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張家灣古鎮 位于京杭大運河的北起點,始建于元代,已經在此矗立了千年。這里也曾有“古運河第一碼頭”之美譽。 在張家灣城南門之外,有一座橫跨蕭太后河的石橋,名為通運橋。青色的石灰石橋面上,密密麻麻的車轍印記正是古時張家灣繁榮興盛的真實寫照。 天津市·楊柳青古鎮 作為京杭大運河上的標志性名鎮,自明代建鎮以來,楊柳青鎮便成為中國北方民家藝術的集散地,楊柳青年畫、楊柳青風箏和剪紙名揚海內外。 漫步在楊柳青古鎮的風情街上,氣勢恢宏的文昌閣、津西第一宅石家大院分布在街道的東西兩端。 廊坊市·勝芳古鎮 “南游蘇杭,北游勝芳”。300多年前,清乾隆帝下江南時三次取道廊坊市勝芳鎮,留下了如此贊譽。2018年5月24日,勝芳鎮入選最美特色小城鎮50強。 勝芳古鎮有“三寶”,戲樓、牌坊、文昌閣。三處古建均有百年的歷史。戲樓為乾隆年間所建,文昌閣建于明正德十四年。登上文昌閣的最高層,可一覽勝芳古鎮的全貌。 濟寧市·南陽古鎮 南陽古鎮位于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境內,穿城而過的京杭大運河不僅提升了古鎮的名氣,也讓南陽古鎮在這條曾經繁忙的水路商道上煥發著勃勃生機。 素有“江北小蘇州”美稱的南陽古鎮不僅有著漕河柳岸、魚塘夕照等絕美風光,2200年的小鎮發展歷史也賦予了古鎮厚重的文化底蘊。乾隆皇帝下江南也曾有雅興為馬家店題寫匾額,書院街的康熙御宴房處為南陽美食第一樓 棗莊市·臺兒莊古城 被譽為“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的臺兒莊古城,始于秦漢,發展于唐宋,乾隆御賜的“天下第一莊”昭示著古城昔日的繁榮。歷經千年歲月洗禮,全長42.5公里的臺兒莊運河是京杭大運河上唯一一段完全東西流向的河段,而且還保留著京杭大運河上唯一一座古碼頭、古駁岸等水工遺存。 臺兒莊古城擁有北方大院、徽派建筑、水鄉建筑、閩南建筑、歐式建筑、宗教建筑、嶺南建筑、魯南民居等八種建筑風格。明清及民國中前期的建筑在古城內也可以尋到蹤跡。 蘇州市·錦溪古鎮 水鄉江南從不缺古鎮,例如紹興、烏鎮、西塘、同里。比起這些名聲大噪的江南古鎮,在蘇州昆山還有一座蘊積了兩千多年歷史文化的錦溪古鎮。她偏安一隅,保留著原始的水鄉神韻,就連沈從文也要喻她為“睡夢中的少女”。 “鎮為澤國,四面環水”是這片土地的真實寫照。青石小路,亭臺廊橋,蜿蜒河道上舟楫往來,吟著昆曲的戲迷們以吳儂細語傳唱出煙雨風情。 無錫市·惠山古鎮 無錫享有“太湖明珠”的美譽。當黿頭渚的櫻花吸引了萬千游客的到訪,藏在無錫城里的古鎮,也漸漸熱鬧起來。 惠山古鎮地處無錫市西部,因為背靠惠山,京杭大運河自其北面流過,成就了古鎮舊日的繁華和豐厚的文化底蘊。街巷兩旁匯集了歷代的祠堂古建筑,及至今日依然屹立不倒。 湖州市·南潯古鎮 南潯古鎮在上一波旅游開發中慢了腳步。如今跨過通津橋,穿過東大街,依舊能在百間樓尋到水鄉的寧靜和質樸。沿河而建的數百幢民居在時間里不曾被改變。沿著圍廊走,腳下就是河水。 這段400多米的沿河長廊最早建于明代,相傳是明代尚書董份為女眷家仆而建的居屋。而連接這里的正是原來的運河古道,當地稱作頔塘。在大運河申遺過程中,頔塘成為運河文化的一部分,一道入遺。 嘉興市·西塘古鎮 西塘古鎮地處江浙滬三省市交界處。曲曲折折的小巷,總能發現西塘深藏在內的意外之美。古鎮里有很多宅弄,曲徑通幽,不知深幾許,行至盡頭,卻又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西塘有許多沿街而建的廊棚,長廊上有很多美人靠,據說美人靠是吳王夫差為患心疾的西施而建,便于那絕世美人休息,如今伊人遠去,惟有這傳說唯美長存。傍晚,漁舟唱晚,燈火閃耀,青梅酒香飄四溢,整座水鄉古鎮似詩如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