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臨床資料 患者,女,61歲,以“發現右乳腫塊1月余”來我院就診。 專科檢查:右乳內上象限可觸及一2.5cm×2.0 cm大小腫塊,質韌,邊界尚清,活動度尚可,局部皮膚無紅腫,未見“橘皮樣”改變,乳頭無凹陷及溢液,腋下及鎖骨上下均未觸及明顯腫大淋巴結。 二 超聲診斷 右側乳腺囊實性占位(BI-RADS 4b) 如圖:右乳3點鐘可見一混合性回聲團,大小約23×18mm , 形狀尚規則,壁厚,邊界尚清,囊壁間乳頭狀突起,基底寬,形狀不規則,實性成分內回聲欠均,CDFI顯示團塊實性部分內可見豐富彩色血流信號,PW測及動脈頻譜:Vmax:8cm/s,RI:0.68。 三 鉬靶診斷: 右乳內下象限結節 (BI-RADS 4b) 四 治療經過及術后病理 入院后完善術前檢查,行右乳區段切除術,術中快速冰凍示:右乳導管內乳頭狀瘤,待常規。術后常規病理結果示:(右乳)囊內乳頭狀癌,浸潤待排。后行保留腋窩右側乳腺癌根治術+前哨淋巴結活檢術,術后省病理會診示:右乳囊內乳頭狀癌,未見明確癌殘留,右乳頭未累及,前哨淋巴結冰凍0/6,IHC:ER 99%、PR90%、AR 90%、HER-2(-)、Ki-6740%,CK5/6(-)、ERGF(-)。術后行內分泌治療。 五 討論 乳腺囊內乳頭狀癌是一種罕見的乳腺癌,是指界限清楚且局限于囊腔內,組織形態呈乳頭樣瘤樣結的惡性上皮性腫瘤,其最大的組織學特征是擴張的囊腔內充滿含有纖維血管的癌組織。WHO在2003年分類中將其歸為導管內乳頭狀癌的一種特殊亞型。該類乳腺癌一般表現為原位癌,少伴有浸潤性特征,惡性程度較低,預后良好。 臨床表現: 缺乏特異性,患者多為老年女性,病史較長,常以發現乳房腫塊就診,伴或不伴有乳頭溢液,外科醫生臨床觸診后多考慮良性可能。 鉬靶:多表現為邊界光滑清晰,甚至有“透亮環”的良性腫瘤表現。 超聲:多表現為邊界光滑的低回聲結節或分葉狀的囊實性結節,擴張的乳管通常伴有腔內實性回聲,很少見鈣化,實性部分內多可見豐富血流。 鑒別診斷: 導管內乳頭狀瘤:多伴有乳頭溢液特征,部分也可顯示混合性回聲團,但囊壁實性部分界限清楚,形狀規則,CDFI示實性部分內多無血流或僅見稀疏點狀血流。 分泌物潴留囊腫:多與哺乳關系密切,于停止哺乳后可觸及乳房腫物,超聲表現為囊性擴張的乳管內可見團塊樣實性回聲,管壁光滑并于團塊實性回聲之間有一定間隙,CDFI示實性部分無明顯血流。 浸潤性導管癌:少數也表現為囊實性回聲,但其邊界欠清晰,多呈不規則分葉狀,內部以實性回聲為主且實性部分形狀不規則,內部多見點狀強回聲密集分布,CDFI示實性部分內可見短線狀血流信號。 編輯:劉巍 審核:李潛 王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