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提醒中國人,不好好吃飯真的會增加死亡風險!近日,《柳葉刀》發布了全球飲食領域的首個大規模重磅研究——195個國家和地區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這項統計時間跨度近30年,統計發現: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是飲食問題導致的。除此之外,該項研究還得出了不少讓人震驚的結論! 最近,《柳葉刀》發布了195個國家和地區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分析,結果顯示,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是因為吃的食物不健康導致的。同時中國因為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癥死亡率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國中的第一名。 (紫色塊是地球上飲食結構引發死亡率最低的區域,中國所在的橙色塊位列死亡率第二) 更讓人意外的是,在不良的飲食習慣中,全球每年造成上千萬人死亡的罪魁禍首并不是“高糖和高油脂”,而是:高鹽、低雜糧、低水果。紅肉、加工肉類、反式脂肪酸這些被日常警惕的危險因素反倒排在了后面。 這次的統計給出了一個與我們日常刻板印象完全不同的顛覆性結果,2017年,全球與飲食相關的全部死亡人數中,有一半以上歸因于三個風險因素: 1. 鹽攝入量過高; 2. 全谷物攝入量不足; 3. 水果攝入量不足。 世界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中,高鹽分,全谷物、水果、堅果攝入不足排于所有與死亡相關飲食因素的前列,而含糖飲料和紅肉、加工肉的排名則較為靠后。 據《柳葉刀》統計,光是2017年一年,因為高鈉飲食而死亡的人口就有300萬,因為雜糧吃太少而死亡的也有300萬,還有200萬死亡人口是因為水果沒吃夠,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是飲食問題導致的,而在中國,這個比例更高。 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主要疾病有:心血管疾病、腫瘤和2型糖尿病。也主要是這三種疾病最終導致了大家因為吃飯方案不正確而死亡。 事實上,在2018年,《柳葉刀》的一項研究就發現80%的中國居民每日吃鹽多于12.5克。 鈉攝入過多時,會使血液鈉濃度升高,引起血管收縮、血管壁水腫,從而導致血管管腔變窄,血流阻力增加,血壓升高。 全國“鹽與高血壓”研究的協作組在12個省市14個地區對2277人研究的結果指出:我國膳食鈉偏高,鉀偏低。從鈉和鉀、鈣的比值看來,鈉對血壓確實有影響。 從臨床上看,因飲食問題導致的高血壓患者也越來越多。 ① 吃得太咸——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腸癌 過咸的食物容易破壞胃黏膜,鈉攝入過多會增加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以及胃癌的發病風險;而腌制類食物中的亞硝酸鹽進入體內后,可能會生成亞硝胺,亞硝胺具有強烈致癌作用,主要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 但大家也不用一竿子打翻整條船,注意攝入量和腌制過程,還是可以放心吃的。 ② 吃得太葷——腸癌 肉類可以提供優質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不過豬、牛、羊肉等紅肉的脂肪含量較高,且多為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更易引起肥胖,增加腸癌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⑤ 吃得太多——13種癌癥 吃得多,往往帶來肥胖。研究發現,多種癌癥與肥胖有關,其中包括了13種不同的癌癥:腦癌、多發性骨髓瘤、食道癌、絕經后乳腺癌、甲狀腺癌、膽囊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腎癌、卵巢癌、子宮癌和結腸癌。 精白處理的大米飯,非常容易消化,餐后血糖指數上升迅猛。 消化速度快,血糖指數升得快,如果沒有足夠的運動來消耗掉這些血糖,身體對胰島素反應又不夠敏感,那么餐后便會總處于高血糖狀態,就會增加脂肪的合成,惹來糖尿病的麻煩。 除了白米飯,白米粥、白饅頭、白面包,同樣不利于預防糖尿病的問題。這些食物都屬于血糖反應超高的食品,和白糖相比毫不遜色,糖尿病人應當遠離它們。 《柳葉刀》列出了推薦飲食標準,其中水果建議250g/天,全谷物建議125g/天,鈉建議3g/天。 我國是世界上食鹽攝入量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平均每日鹽攝入量為10.5克,比推薦的6克高出75%,東北地區更高達18克以上,遠超國內外平均水平。 因此,平時購買食品時,要養成看產品包裝上營養成分表的習慣。營養成分表上會標注食品的鈉含量,鈉含量低也就意味著食物含鹽較少。 烹飪時,除了用鹽,還可用香菇、香菜、白糖、醋、洋蔥等提味,盡可能減少放鹽量。 蔬菜水果含有膳食纖維,它們能促進腸道蠕動,促進新陳代謝,帶走身體里的有害物質。老不吃蔬菜水果,會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 我們常吃的精米白面,多為高碳水化合物。吃進體內,很快被消化分解代謝,會讓血糖急速升高。 再加上運動變少,吸收的葡萄糖不能被馬上消耗掉,胰島素只能把多余的葡萄糖儲存起來。 長期如此,就造成了胰島素相對分泌不足,血糖值就越來越高了。身體若是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態,便會得糖尿病。 不妨多吃些全谷物食物、粗糧雜糧,少吃些精細加工的食物。 高鹽、低雜糧、低水果居然比油炸食品、含糖飲料、紅肉更危險,一些想要快樂的宅宅們是不是心思又活絡起來了…… |
|
來自: 熊樣熊才 > 《2019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