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晚山行》殷遙 寂歷青山晚,山行趣不稀。 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雛飛。 暗草薰苔徑,晴楊掃石磯。 俗人猶語此,余亦轉(zhuǎn)忘歸。 子,籽。雛,幼鳥。詩句描寫山中野花結(jié)籽成熟、江上燕子引領(lǐng)幼鳥試飛的暮春景象,表現(xiàn)的是一種天然自在的情趣。 2、《春行即興》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fù)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沒有人前來欣賞這茂盛的樹木上盛開的花朵,只好獨(dú)自傷心的飄落。在春山中一群飛鳥,一路不停的發(fā)出著蹄鳴,也沒有人傾聽。 3、《春游》谷中答響飄新曲,波底妝光飏綵船。 遲日未西人已醉,綠楊柔柳舞秋千。 遲日,指春日,源于《詩經(jīng)·七月》“春日遲遲”句。此寫太陽遲遲不落,柳樹青枝綠葉、柔條搖曳的景象,表現(xiàn)的是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4、《寒食 / 寒食日即事》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在這春天的城中,沒有益處不飄舞著落花,寒食節(jié)吹著東風(fēng),使得那柳枝傾斜著。 5、《迎春》清·盧道悅 律轉(zhuǎn)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詩句是說尋春不必刻意到郊野去,春的足跡無處不在,只需留心細(xì)察。 6、《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國家已經(jīng)破亡,但山河依舊,春日的人城中,長滿了雜草,已然很高。一想到親人,看到鮮花也會傷心流淚。聽到鳥鳴,也會感到心驚。 7、《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夜色還沒有完全退去,海面上便升起了一輪圓日。舊的一年還沒有過完,便透露出一片春天的氣息。 8、《晦日呈諸判官》韓滉 晦日新晴春色嬌,萬家攀折渡長橋。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fēng)換柳條。 這首詩詞描寫出了春天不知不覺到來的喜悅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