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古窯民俗陶瓷歷史博物館在江西省景德鎮市瓷都大道盤龍崗、位于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內,1984年10月1日正式開放。館區內有古窯建筑群和清代民居建筑群。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主要景點有歷代古窯展示區,陶瓷民俗展示區,水岸前街創意休憩區三大景區。 景德鎮古窯始建于五代,在宋、元、明、清后不斷發展壯大。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開始建設。政府決定把散落在市區的部分古窯場、古作坊、古建筑異地集中保護,形成了占地83公頃,集文化博覽、陶瓷體驗、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文化旅游景區。 宋代龍窯為中國傳統陶瓷窯爐之一,窯爐依山勢傾斜砌筑,形狀似龍而得名。龍窯結構簡單,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一般以茅草、樹枝等為燃料。造價低、裝燒量大,并可充分利用余熱。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火焰抽力大,可形成燒造青瓷、影青瓷的還原氣氛。 龍窯為景德鎮宋代瓷業的興盛作出了杰出貢獻。景德鎮湖田、瑤里、麗陽等多處發現有宋代龍窯遺址。 明代葫蘆窯為景德鎮特有的瓷窯,最早出現于元末明初,直到清初出現了蛋形窯(鎮窯)后才逐漸停止使用。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對景德鎮的葫蘆窯有專門的文字記載,并配有插圖。 明代葫蘆窯兼備了宋元時期龍窯和饅頭窯的優點,燒成技藝有了長足的進步,對整個明代景德鎮制瓷業發展和清代鎮窯的形成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古窯民俗博覽區擺放著許許多多各色瓷器。這只有號稱“瓷都”的景德鎮才會有這樣的博物館。 作坊里向我們展示拉坯、印坯、利坯、曬坯等制作瓷器的過程,另一邊是一排裝滿水的大水缸瓷器生產、使用的各個過程都會在這里呈現。 里面有展示制瓷的地方,大部分景點都是后來修建的。在里面拍拍照還是很不錯的。 古窯作坊內,有瓷工進行手工制瓷技藝表演,燒制仿古瓷,清代民居建筑內,有景德鎮陶瓷發展史和書畫展覽。 瓷工進行手工繪制瓷圖技藝表演。 老手藝人們,仔細的刻畫陶瓷上的圖案,一絲不茍。 景德鎮陶瓷造型規整,素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于世。 景德鎮陶瓷造型規整,素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于世。 景德鎮陶瓷造型規整,素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于世。 清代作坊遺址。 小器作:此作坊主要生產小件器物,生產日用瓷為主,其中包括碗、盅、杯、碟等品種,胎質細膩,造型規整,素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于世。 手工作坊,胎兼瓷器坯胎釉下彩繪的工場建筑。 通過參觀對陶瓷的制作流程和工藝有了新的認識,同時對大師們的精湛技術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十分贊賞。 古窯真的不錯,很好的!了解了瓷器從泥到泥胎器。 在繪畫、上釉子,再入窯燒制,窯溫的控制,最后完成成品。一件好的瓷器真的是不容易做成的啊! 陶瓷很壯觀,很宏偉,非物質文化,非常值得去游玩。 作坊有很多工匠藝人,每個人都負責不同的工序,拉胚,利胚,上釉等,可以近距離了解制瓷工序,很不錯的體驗。 古香古色文化底蘊深厚,中國陶瓷文化很好的傳承集成。 這里有原汁原味的陶瓷生產過程,看看老藝人如何一步步將泥變成瓷,感受到了古老的文化傳承,融入期間,心已穿越了時空。 果然是瓷器之都,這樣的工藝太牛了! 在景德鎮,從古窯民俗博覽區到中國瓷都博物館。 博覽區內主要分歷史古窯展示區和陶瓷民宿展示區兩塊,這里匯集了古建筑、古作坊、古工藝、古窯房、古瓷俗、是景德鎮陶瓷文化的縮影。 很漂亮的陶瓷,各樣各色,讓人愛不釋手。 不僅有精美絕倫的瓷器和飽經滄桑的瓷業遺跡,而且有著輝煌的陶瓷文化。 千年的瓷都至今仍到處流淌著一種瓷之韻,正是這種韻味讓景德鎮像是個鐘靈毓秀的江南少女,歷史的殊榮又讓這里儼然成為世界陶瓷業的圣地。 景德鎮以陶瓷聞名世界。以皇帝的名字命名的美麗城市,保留著各個朝代的窯洞,值得參觀。可以了解古代燒窯歷史,也可以實際體驗陶瓷制作工藝,是個不錯的休閑旅游之處。就是景德鎮市區,也很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