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面臨著許多挫折,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孩子是最單純的,還沒有經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作為家長,我們一方面擔心外面世界兇險,害怕孩子以后吃虧受傷;一方面又焦慮孩子太脆弱,抗挫能力差。 上周我們【每周一問】的互動話題是“當孩子遇到挫折時,你是如何做的?”先來看看幾位家長的留言: @夢花香: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要鼓勵他,幫助他排解情緒,用正向的情緒去影響孩子,不要害怕挫折。 @玲:孩子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要告訴他這是成長中的一部分??梢岳靡恍┟说墓适录詈⒆樱瑤椭叱隼Ь?。 家教君認為,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我們應該去想怎么樣幫助孩子走出困境,但也要深刻認識到,家長幫不了孩子一輩子。所以,教會孩子直面挫折,平常心對待,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尤為重要。 所以我們有必要來反思一下進行挫折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誤區,做到“兩不要”。 01 這些話不要對孩子說
這是很多父母面對孩子受挫時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特別是孩子還在低年級時,鞋子穿不好,紅領巾系不好。于是我們本意是希望孩子好受一點,說出了這句話。 受挫的感受是非常主觀的,我們不能用自己對于這件事的認知去判斷對方受挫的感受??此瓢参康脑?,其實就是在不認可不認同孩子的受挫經歷。 這樣的回復常常會讓孩子更加沮喪無助,“自己最親密的人原來覺得這件事這么簡單,我卻做不好”,孩子的自信就會被慢慢消磨,從而他就真的放棄努力和嘗試,覺得自己肯定處理不好。
很多父母會把“孩子開心,孩子不哭”作為養育的終極目標。在這樣的一個迷思下,很多父母見不得孩子任何的負面情緒,總是用應激反應來制止孩子的負面情緒,給予過多不必要的幫助,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這樣的孩子不僅容易出現自我中心嚴重,也不利于擁有良好的抗挫能力。這類家長完全包辦代替,替孩子制造了一個“真空免疫環境”,孩子小時候完全沒有經歷過挫折,長大后一點點困難就會一蹶不振。 02 當孩子受到挫折,父母應該這樣做
失敗乃是平常事。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讓孩子認識到這個情緒是非常正常的,即認識情緒。孩子因為系紅領巾系不好而沮喪,家長如果這時說,“沒事沒事,系不好就不要系了”,那這就是直接錯過了第一步“認識情緒”。 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當自己經歷激烈的情緒沖擊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怎么了,有了這份“覺察”,我們才能管理情緒。 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名人成功前的挫折經歷故事,或自己小時候歷經挫折的故事,讓孩子懂得生活中隨時都可能遇到挫折,挫折是生活中的“??汀?, 沒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勇于面對就能取得成功。
等到孩子平靜后,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去明白到底是什么讓他出現了如此的情緒。千萬不要害怕孩子再次沮喪,相反,這就是孩子在“自我消化情緒”的過程,我們成人受挫有時都需要消化幾天,孩子情緒沮喪甚至哭泣再正常不過了。 但只要我們愿意堅持這樣做,帶著愛去陪伴孩子經歷消化這些情緒,慢慢的,孩子自己對于這些負面情緒的消化能力就會越來越強,這本身就是抗挫能力培養的基礎。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也不是毀滅,最關鍵的是我們繼續的勇氣。
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小孩子心情不好時大人不以為意。其實只是錯誤的觀念,孩子會因為作業、友情和父母的原因影響到心情,那么當小孩發脾氣時父母該怎么處理? 家長不要隨意打罵孩子,也不要壓制孩子的脾氣。父母應該找孩子來聊,傾聽孩子的情緒,看下孩子是什么原因,幫孩子疏通思想,但是注意要用正確的方法。還可以用做運動、聽歌、看動畫片、玩游戲等方法來幫助孩子發泄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做錯或者做不好的時候。這時父母應該教導孩子,沒有人每次都能拿第一的,我們只希望你下次比這一次進步就好。這樣的父母會讓孩子從心里感到愛,從而學習會更加努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能和別人的孩子作比較。告訴孩子:你自己有自己的優點,有些地方你還是很棒的,不足的地方,我們可以慢慢學習,一定會更好的。 最后,家教君還想提醒各位家長,人的堅強和內心的力量,都來源于愛和安全感。父母要在平時就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有愛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到愛,充滿力量的去面對世界。 來源:綜合自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