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發布在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的研究發現 —— 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是飲食問題導致的,在中國,這個比例更是高達30%! 研究數據顯示,僅2017年就有1100萬人死于不健康飲食導致的各種疾病。 而與吸煙有關的死亡是800萬。 1 中國是因吃錯飯 導致死亡率最高的大國! 這項追蹤了195個國家和地區,統計時間跨度近30年的大型研究發現—— 中國因為飲食結構而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癥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國中的第一名。 而同在東亞的日本卻有著最低的飲食結構造成的全因死亡率(全因死亡指一定時期內各種原因導致的總死亡人數)、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糖尿病死亡率。 2 世上最大殺手竟然不是糖和脂肪 這次的統計結果,給出了一個與我們日常刻板印象完全不同的顛覆性結果——全球范圍內每年造成上千萬人死亡的最大錯誤飲食習慣,并不是“糖和油脂吃太多”,而在于: 高鈉飲食 低雜糧 低水果 該項研究數據顯示,光是2017年一年: →因為高鈉飲食而死亡的人口約有300萬, →因為雜糧吃太少而死亡的約有300萬, →因為水果沒吃夠而死亡的約有200萬。 而那些被我們日常警惕的紅肉、加工肉類、含糖飲料甚至反式脂肪,反而在“死亡貢獻”里排行靠后。(當然,這些同樣需要引起注意!) 3 吃錯飯主要造成三大疾病! 該項研究表明,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主要疾病有三:心血管疾病、腫瘤和2型糖尿病。也主要是這三種疾病最終導致了大家因為恰飯方案不正確而死亡。 心血管疾病 近日,在舉辦的2017年美國心臟協會流行病學與預防健康分會上,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示,缺乏健康飲食或者攝入大量不健康食物或許和40多萬心臟和血管疾病的發生直接相關。 這些健康食物包括堅果、蔬菜、全谷類食物和水果,而不健康的膳食組分包括鹽分和反式脂肪。 腫瘤/癌癥 一個“癌”字三個“口”,原來很多癌癥真的是吃出來的! 吃的太咸-胃癌。長期攝入過量高鹽食物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更易發生胃炎或潰瘍增加癌變風險。 吃得太葷——腸癌。吃肉太多,吃菜太少,容易出現便秘和膳食不平衡。長期便秘,會迫使腸道反復吸收有害物質,誘發腸癌。 吃得太燙-食道癌。數據顯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時喜好熱食、熱飲者占到90%以上。 吃得太甜——胰腺癌。吃糖會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胰島功能受損,成為誘發胰島癌的潛在因素之一。 2型糖尿病 營養搭配不平衡、一次吃太多,只吃精米細面,都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這樣會導致血糖負荷增大,同樣會對糖代謝造成壓力,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3 怎么吃才能救命? 記住這5點! 針對高鹽、低雜糧、低水果這三大問題,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 孟德姣醫生教我們怎么健康飲食: 粗糧:細糧=1:3 據孟德姣醫生介紹,粗糧每天應占到整個主食攝入量的1/4~1/3。主食每天攝入量應在250g~400g內,粗糧可以代替部分細糧。紅豆、綠豆、蕓豆等雜豆不僅營養成分很豐富,還可以降低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的發生風險。 葷∶素=1∶4 每天吃300g~500g蔬菜和200g~350g水果(相當于拳頭這么大的水果,每天一個到2個。)水果和蔬菜可以選擇深綠色、紅色、紫色等顏色比較鮮艷的,營養成分含量更高一些,最好不要榨汁喝。 每天應保證80~150g動物肉類。多選魚蝦等白肉,紅肉以精瘦肉為主,脂肪含量相對較低。 每天吃鹽不超6克 據孟德姣醫生介紹,按照推薦標準,建議正常成年人每天攝入鹽3g~6g。 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含鈉的隱形鹽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比如說味精、醬油、番茄醬、咸菜、泡菜、鹵菜、咸鴨蛋等。除此之外,餅干、話梅等零食也是鈉的來源。 每天吃一把堅果 研究顯示,只要每天吃10克堅果,就能顯著降低人們死于常見疾病的風險。10克堅果相當于2-3顆核桃、或7粒花生、或7顆腰果、或8顆杏仁、或100粒葵花籽。 每天吃油不超20克 據孟德姣醫生介紹,烹調用油量控制在25g~30g為宜。在各種烹飪方式里面,還是更推薦清蒸、煮、涼拌、燉等方式,這些方式比較容易控制油和鹽的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