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是否有出息和教養不是家長說的,而是日常表現出來的,別人會通過這些表現直接可以看出這個孩子的教養。 餐桌上沒教養的孩子 家庭聚會上,餐桌上人還沒齊。大家都在等琳琳姑姑和她男朋友。奶奶讓琳琳爸打了電話,說人這就到了。奶奶就說先上菜吧。 琳琳看著擺在自己面前的一道道好吃的,抬起筷子就往嘴里夾,一面吧唧嘴,一面說著“好吃?!?/p> 等姑姑和男友一到,菜被巴拉的七零八落的。 琳琳還是在吃,當吃到胡椒粉的時候,還不停對著滿桌子菜打噴嚏。姑姑當時臉就變了,但還是壓了壓火,對琳琳爸說:“哥,你看看這孩子,不管管吶?” 琳琳爸卻不以為然的說:“哈哈哈,小孩子嘛,隨她吧?!比缓筇ь^對姑姑的男友說:“我家孩子就是皮,你別介意啊?!?/p> 一場飯局在尷尬中結束。后來,姑姑跟男友打架,男友一氣之下說出:“你們家都這樣,從小到大,沒素質!” 再后來姑姑和男友分手了。 琳琳長大之后,也真的很沒素質,點火就著,還愛亂發脾氣。也特別沒出息,一個月只有2千多的收入,入不敷出。找了個男友工資稍微高點,同居8年,男方對她是有感情,但是死活不肯結婚。原因是男方的媽不同意接受一個沒素質的兒媳婦。 孩子應該學會哪些餐桌禮儀 餐前入座 要長輩先,幼者后。等到大家都入座了,要長輩開吃,這才可以動筷子。吃飯不單是吃飯,更體現了個人的教養,同時也反映出一個家庭的教育方式。所以禮儀要特別注意。 用餐時 要細嚼慢咽,不要吧唧嘴。吃飯的聲音小一些,嘴里有食物時不說話,“食不言”。 看到哪個夾哪個,盡量不要隨意挑揀盤里的食物,需要要用公共的勺子、筷子的,不要使用自己的勺子,筷子。 拿碗筷 端碗要用正確的姿勢,給長輩敬酒要舉起酒杯,并起身。 盡量不要拿筷子或者刀叉指著他人。 這是不禮貌的表現。 夾菜 在轉動轉盤時,不要光顧著吃,要注意有沒有人在夾菜,如果有人夾菜,就要停一停轉盤,禮讓別人夾完。不能一股腦把菜全夾給自己,給他人夾,是一種謙讓。孩子平時和父母一起吃飯的時候,比較隨意,幾乎是想吃什么菜就夾什么菜。 家長也會把好吃的夾給孩子吃。這樣的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以自我為中心,從而變得自私,不懂得去關心別人。 小孩一旦在家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那么到了大家聚餐的時,也是跟平時一樣,好吃的都夾給自己,吃沒有吃相,不懂餐桌禮儀,肯定不會招人喜歡。 一個人吃飯的樣子,是他最真實的樣子。吃飯的樣子不僅暴露出一個人的教養,同時還暴露出他的品行、格局、為人。 吃飯如果沒品,即便孩子長大后學識淵博、能力超群,也會由于缺乏教養這一點而不受人待見,從而處處碰壁。 所以,家長要想孩子長大后有出息,就要在孩子小時候,不光是要重視孩子餐桌上的營養,還要重視餐桌上的教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