中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小說中,比如2018年全國一卷《趙一曼女士》中,趙一曼“身上彌漫著拔俗的文人氣質和職業軍人的冷峻”,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在解答這類題時,要么從人物形象上反推文章中的情節體現,要么從文章中歸納出人物形象。這里有一個小技巧,那就是我們要根據題的分值來判斷形象特點,像《趙一曼女士》這道題,給出了兩個人物形象“文人氣質”“職業軍人的冷峻”,也就是說我們在文章中找出體現這兩個形象特點的正側面描寫即可。 ![]() 文本的語言特色賞析: 對文本的語言特色賞析,基本上是散文的考查重點,我們主要從六個角度賞析文本的語言特色。 (1)用詞的角度: 尋找文段中有無極富表現力的詞語(以動詞、形容詞和副詞為主) 答題格式: 此時要注意文章當中有無疊音詞、擬聲詞等,若有的話要指出。 答題格式: (2)句式的角度: 一、判斷文段/文章當中有無連續使用短句、長句、長短句結合的情況。 答題格式: 二、判斷文章中有沒有連續使用整句,或者整散句結合的情況。那什么是“整句”,什么是“散句”呢?形式整齊勻稱,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叫整句;形式不同,長短不一的,叫做散句。 整句示例: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完整無瑕的翡翠。 散句示例: ??花園里開滿了紅、黃、白三色鮮花,風兒一吹,猶如跳動的火焰、閃閃發光的金子和即將飄落到地上的雪花。 答題格式: (3)修辭手法的角度: 分析文章中有無修辭手法。 答題格式: (4)表現手法的角度: 如果我們在文章中看到了明顯的表現手法,一定要將其指出并做分析。 答題格式: (5)語言風格的角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文章也是如此,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語言風格。說道“語言風格”,很多小可愛還是比較陌生的,它也是賞析文本語言特色的一個維度。那么可以用來形容語言風格的詞語都用哪些呢?我們應該如何回答呢? 答題格式:文段/文章的語言具有樸素自然/清新明快/典雅華麗/含蓄蘊藉/辛辣尖銳/方言口語的風格。 (6)人稱的作用角度: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敘述人稱,人稱的不同,帶來不一樣的作用。紙條君在此給大家歸納一下。 第一人稱: 1.文章運用第一人稱,增加了文章的真實性和可信性。 2.拉近與作者/文中人物的距離,可以把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寫得好像是自身的經歷一樣,便于表達作者情感。 3.使文章變得親切自然。 第二人稱: 1.第二人稱“你/你們”,更利于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便于作者直接與讀者溝通交流。 2.在寫作對象是客觀物體時,小可愛要記住哦,這里也起到了擬人的表達效果。 3.易于作者的情感宣泄。 第三人稱: 1.作者以旁觀者的身份向讀者做客觀的敘述,更加客觀真實。 2.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答題格式: 好啦,小可愛們是不是都看累啦,O(∩_∩)O~,紙條君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心血才給大家整理出來的,小可愛們要收藏起來及時復習哦,就像紙條君說的,現在的高考題已經從微觀的出題風格轉向了宏觀的風格,這就要求我們在文章的整體架構上去思考,去揣摩作者為何這樣去構思全文。紙條君要再次強調一下,最簡單,最實用的分析角度就是從結構上、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對主題的凸顯上去分析問題,希望小可愛們要記住紙條君的叮囑哦~關于現代文閱讀這一大塊的知識,小可愛們還有什么想與大家分享的,歡迎你們在評論區中寫下自己的見解與看法哦~ (圖片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