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案:黃某某,男,74歲,成都,復診(已連續復診9個月) 西醫診斷: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 主訴:晚上未出汗了,胃口正常,二便調。 四診:舌淡紅,苔白膩罩黃,脈沉緩。 處方:6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 白術15 杭巴戟20 菟絲子20 白曬參10 黃芪50 砂仁15 木蝴蝶20 阿膠20肉蓯蓉20 枸杞20 炒麥芽20 潞黨參30 炙甘草5 生姜60 方藥重排: 制附子 白術 木蝴蝶(替代淫羊藿) 炙甘草 生姜+砂仁+杭巴戟 菟絲子+生曬參 潞黨參 黃芪+阿膠 枸杞 肉蓯蓉+炒麥芽 方解:附子法以木蝴蝶替代淫羊藿,水土合德,且增加化陰之能。砂仁溝通陰陽,使氣血交合。杭巴戟、菟絲子填腎精,合阿膠血肉有情之品,還有枸杞、肉蓯蓉大補精血。黃芪引坎水上達于天,合生曬參、潞黨參,益氣養營以助化源,又合砂仁以固氣,防止氣升而不返。炒麥芽調肝脾,使土木協調,生化運化兩旺。 簡釋: 本案癥狀描述沒有,只是記錄了服上次之藥后的效果,又根據效果,和本次就診時的舌脈,開出了下面的方子,所以此案分析不易。但,從其描述的效果,和就診的連續性上來看,上次處方就應該已經用溫補之法了。 首先分析一下脈象,因為鄭盧醫學首重脈診,講求脈法藥一體論。本案脈象——沉緩。沉者,陽氣虛也,不必細論,亦無疑義,大家基本都明白,所以方子用了附子法。我們重點分析一下緩脈: 緩脈:緩脈四至,來往合勻,微風輕飐,春風楊柳。李中梓云:緩脈以寬舒和緩為義,與緊正相反也。在卦為坤,在五行為土,在時令為四季之末,在人身為足太陰脾……土為萬物之母,中氣調和,則百疾不生。一切脈中,皆須挾緩,謂之胃氣……是故緩脈不主疾病,惟考其兼見之脈,乃可斷其為病耳!而余更曰:緩脈必與其兼脈及病癥合參,方可斷其所主爾! 此案之脈沉緩,沉則為陰,主陽不足,無力升浮。緩則為正,主胃氣復。此患者患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癥,髓細胞失去造血功能,因而貧血。故,盧師在扶陽健脾的基礎上,更加杭巴戟、菟絲子,以填腎精,使精旺而能生血;又加阿膠、枸杞、肉蓯蓉,大補精血,使血化生更旺。其之又用黃芪、生曬參、潞黨參,大益其氣,使化源充足,氣旺生血者,必患者亦有氣虛之癥狀,雖然案中沒有具體敘述。 本案之苔白膩罩黃,乃精血不足,胃失滋潤,濕邪化生,郁而化熱所致。然脈象已緩,胃氣漸復,已然能施補益,且據案中描述,已然獲得效果,所以,此刻不必祛濕,只守填補,只待精足血充,胃得滋養,濕邪自化,膩苔自去,郁熱自散,此處之取舍,即所謂治病求本,審病求因,非見癥治癥,亦非功力深厚者不可為之也。 三昧草堂寫于安平 2019/4/22 |
|
來自: 阿里哥118 > 《2.火神派(鄭盧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