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李可醫案精華講稿(廣東省中醫院 雒曉東)李可經驗干貨收藏

     愛中醫2 2019-06-20

    經方學堂

    2018年9月23日 · 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

    《李可醫案處方集》。從2006年開始,我就在跟李可老中醫,我花了很多精力搜集、琢磨他的一些病案資料,有一些體驗,想跟大家分享。這本書原始的處方90%以上是我提供的,我當時也排了序,一部分病案按六經排序: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還有一部分病案,比如說中醫的頭痛、眩暈、腹痛等,就是按雜病排序,類似于《金匱要略》,還有一部分是按西醫排的,比如說肺癌、帶狀皰疹。

    后來孫其新老師整理后還是按他的思路重新排序。今天我就把按六經排的這一部分內容,挑一部分給大家講一下,主要思路就是以六經為綱。無論是跟李老學,還是跟張仲景學,首先看一個病不是辨方證,而是分六經。不管是雜病、眼科、內外婦兒,首先要定六經,定了六經以后再定治法、定方藥。

    首先看這個太陽的方子:麻黃5g,制附片24g,遼細辛23g(后5分),生姜10片,蔥白4寸。加減:咳嗽痰多,加生半夏30g,干姜20g,五味子10g;鼻流清涕,嚏,加辛夷45g,蒼耳子10g,白芷10g(后5分);精神不振,厭食便溏,加紅參10g(另燉),焦三仙各10g,炒谷芽10g;怠惰思臥,加炙甘草48g,腎四味各10g。

    我為什么把這個方子放在第一呢?是因為李老用了很多加減,像張仲景一樣,這些加減就基本上讓你掌握這一經的情況。我們臨床上的病是千變萬化的,像桂枝湯、麻黃湯這樣原方不動的病證是比較少見的,所以這些加減對我們來說就顯得格外重要。

    這是一個麻附細的方子,蔥白和生姜是內和胃氣、發散風寒、兼溫陽的佐使之劑。為什么李老要用半量,因為這是給小孩擬的一個方子,一般在12歲以下李老就擬半量的方。遼細辛后面寫著后5分,就是在最后5分鐘再把它下進去。

    劉沛然先生的《細辛與臨床》中專門談細辛,他用細辛最大量用到120g,23g差不多就是45g的半量。細辛在《傷寒論》里面,像小青龍湯,常規都是用三兩。加減方面,咳嗽痰多加生半夏30g,干姜20g,五味子10g,也是半量的用法。

    在陳修園的《醫學三字經》里面就提到咳嗽痰多的時候用姜辛味或姜辛味夏,實際上是小青龍的用法,可以看出來是痰飲。鼻流清涕,嚏,加辛夷45g,蒼耳子10g,白芷10g(后5分),就是蒼耳散。辛夷用到那么大量就相當于細辛,因為它的毒性比較小,所以用相當于三兩的量。蒼耳子因為有毒性,所以用10g。白芷因為怕它的香氣走散,就在最后5分鐘下進去。

    在太陽表證中一般是三大病機,最輕的叫傷風,大多數傷風都是上竅不利,有風寒,也有風熱。風寒表現為感到一些鼻塞,喉嚨發緊,身上發皺不舒服,這些蔥豉湯就可以搞定;風熱用桑菊飲就可以了。溫病的方,像桑菊飲也可以調和營衛,用于上竅不利、營衛不和。

    一般寒傷風用蔥豉湯,熱傷風用桑菊飲就可以解決。到了營衛不和,就有寒熱身痛,營衛不通則痛。營衛不和、衛陽被郁就發熱,衛陽受到影響則惡寒。凡是有表證、寒熱身痛的情況,都已經到營衛不和這個程度了,再進一個層面就有肺氣不暢。表證實際上就是上竅不利、營衛不和、肺氣不暢這三大病機,都是有寒有熱有燥有濕。在濕熱病的芳散表濕湯里面,就論述得比較好。在燥氣里面,像桑杏湯、桑菊飲都可以用于燥熱初期,涼燥用杏蘇散。

    像一般風寒的蔥豉湯就可以了,到營衛不和的層面采用桂枝湯,到偏熱的營衛不和階段,銀翹散也是可以用的。李老的觀點是,所有的外感必含內傷,感冒必然因為正氣不足,正氣不足就是少陰陽氣不足。這個觀念導致對所有的外感都用麻附細來治。

    對體表虛之人就加烏梅、黨參或人參,一方面不傷正氣,另一方面不要讓麻黃疏散太過。精神不振,厭食便溏,加紅參10g(另燉),焦三仙各10g,炒谷芽10g。精神不振說明病人正氣有問題,焦三仙、炒谷芽說明他有傷食的問題。小孩子比較容易傷食,李老用了焦三仙、炒谷芽。倦怠思臥,有腎氣不足的情況,李老就加炙甘草48g、腎四味各10g。炙甘草48g正好是附片的一倍來預防它的毒性,讓附子助陽但不要讓發熱加重。按語方面,李老認為陽虛證占得多,多到90%以上。

    還有一個觀點就是一切外感必夾內傷,所以李老多用麻附細治外感,麻黃湯、桂枝湯就用得少一些。

    在虛人外感方面,李老就用麻附細梅參,細看有點像生脈散。烏梅、山萸肉、五味子在厥陰病是收斂陽氣的藥,使陽氣不要太耗散,用在太陽證就可以抵消麻附細疏散太過的情況。麻附細基礎用法就是托透法,對所有正氣損傷而又外感的都可以用麻附細托透。麻黃是開太陽最好的藥,不但是表證,所有的通行陽氣最猛的藥就是麻黃。像陽和湯里面為什么要用麻黃,因為它通陽氣最厲害。

    有一些藥是六經都可以用的,比如說甘草、參;有些藥是典型代表一個經的,用石膏、大黃就基本是陽明經證、陽明腑證,大黃和石膏是陽明藥;麻桂是太陽之藥,尤其是麻黃;附子就是少陰之藥;麻杏石甘湯說明已經不僅是太陽,還跨入陽明;葛根看上去是太陽之藥,其實它是陽明經藥;白術、干姜、茯苓都是太陰之藥;真武湯已經是橫跨太陰、少陰;柴胡是少陽之藥。

    我們有六經的藥、有六經的方、有六經的證,黃煌老師甚至研究六經體質,這都是為了一體化,為了用藥更方便。腎四味是李老常用的方,在成人一般用30g,分別是菟絲子、枸杞子、補骨脂、淫羊藿。到發熱38℃以上加生石膏250g,有白虎之意。石膏250g是白虎湯的量,無論是大白虎、小白虎、竹葉石膏湯。

    看李老太陽的第二個方。麻黃10g,制黃附片45g,干姜30g,遼細辛45g(后一刻),辛夷30g,白芷10g(后5分),生半夏45g,高粱米50g,炙甘草90g,紅參15g(另燉),生姜45g,蔥白4寸。煎服法:加水2000mL,文火煮取1000mL時加入參汁,于子、午初刻各服1次(附子逐日增加10g,加至四肢發熱、口舌微麻為度,連服30劑。附子超過100g后,水加至3000mL)。

    這里我們要看到一些與張仲景的區別。張仲景的細辛是不后下的,李老是仿張仲景小青龍的量。張仲景用半夏有幾個檔次,最多用兩升,大約260g。大半夏湯用兩升,有蜜和人參反佐;小半夏湯用一升,約130g;大多數情況下,張仲景用半夏都用半升,比如說小柴胡湯、大柴胡湯,約65g。這個方就是半夏秫米湯,是《黃帝內經》的方子,治“胃不和,則臥不安”,在李老那里,半夏用生半夏,秫米用高粱米。

    我個人經驗認為《黃帝內經》里面的半夏秫米湯,秫米用的是黃秫米,這個各家還是有爭議的。一看半夏秫米湯里面用高粱米,就知道李老用它來治失眠的。炙甘草用90g,一方面減少制附片的毒性,控制它的峻烈之性,讓它的陽氣潛藏,而不讓它的陽氣升發,以土伏火,使陽氣既充足又潛蓄。細辛是交陰陽之藥,是交通太陽和少陰最好的藥。辛夷、白芷就是有蒼耳散的意思在里面,病人必定有鼻塞流涕的上竅不利的表現。

    用生姜、蔥白說明病人有寒傷風。用紅參說明病人還是有虛象。煎服法為加水2000mL,溫火煮取1000mL時入參汁,于子、午時初刻各服1次。現在90%以上的醫生是不寫煎服法的,張仲景每一個方子都寫煎服法,而且是有區別的。李老在這方面是仿仲景最多的,而且煎服法非常慎重。

    下面繼續寫道:10劑以后加枸杞子30g,菟絲子30g(白酒浸一刻),仙靈脾30g,補骨脂30g。附子逐日增加10g,加至四肢發熱,口舌微麻為度,連服30劑,附子超過100g后水加至3000mL。一般李老用附子超過100g有中毒可能,用水3000mL煎成500或600mL,分3次服,大多數人都不會中毒。

    這個方子值得學的是,大家在沒有把握的時候或病人年齡較大的時候,附子每天增加10g。菟絲子有白酒浸這一習慣,仙靈脾用羊油炒。 第三個方:麻黃120g,生姜30g,大棗30g,蔥白1尺,黑大豆30g,核桃6枚。這是一首太陽無汗的方。我們知道麻黃湯能夠解決痛的問題,能夠解決沒汗的問題,能夠解決喘的問題。

    張仲景的麻黃最大量用到六兩即90g,我們看到李老用到120g。張仲景的大小青龍、麻黃湯都是分三次服。麻黃湯用三兩,大青龍用六兩,越婢湯用六兩,為什么這個時候可以用,因為有石膏牽制它。這個方子,李老用麻黃120g,生姜30g,大棗30枚,蔥白1尺,黑大豆30g,核桃6枚。核桃有滋腎補少陰之意,黑大豆有類似之意。這個方很像《外臺秘要》的麻黃蔥豉湯。

    李老用麻黃不放心的時候是先煎的,分三次或五次服,服了半個小時后李老會到床邊摸病人的尺膚部位,如果已經有汗或濕潤了,就把麻黃倒掉。如果病人是有心律失常或者體質較差的話,麻黃慎用大量。孫其新老師把這個方命名為“麻黃五虎湯”,病人一定是玄府閉塞,并要考慮到它對心臟的影響。

    第四個方是太陽虛化方:制附片50g,桂枝45g,杭芍45g,炙甘草60g,腎四味各30g,生曬參30g,三石(龍牡、磁石)各30g,生姜45g,大棗20枚。煎服法:加水4斤(2000mL),文火煮取1斤(500mL),分2次服。

    李老發明了“太陽虛化”這個詞,是少陰太陽同病,少陰比較虛不能資助太陽,比如有麻黃湯的虛化、桂枝湯的虛化、小青龍湯的虛化。張仲景不但有虛化,還有寒化、熱化,像麻杏石甘湯是熱化,熱象到了陽明,虛化就是到了少陰陽氣不足了。這個方是桂枝湯的虛化,即桂枝加附子湯。

    張仲景的桂枝加附子湯是用于陽虛漏汗不止,是太陽病發汗太過造成的漏汗不止。前面說“太陽”,肯定有“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的表現,后面寫到“自汗,背部如冷水澆灌”。方用制附片50g,桂枝、杭芍各45g,炙甘草60g,腎四味、生曬參(另燉)各30g,三石各30g,生姜45g,大棗20枚,以水4斤(2000mL),文火煮取1斤(500mL),分2次服。桂枝、芍藥、甘草實際上就是桂枝湯,用的量也和張仲景一樣,張仲景在桂枝湯里面用甘草30g,這里用60g,主要是要制附子的毒性。三石就是龍骨、牡蠣、磁石。這個病人是感冒,但有自汗、背部如冷水澆灌這一特殊地方,感冒有自汗肯定是一個桂枝湯證。背部為陽位,若背部如冷水澆灌,說明陽氣不足,也反映少陰陽氣不能上來。

    這里再說一下芍藥的問題,李老用桂枝湯一般用白芍,我用桂枝湯一般用赤芍。虛化就是少陰陽氣不足,治療虛化就是加一味附子進去。

    這個方是用于太少兩感證,小青龍湯證虛化。方用麻黃10g,制附片100g,遼細辛45g,高麗參12g(沖服),生半夏75g,干姜30g,五味子30g,炙甘草120g,生姜75g(切),枸杞子、菟絲子(白酒浸)、仙靈脾、補骨脂各30g,蔥白4寸。煎服法:加水6斤(3000mL),文火煮取600ml,分3次服。小青龍湯加了附子就有麻附細的意思。高麗參主要解決虛的問題,姜辛味夏都是治療喘咳痰飲的。用量上和張仲景還是有一些差異的。按麻附細,細辛用30g,按小青龍湯,細辛用45g。如果是助少陰陽氣,李老用制附片從100g開始用。炙甘草120g,說明李老特別慎重,防止中毒,并以土伏火,使少陰陽氣得以潛納,而不至于助陽致發熱加重。

    小青龍虛化實際上相當于張仲景的小青龍湯證。煎服法與張仲景也有區別,張仲景的小青龍湯是以水一斗(2000mL),煎成600mL,分3次服。后面是李老的培元固本散,用于一切慢性病扶正補虛。培元固本散:20頭三七200g,血琥珀、高麗參、血河車、鹿茸各100g,尖貝、沉香、冬蟲夏草各50g,蛤蚧10對。尖貝、琥珀、冬蟲夏草是用來降肺氣納腎氣。李老的培元固本散有很多加減法,但一定是用于邪氣不盛、補虛、緩則治本的時候。

    在少陽這塊,李老、盧崇漢、劉力紅都貢獻不多,乏善可陳,黃煌比較喜歡用柴胡劑。我個人覺得用經方柴胡劑最好的還是江爾遜。李老治膽石癥用大柴胡還是比較多的,只要用柴胡劑,李老用柴胡要用到120g。小柴胡湯煎服法是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三升,分3次服。 我們來看看太陰病。

    太陰是李老最重視的,三陰統于太陰,李老用附桂理中、附子理中解決很多問題。他的特點是用量比較大,大理中比張仲景的重一倍。但李老還有一句話:“太陰如土,少陰如火,理中不效,急用四逆。”在理中里面,李老常把附子加進去,因為他感到單獨治太陰不行。

    一旦用附子就肯定跨越到少陰。此方用白術、干姜各45g,砂仁30g,天雄45g,吳茱萸30g,炙甘草30g,油桂10g,腎四味各30g,高麗參15g(沖),五靈脂30g,生姜45g,大棗25枚,核桃6枚(打)。用吳茱萸說明有陰寒凝結,它是厥陰寒凝之藥;肉桂也是厥陰之藥。這個方子以理中為底,太陰為主。

    但有火不生土,又加有附桂,也用了厥陰破堅冰破寒凝之藥——吳茱萸。吳茱萸湯里面吳茱萸是用一升,即60至100g,現在唯一疑惑的是不知道它是生藥還是干藥。但我們稱過現在二升的吳茱萸在200g以上,所以我們用的劑量比起張仲景用的還是小很多。吳茱萸在張仲景那里是要求燙洗,就是要用開水沖兩三次。李老用吳茱萸是先煎兩三分鐘,然后把水倒掉,再加其他藥一起煎,以抵抗吳茱萸的峻烈之性。

    另外,吳茱萸也和生姜同用,人參也可以緩解吳茱萸的峻性。吳茱萸湯里面最主要是吳茱萸,但它配伍的生姜、大棗、人參都是來緩解它的峻性的。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里面,吳茱萸是用二升的。所有太陰之病都可以考慮用理中或附桂理中。什么是太陰病?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李老或張仲景的太陰病都偏于虛寒濕證,本寒標陰證,用理中解決不了就用附桂理中。

    太陰病第二個方是太陰累及少陰,投以固本托邪。具體的方子是:白術、干姜、生曬參(搗)各90g,五靈脂45g,吳茱萸30g,生黃芪250g,油桂10g(后5分),麻黃5g,制附片90g,遼細辛45g(后5分),赤石脂30g,炙甘草90g,鹿茸1.5g(沖),生姜45g,大棗25枚,蔥白4寸。參術姜草為理中之意,吳茱萸、油桂就有厥陰寒凝之意,麻附細有托透之意,可能有合并外感或表里兩經問題,白通湯也是用蔥白4寸。

    病后期用第二個方,金匱腎氣丸、大黃蟲丸服用。不管是第一個方還是第二個方都是以太陰為主,根據癥狀加減。像吉益東洞寫的《藥征》,加減藥一定要有證據。李老用大黃蟲丸治癥瘕,如肝硬化、子宮肌瘤等。

    太陰病第三個方,參術姜草各30g,這是一個比較單純的太陰病方。盧崇漢學派解決中焦問題多用平胃、二陳。 這是三陰統于太陰,李老比較習慣用的方,具體如下:白術90g,干姜90g,制附片90g,茯苓45g,山萸肉90g,高麗參15g(沖服),油桂10g(后下),炙甘草120g,生半夏45g,生姜45g。

    在第二屆扶陽論壇上,孔樂凱代李老發言,其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講三陰統于太陰。解決一切代謝病(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就用三陰統于太陰,就是用附桂理中來解決。治療免疫病就用麻附細為底,用托透法。像山茱萸、五味子、烏梅這類藥為厥陰之藥。厥陰之上,風氣治之,這是對肝的疏泄功能的概括。肝氣控制不住,就會出現中風,這時候要用斂的方法,要用山茱萸、五味子、烏梅之藥。來復湯、烏梅丸就是厥陰之劑,生脈散里面的五味子也是解決厥陰的問題。

    張錫純說,陽氣耗散的時候最關鍵是要斂,救命之藥要用山茱萸,五味子也可以解決。吳鞠通的《溫病條辨》里說,汗出、脈散大的時候也用生脈散來救陰。

    再看看少陰病。

    第一個方:炙甘草90g,干姜45g,炮附片45g,高麗參15g(沖服),山萸肉90g,三石各30g,麝香0.1g(頓沖)。煎服法:加水2000mL,文火煮取300mL,分3次服,旬七(每十天服七天,停三天)。這個是五志之變方,我們知道君火統神明,少陰統五志。所以李老寫,五志之變,悉屬少陰,久服六味丸,助紂為虐。情志病變要考慮少陰的問題。

    這個方子用炙甘草90g,干姜45g,炮附片45g,高麗參15g(沖服),山萸肉90g,三石各30g,麝香0.1g(頓沖),加水2000mL,文火煮取300mL,分3次服。這是一個破格救心湯原方。不要以為破格救心就是救命之藥,很多情況下,如失眠、虛汗,都可以用破格救心,適當加減。麝香在這里是通十二經的,解決經絡不暢、鼻竅不暢的問題,還用來醒神開竅,是開通、醒神、通經的第一峻藥。

    李老的麝香最大用到每天1g,每次0.5g,分兩次黃酒沖服。之前有一個病例,病人的嗅覺完全消失,李老就用大劑量麝香去治。李老在這里用破格救心是治療情志病,也可以用四逆湯。在第一屆扶陽論壇上,李老講治療憂郁癥就是用四逆湯。

    個少陰方是李老的溫氏奔豚湯,它是溫潛法的代表方。

    溫潛法還有潛陽丹。具體用:制附片100g,油桂(后下)、沉香、砂仁(后下)各10g,山藥60g,茯苓45g,澤瀉、懷牛膝、紅參(另燉)各30g,炙甘草120g,枸杞子、菟絲子(酒浸一刻)、仙靈脾、鹽補骨脂各30g,生姜45g,大棗12枚,核桃6枚(打),回龍湯。

    煎服法:加水6斤(3000mL),文火煮取1斤(500mL),子、午初刻各服1次。要想附子起溫潛的作用至少要用100g,如果用15g,不但不能潛,還起到興陽的作用。有些失眠癥沒有熱象,其他藥解決不好的時候用溫氏奔豚湯就比較好。

    接著這個是少陰病陽衰失統。病人年過六旬,陽衰失統,諸癥蜂起。

    方藥具體如下:

    制附片45g,干姜、炮姜、紅參(搗碎入煎)各30g,炙甘草90g,遼細辛45g(后一刻)。煎服法:加水2000mL,文火煮取500mL,子、午初刻各服1次(冷服)。這是麻附細和四逆合并的方。盧崇漢用姜比較好。

    細辛驅逐陰寒,連通表里。 最后這個方是李老給朱良春看病的方子。朱老腿冷,但是年齡較大,又有高血壓,李老考慮了很久才開出這樣的方子:制附片180g,干姜50g,遼細辛30g(后一刻),桂枝40g,白芍50g,炙甘草30g,紅參30g(搗碎入煎),加適量蜂蜜、童便共煎。這個方是四逆合桂枝的合方。

    小編按:本文摘自《全國經方高級講習班現場實錄(三)》。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爽夜夜爱| 国产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免费大片黄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 久久月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自拍| 女人喷液抽搐高潮视频|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艳女性享受在线观看| 亚洲尤码不卡av麻豆| 女人十八毛片A级十八女人|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区别| 国产白嫩护士被弄高潮| XXXXXHD亚洲日本HD|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丁香五月激情综合色婷婷|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 | 无码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旡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电影 |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按摩| 亚洲欧洲日韩精品在线| 熟睡人妻被讨厌的公侵犯|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禁呦|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永久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精品|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成人爽A毛片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人人做爽综合| 97在线视频免费人妻| 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韩国| 2021亚洲国产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