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門藝術,沒有掌握方法,學起來肯定難,但若方法對路,學起來肯定輕松很多。 前幾年,有位喜歡行草的朋友,忽然發了幾張篆書作品的圖片給我,我很奇怪他怎么寫起了篆書,他解釋想學篆刻。過了一年多,見他朋友圈發的篆刻作品,已經非常不錯了。 關于篆刻的學習,我認為要搞清幾個問題: 一、學習方法 和書法一樣,臨摹是學習篆刻的主要方法,只有如此,才能認識并理解包括字法、章法、刀法等在內的歷代佳作的藝術表現技法。 臨摹應取法乎上。一般來說,臨摹應從秦漢印入手,先摹后臨,摹臨結合。 摹寫印章有兩種方法:單線單勾法和雙線雙勾法。 臨刻講究膽大心細,形神俱備。初刻時要留有余地,朱文印線條要比原印略長略粗,這樣便于修改。 二、字法 篆刻以篆書為主,其他書體入印相對少,但印章的邊款卻是五體皆有,行書尤其多,故學習篆刻必須學習書法的五體,其中重點是篆書。 但同時,一切文字和圖飾若要入印,都必須經過一番適合印章樣式的變化改造,這個方法叫“印化”。 三、章法 章法主要解決入印文字或圖飾在印面的組合布局問題,即“分朱布白”。 篆刻章法就是要在方寸之地運用技法,來制造豐富多元、變化生動的對立關系,從而在對立中求得藝術上的高度和諧,構成矛盾的對立和統一。 章法上要考慮虛實、疏密、增損、伸縮、穿插、揖讓、動靜等,還要考慮印形、界格、邊闌、排列、主次、開合、呼應等技巧。 四、刀法 刀法是字法和章法最終的表現方式,是對字法和章法的再創造,是獨特的篆刻藝術手段。篆刻的筆情、墨趣、刀味、石韻,都要通過刀的刻制才能得以彰顯。 由于執刀方式,落刀的方向、角度、深度、力度,以及印材大小、軟硬,印文的長短、曲直等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刀法,但常用的還是沖刀法和切刀法。 兩種刀法各有所長,既可分開使用,也可結合使用。 五、邊款 初學篆刻的朋友可能對邊款不了解。它是在印章的側面或背部鐫刻文字,記述作者姓名,作印時間、地點、原因,或附上與所作印相關的其他說明內容,或刻上相關的詩詞等。 邊款豐富了篆刻藝術的表現空間,與印面一起成為篆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