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一個孩子讀完大學,要多少錢?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古爾齊亞 高考已近尾聲,對于許多考生家長來說,除了焦心等待孩子的好成績之外,另一個問題也即將來臨:大學的費用。 根據匯豐銀行的報告(2018)顯示,中國大陸地區的家長在孩子大學期間每年的花費大概是3.5萬人民幣,4年下來就是14萬。其中學費是最大頭;其次是餐費、住宿費。簡單說,學費、吃飯、住宿三項占去了總費用的近65%。 而在這份報告中,中國家長的花費還低于新加坡和阿聯酋,卻高于美國、英國,甚至遠遠高于印度,印度家長為孩子3年大學的學費+生活費總共才3.8萬人民幣。 不過匯豐的報告似乎取樣不夠具有普遍性,因為眾所周知,中國的大部分大學的大部分專業,學費都在5000元左右,已經13年沒變過了,4年下來學費也就2萬塊。即便加上吃住和生活費用,會有14萬那么高嗎? 讓我們仔細來算一算。 高物價時代 該給多少生活費? 在讀大學的各項費用里,學費和住宿費是學校固定的數額,4年不會有變化,大部分地區也差異不大,但生活費卻真的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家庭而異。 2018年8月,曾有一個引發極大爭議的網貼,一位在成都讀大學的女生發帖稱,自己每月生活費1500元,根本不夠花,生活很苦,但該女生務農的父親在接受采訪時說,1500元是他每個月僅有的收入,已經全部給了孩子,她卻還是嫌不夠。 這個“不知好歹”的女生引發了網友的聲討,也引發了“多少生活費才合適”的真理大討論。 出乎意料的是,盡管該女生的說法略顯矯情和對家長缺乏理解心,但也有人同情她,理由就是:高物價時代已經來臨,并不能視而不見。 一個大學生每月的生活成本,和他/她所在的城市是有著很大關系的,尤其是當中國多個一線城市已經躋身世界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行列。 根據美世咨詢發布的報告,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前十名有兩個是中國城市,上海第7,北京第9,深圳排12,廣州排15,南京排25,成都31,青島36,沈陽38。 在超一線和一線城市的高生活成本背景下,與此對應的是,網上的“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統計圖”顯示,大學生活費最高的是北京,每月2928元,其次是廣州2500,上海1750,四川2000。而較低的多集中在西北地區,甘肅700,新疆1150,青海1200。 △ 網友們總結盤點了全國部分地區 大學生生活費參考標準 ( 每月 ) 網上的生活費統計圖基本反映了地區和城市在生活成本上的差異,大學生也必然受到影響。大家對物價的感知是共同的,比如今年的水果價格。 可憐天下父母心 更可憐農村父母心 所以也有很多人為去年那位成都女大學生鳴不平,不考慮她對父母的不理解,她至少說對了關于生活成本的部分:1500元生活費對于一線城市的女大學生來說,不能說很少,但確實不多。 甚至有好事者,詳細計算了大學生在校吃飯的成本: 僅僅是早餐兩個包子、一份豆漿+10元午餐+10晚餐+日均10元的水果加餐,一個月就要花掉1020元,這還是頓頓吃食堂。眾所周知的是,即便在大學校園,10元一頓也是最低標準了,現在成都街上隨便吃一碗面,二兩面12元,三兩面14元,還是素面,更別說吃的有葷有素了。 如果再有出去聚餐,衣服雜物買書,以及電話費網絡費等其他消費,1500元確實有些捉襟見肘。 并不是孩子無辜叫苦,不能總用十年前的物價水平去衡量。當然鼓勵勤工儉學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若是真的按照“每月生活費統計圖”來算,一線城市每個月2000生活費(當然這也只是一般標準),去除寒暑假三個月,每年上學9個月,生活費就是1.8萬,4年就是7.2萬。如果再加上住宿費,或是學費較高的大學和專業(中戲的學費就是1.9萬一年),還有長途回家的交通費用等,那么匯豐報告中大學4年花十幾萬的算法,似乎也并不離奇,甚至還很真實。 有人會問,十幾萬讀個大學,很貴嗎? 要知道,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4336元,中等水平的中國三口之家一年收入也就是7萬多,每年要拿出一半還多供孩子讀大學,還不算其他支出,還不多嗎?中等以下的家庭呢?而且這些家庭從小學到高中已經花掉了很多錢。 所以匯豐的報告里有兩個數據看了很讓人心疼:48%的父母后悔沒有再早點開始為孩子存大學費用,36%的父母覺得平時要是再存多一點就好了。 更心疼的數據是,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也就是農村的中等水平,還不是最低的)是13066元,僅為全國人均的一半左右,是城鎮人均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面對大學學費、生活費時,每個家庭都是一樣的。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更是可憐要供孩子讀大學的中國農村父母。 昂貴的大學教育 全世界都在感嘆 家庭收入與大學費用的對比是相對的,但是大學教育在全世界都是絕對的貴! 重視教育的東亞儒家文化圈,也是大學教育花費最高的國家和地區所在地。在匯豐的報告中,為孩子大學教育花費最多的各國(地區)家庭中,香港排名第一、新加坡第三、中國大陸第四、臺灣第五。香港家庭養育一個孩子僅僅是教育支出,就將近百萬人民幣,還不算其他。 筆者比較意外的是,韓國居然沒有出現在這個列表里,否則它一定可以沖進前三。 看了上文或許有人會覺得中國大學太貴,那你是沒算韓國的! 以韓國最有名的SKY(三所最有名大學的字幕縮寫)中的Y,延世大學為例,學費最便宜的社會科學專業,按照學校官網上公布的2019最新數據,僅僅4年的大學學費就有將近9萬人民幣,是中國大學近5倍,而且筆者看了,工科、醫科等的學費比社科專業又貴了一多半。 若是再加上生活費,那就更惱火了,首爾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根據在韓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粗略計算,每月生活費至少4000人民幣起,注意,是起。 所以韓國的4年大學讀下來,花費可想而知,更別提韓國人為了擠破頭考進名牌大學,花了多少錢在私立補習班上。 據粗略估算,韓國家庭養育一個子女到大學畢業,花費總計要將近200萬人民幣。所以現在韓國成了全世界唯一的生育率跌破1的國家,看到如此高昂的養育和教育成本,韓國年輕人都嚇得不敢結婚,不敢生孩子。 尚在嬰兒期的時候,孩子的教育費用就成了韓國人家庭的重要開支(嬰幼兒就開始抓教育),即便韓國幼兒園是免費的(0-5歲)。 即便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養育孩子從出生到17歲的成本也需要將近170萬人民幣,而且40年來,孩子的養育成本不斷水漲船高,連美國的家長都開始抱怨了。但是注意,170萬是不包括大學的費用! 有時候想想,忽然會覺得迷惑,不知道是因為高生活成本導致了家長的生存焦慮感,從而決心更多地投資教育,推高了教育成本的上漲呢?還是因為教育成本的不斷上漲,導致了家長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賺更多的錢呢? 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或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教育改變人命運的作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越是家庭條件欠佳的學生,教育所帶來的改變人生的機會就越是珍貴。 最重要的是,您打算給即將讀大學的子女每月多少生活費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