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傳導試驗終于成功了,困擾全世界107年的難題被解決了。創造這一奇跡的人,是中國青年科學家曹原。他因此榮登世界頂級科學期刊《自然》,成為2018年度十大科學家之首! 如今,數百位世界級科學家,正試圖拓展他的科研成果。一旦成果落地,將為世界能源行業,節省數千億美元資金。 為什么只有22歲的曹原會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呢? 一、求知若渴,興趣廣泛 曹原自幼就十分聰明,充滿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科學的興趣。讀小學時,往往老師剛說出題目,他就能喊出答案。他還特別喜歡搗鼓電子產品,經常跑去深圳的電子市場,然后買上一大堆電子原件回家,拆了裝,裝了拆的去研究電子線路。他特別熱衷的就是科技類課外書《科學探索者》,他就前后翻了好幾遍。 2007年9月,他順利考上,以“超常教育”聞名的深圳耀華實驗學校。在課堂上經常踴躍發言的他,提出的一些問題,竟然有時讓老師都難以回答。 他在學校搞個實驗室,還在家里弄個實驗室,當時做實驗所需的硝酸銀很貴,也很難買到,他就買來了硝酸,偷偷把媽媽的銀鐲子放了進去,人工“合成”了硝酸銀。這些事驚動了校長,可校長卻連連稱贊:這孩子是個好苗子,是個天才!并當即決定送他進少年班,接受“超常教育”。他一個月讀完初一,三個月讀完初二,不到半年讀完初三。2009年9月,13歲的他就考上了高中! 高中學業繁忙,他仍舊鼓搗個不停,放學回家都10點了,他還要再花1個多小時的時間,搗鼓各種化學試劑,這些實驗都很折騰人,又有一定的風險,但家人的支持和學校的開明,讓他盡情翱翔在科學的天空。 他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把初中、高中的課都讀完了!2010年,14歲的他參加高考,考出了理科669的高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他搶到手,并送他進了馳名中外的、培養未來科研領域領軍人物的“嚴濟慈物理英才班”! 二、繼續深造,勇攀高峰 曹原認真鉆研,經常穿梭于各大教授的辦公室,一臉認真地去逐一請教,還時時提出一些刁鉆古怪的問題,和教授一起去探討。他的老師 對他贊賞有加:“很聰明的家伙!計算機物理課程中相關研究成果的文章,他沒花多少時間,也就一個寒假就做完了!” “這是在我實驗室混過的娃,他還發了一篇PRB理論文章,當時就覺得這孩子太厲害了。我實驗室出了很多位郭沫若獎,但他在其中還是非常特別。” 才氣過人者往往恃才傲物,但他卻非常低調沉穩,不驕不躁。少年班那些學霸們誰都不服誰,只有提起他才會表現得十分欽佩。 除了他個人的才華與努力,中國科大確實也為他創造了一切條件:2012年,他作為首批交流生,被中科大派去美國密歇根大學。2013年6月,他獲得中科大“頂尖海外交流獎學金”,同時被牛津大學選中,受邀做兩個月的科研實踐。 2014年,他獲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獎:郭沫若獎學金。不久,導師推薦他前往麻省理工學院深造,攻讀博士學位。 三、目標鎖定,一舉攻關 曹原總想著中學時的一件小事,當時物理實驗課上,老師黃佳堂告訴他,如果誰能在常溫狀態下,發現一種超導材料,就可能顛覆世界。 年少的他對此充滿了好奇,繼續追問,但老師卻不知怎么回答才好,便摸著他的頭說:“這是你們這一代人需要研究的問題,研究出來了,就能改變世界。” 老師的一句話,成了他念念不忘的“夢想”。讀博四年,他一直潛心研究石墨烯的超導電性,可這項研究,在國際上還沒有先例,而他之后的研究成果,成為了能改變全世界的“神操作”! 我們都知道,從發電站到用戶的傳送過程中,能量傳輸是肯定會有損耗的,而且損耗量是非常巨大的。 2017年攻讀博士期間,他發現了石墨烯中的非規超導電性。他推測,當疊在一起的兩層石墨烯,彼此之間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材料會發生劇變,有可能實現超導體性能。 為此他日夜待在實驗室,克服了樣品無法承受高熱等,各種極端困難,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敗后,他依舊信心滿滿的說:“實驗失敗是家常便飯,心態平和地對待失敗就沒什么壓力。”“吃一塹長一智,做的多了,慢慢有經驗了,自然就攻克了。” 皇天不負苦心人,終于在一次實驗中,奇跡發生了!石墨烯可以在零阻力的情況下傳導電子,成為超導體! 2018年3月5日,曹原將論文整理后,投給了世界頂級科刊《自然》。很快,一個重磅消息瞬間引爆全球,全世界學者都望塵莫及的《自然》,竟然一天之內連續刊登了兩篇關于石墨烯超導的論文! 一位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驚呼:“曹原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們能做的太多了!” 在曹原發表論文之后短短9個月,石墨烯的初步商業化已經開啟。以手機為例,一旦安裝石墨烯電池,手機的充電時間,將被縮短為16分鐘。可以說,他的發現,將帶動電子消費品飛速發展,未來在能源行業,能為全球省下數千億資金! 與此同時,許多大學和科研機構,紛紛向他伸出橄欖枝,甚至愿意聘請年僅22歲的他為教授。而面對全世界的贊譽和邀請,他只說了一句簡單的話:“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學成以后要回到中國的。” 曹原為科學而攀登,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凸顯了當代知識分子的歷史擔當和時代責任。復興中華民族的中國夢,需要曹原這樣孜孜不倦追求夢想的科學家,需要曹原這樣知難而進勇攀高峰的奉獻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