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5G等技術飛速發展,全球已進入數字化時代。一個個新概念爆發式增長,不少企業們不是已經完成了數字化,就是飛奔在數字化的路上。 那么企業的「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都是什么意思?它們又有什么區別呢?業內專家給出了兩種解讀。 解讀一一、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本體層的分析
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三者之間沒有取代式遞進關系,但是有本體層次差異。 二、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特征和場景 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系統的體系架構、內容、作用和價值,不贅述,直接列于表中: 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特征和場景 三、協同管理平臺與信息化、數字化及智能化的關系 協同軟件,即協同管理平臺(COP)在企業信息化的初期階段還沒有出現,直到OA——辦公自動化系統發展成熟,進一步發展為企業工作和工作管理平臺即協同管理平臺(今天的OA只是企業協同的典型應用之一),就為企業信息化向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核心運營引擎和管理體系架構。也為企業智能化升級奠定了平臺基礎。 由于企業信息化進程的路徑依賴等原因,ERP逐步演化為企業信息化的“底盤”。而協同平臺正在演進為工作和工作管理平臺并進一步發展為數字化的體系語義層框架(因為協同平臺正在成為具備豐富的語義引擎的體系架構)。ERP和COP二者的融合將演變成即將到來的智能工廠(企業)體系架構。 解讀二信息化 概念:現實的業務流程在計算機及其網絡系統里固化,從部門各崗位聯動、到企業各部門聯動、到消費者聯動、到產業上下游聯動。 價值:流程與規則固化便于大規模統一作業與協同作業。 數字化 概念:用智能產品智能設備傳感器、視覺識別自動采集全息全程現實數據,形成計算機里的數字孿生,現實變就計算機里的數字孿生物品自動變,在計算機里操作數字孿生物品,現實世界就自動同步反應。 價值:不會形成現實情況和計算機里的情況兩張皮導致決策誤判。 智能化 概念:一曰具備智能OS、二曰具備智能傳感且物聯成網、三曰具備視覺識別和語音交互、四曰具備深度學習計算機來進行社會資源(人才、物料、設備、倉庫、運輸車、資金)最佳調度。 價值:到達產業聯動乃至社會化商業,事情的龐大復雜性已經超出人的掌控能力,必須通過社會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來做到社會資源的自動化最佳化供需匹配調度。 區別 核心結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不是三個遞進的發展階段,而是因為智能傳感和人工智能技術進步,過去想做卻做不了的,現在能做到了。產業成網調度、社會成網調度,是這樣的現實業務需求驅動導致新技術被應用。沒有智能設備自動采集全息全過程數據、沒有互聯網絡聯動、沒有深度學習自動處理數據、沒有大數據技術平臺存儲海量數據、沒有云計算技術平臺計算海量數據,成網調度是不可能達成的。
中國企業,從小作坊到大企業,從全國化到全球化經營,正在悄然邁進產業整合、產業調度,數字中國已成必然。你做好準備了嗎? |
|
來自: blackhappy >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