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有部電影每天凌晨更新,很多小伙伴就曾經不止一次表示:“半夜推薦美食節目就是在觸碰絕對禁忌!簡直是在犯罪!” 今天非常不好意思,我又要犯罪了。 記得兩個月前,996話題吵得風頭正勁時,有小伙伴留言說不愿再被工作束縛,特別想辭職去開一家餐廳,不知道她有沒有夢想成真。 雖然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件特別酷的事,但不得不說,新手開餐廳,很可能會遇到各種令人頭大的現實狀況。 所以,今天我決定給大家分享一部餐廳經營類的極品韓綜。別看題材冷門,這個節目在豆瓣上可是每季都獲得了9.5+的超高評分——《姜食堂》。 估計很多人一看到“姜食堂”這個名字,會聯想到國產真人秀《中餐廳》。 但其實,這兩部綜藝間并沒有“借鑒”關系。 《中餐廳》涉嫌copy的,是另一部在海外經營韓餐廳的慢綜藝《尹食堂》。 不過真要說起來,這部《姜食堂》的誕生也和《尹食堂》脫不了干系。 簡單來講,就是《新西游記》節目在錄制時,幾個嘉賓藝人玩游戲,沒想到以萬分之一的概率贏了一輛蘭博基尼…… 結果,節目組要么出錢送車,要么就得仿照《尹食堂》的模式,為他們幾人制作一部《姜食堂》。 帶頭大哥是姜虎東,所以餐廳叫“姜食堂” 節目組選擇了后者,于是《姜食堂》就這么作為獎勵而誕生了。 不過,與出國賣韓餐的《尹食堂》不同,《姜食堂》的內容是在本土經營餐館。 雖然這幾個嘉賓自帶明星效應,在韓國本土開餐館不愁客源,但他們大多數人壓根不會做飯,更不要說達到餐飲行業的標準……所以還沒等節目開拍,姜虎東就打起了退堂鼓。 但正所謂自己贏來的節目,哭著也得拍完。 節目組更是眼疾手快,提早給辦好了營業執照,連位于濟州島的餐廳也搭建完成,一副擺明了要趕鴨子上架的架勢。 于是藝人們不得不接受“獎勵”,一段有苦有樂的旅程也就此開始了。 按照餐飲業的規范,他們在節目開拍前三周,就要為開始營業做準備—— 先是去接受體檢,“忍痛”辦理健康證; 接著開會分配崗位,各自接受培訓,該考證的考證。 比如,身為廚師的姜虎東和安宰賢,就找到了韓國餐飲大亨白鐘元拜師。 他們從入門級的高湯開始練起,最終掌握了餐廳主菜炸豬排和秘制蛋包飯。 負責飲料部分的宋閔浩,不僅接受了系統性訓練,還考取了咖啡師資格證。 在一切準備就緒后,“姜食堂”正式開門營業。 但剛剛完成訓練、對各自業務爛熟于心的他們,一進入實戰,還是被各種突發狀況整得人仰馬翻—— 不是忘了上米飯或配菜,就是上菜順序出錯,讓顧客一邊死等一邊差評。 而且,原本大家是為了省事才賣炸豬排,沒想到這個決定變成了所有人的噩夢。 因為豬排在下鍋前,必須先被敲打松軟,而姜食堂賣的還是超大號“姜虎東排”,一塊肉就要連續敲上20分鐘。 所以,為了提前備好第二天的食材,藝人們白天在餐廳累成狗,晚上還要敲夠30張豬排才能躺下入睡…… 可想而知,經過一周的錄制,所有人都苦逼到開始懷疑人生。 雖然《姜食堂》的誕生是個意外,但第一季播出后,反響極為熱烈。 于是,第二季也就順理成章地和我們見面了。 不僅如此,整個節目還迎來了全面升級—— 原本位于濟州島的餐廳,被移到了文化觀光城市慶州; 原本的一棟式傳統韓屋,也從廚具到裝修都煥然一新。 為避免出現第一季人手不夠、導演都得上陣刷碗的情況,節目組又請來藝人表志勛加入,職位是幫廚。 此外,這一季在制定餐廳菜單時,藝人們也充分吸取了教訓,決定改賣簡單易做的韓式小吃,以粗湯面和炒年糕為主打。 但他們千算萬算沒想到,在人手和菜單都得到改善后,大家每晚準備食材的畫風,仍然是一如既往的苦逼—— 這邊姜虎東準備湯面食材,光熬高湯就需要兩個小時,和面、踩面又要用半個小時; 那邊宋閔浩和殷志源準備甜品,又是敲打面團做曲奇餅干,又是攪拌熬制紅豆沙,加起來也得六個小時。 而等到大家好不容易適應了節奏,機器和天氣又輪番上來添亂。 一會兒是壓面機動不動罷工,把面條全給壓碎了; 一會天氣跟菜單擰著來,賣熱湯面的時候高溫不降,賣冷面的時候又下起連綿陰雨…… 看到這些,估計你們已經能想象到滿屏的凄慘畫風。 但千萬不要以為節目組是為了取悅觀眾,故意“狂虐”藝人讓他們出糗。 事實上,這檔《姜食堂》自開播以來,收視節節高升、屢破紀錄,第二季更是登上了所有頻道的收視榜首;口碑也毋庸置疑,兩季都是豆瓣評分9.5+。 這樣的成績可不是靠明星和噱頭就能帶動的,而是名副其實的高品質。 說到這里,有一個人不能不提,它就是《姜食堂》背后的最大功臣——羅英錫PD。 身為韓綜界首屈一指的大神,羅PD歷年來制作的38部作品中,絕大多數豆瓣評分都在9分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國內的綜藝節目抄襲成風,但在羅PD的所有作品中,評分最高的《姜食堂》和《新西游記》,都幸免于難。 在我看來,這并不是國內制作人不識貨,而是因為他們心里清楚,這樣的作品是想抄也“抄不來”的。 拿今天的《姜食堂》來說,它之所以這么精彩好看,其實就貴在一個“真”字。 節目組這邊,雖然有劇本,但它并沒有刻意制造矛盾,用消費明星的方式來吸引眼球; 而是全程利用詼諧幽默的神剪輯、神配樂“搞事情”,通過明星們的真實反應,將創業者的苦逼和頹喪,通通轉化為笑點。 比如在第二季的開業前晚,安宰賢做炸醬炒年糕給大家試吃。 一連炒了十多盤,味道還是太咸,直到把所有人都快吃吐后,羅PD才忍不住暗示他用錯了醬油…… 就連藝人們在工作時摩擦拌嘴的情節,也被節目組真實地保留了下來。 但呈現方式,卻出人意料地可愛—— 每當大家開始吵架,節目組就會假模假式地轉到空鏡頭,再無情地配上官方字幕吐槽~ 相比之下,咱們國內的同類綜藝,別說官方自黑這種騷操作,為了維護藝人的形象,連保持真實都很難做到—— 唱歌比賽有專業的觀眾托兒,喜怒哀樂都是明碼標價;餐廳經營類綜藝有吃飯托兒,在國外餐廳剛開業就預約爆滿;親子節目,連家都是租借來的,明星根本記不得自己住幾層…… 更不用說讓藝人在節目里吃苦頭,畢竟這年頭演員連拍吃飯戲都能用“借位”走形式,還有什么不能造假的呢? 而除了節目組之外,從明星嘉賓來看,這檔《姜食堂》也有著我們無法“借鑒”的理由。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早在《新西游記》和《姜食堂》之前,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在經歷著人生的低谷期—— 姜虎東,原本是韓國最具人氣的主持之一,但2011年因涉嫌逃稅喪失工作機會,并宣布暫時退出演藝圈; 李秀根,2013年參與非法賭博被起訴,獲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并因此中斷演藝活動自我反省; 殷志源,2013年因為身為偶像卻隱瞞離婚,遭到韓國網民惡評。 也許正是因為有著這種登上巔峰又跌入低谷的經歷,他們在面對遇到的種種磨難時,才有了不一樣的反應和思考。 節目組不需要刻意營造什么沖突,只需要讓他們表現出真實的一面,就足以打動觀眾。 在產生摩擦時,他們會毫不掩飾地互懟。 但吵過之后,誰也不會放在心上,而是迅速用告白表示諒解,然后再一塊坐下來化解矛盾,找出最合理的解決方案。 他們都知道真正的友誼和默契不光需要時間沉淀,也需要足夠的包容與理解。 而最動人的一點還在于,即使這是一檔綜藝節目,你也能看到這群藝人并非單純作秀,而是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認真地體會著餐飲行業創業者的艱難與快樂。 他們之所以會有各種流汗付出、有摩擦與爭吵,又有包容與合作,無非是因為他們真的想把這個“姜食堂”努力辦好。 可以說,正是有了節目組的用心與藝人的真心,這檔《姜食堂》才能一如既往地得到觀眾支持。 也正因如此,對于那些只會撕X作秀博出位的國產綜藝來說,即便copy得了創意、請得到大批明星,但沒有這種認真的態度,《姜食堂》的成功是怎么抄也抄不來的! 也許是國內最認真的電影自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