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王莉莉何川)在祖國的西南邊陲,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守護在邊境線上,讓鮮艷的黨旗在那里高高飄揚,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團結在一起。 楊天才,外事界務員,他的責任是在邊境一線勘查、巡視,守護界碑,調解處理兩國邊民矛盾糾紛。35年來,他與界碑相守,踩過地雷、墜過懸崖,曾經外出巡邏的每一天都是生死考驗。 54歲的熊光斌生活在距離中越邊境線僅一公里的苗族聚居村,他是村黨總支書記,也是外事界務員。39年前,他冒著滿天的炮彈為前線打仗的軍人背水送飯,現在,他是美麗的支前英雄村的領頭人,帶領著大家脫貧致富。 數不清的界碑遍布高山中,除了外事界務員外,還有一群戰士們在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保衛祖國的忠誠衛士精神。 楊正芬一家曾是云南馬關縣羅家坪村的貧困戶。后來,她在村里養雞、養豬、種草藥,現在她家每年收入能達到2萬元,實現了脫貧。 現在,在國家實施興邊富民、建設美麗鄉村等政策機遇下,越來越多的邊境村打造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蓋起了新房子,吃起了旅游飯,摘掉了貧困帽。 生活在邊境線上的8歲苗族孩子吳鴻杰,是個活潑愛笑的男孩。從小父母和老師就告訴他,不可以隨便穿越國境線。他說自己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好好建設自己的家鄉。 刺繡是苗族源遠流長的手工藝術,是苗族服飾主要的裝飾手段。9歲的項從珍說,自己最喜歡的就是苗服,她要把這項技藝學好。 生活在這里的邊民用祥和的生活告訴著所有人:他們是幸福守邊人!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 |
|
來自: 靈魂出竅KKK > 《鳳凰、新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