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兩用字匯編平仄兩用字匯編選自本書 平水韻中有很多字是平仄兩用而意義相同,有很多字平仄兩用而意義不同,常常使初學者感到茫然,到底哪些字可以平仄通用,哪些字的平仄要根據具體語境而定呢? 我們根據《一佰零六部平水韻》的音序排列整理了200個平仄兩用字(其中77個字為平仄通用字),使讀者一目了然,是詩詞學習必備的參考資料。使用此表格時有如下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1. 平仄兩用字,是指一個字在平水韻中,既能做平聲用,也能做仄聲用,或者平仄互用的字。 2. 在《一佰零六部平水韻》中一些兩讀字,譬如:“般”字,分別屬“上平十四寒”和“上平十五刪”,但都屬于平韻部。又如:“好”字,分別屬“上聲十九皓”和“去聲二十號”,但都屬于仄韻部。因為這些字獨自分布在平韻部或仄韻部,《平仄兩用字匯編》沒有收錄。 3. 在《平仄兩用字匯編》中有部分平仄兩用字,在平聲實例中標明“無”時,說明此字常用于仄聲。反之,在仄聲實例中標明“無”時,說明此字常用于平聲。 4. 《平仄兩用字匯編》所選例句多為近體詩,且舉例說明的字多在平仄關節點上,以期更具典型性。 因編者水平所限,或所參考版本之誤差等因素、疏漏之處難免,敬請讀者參考使用中批評指正。 上平部目錄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本文作者周柴桑 (本期限于字數,只能發表出來上平部,有意下平部的詩友請私信給我,全部免費送給您。) 一 東中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一東 釋義:兩端之間。一般做方位詞用。如:當~。~原。~華。~間。 例句: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回腸蕩氣中。——龔自珍《衣坐其二》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一送 釋義:受到,恰好合上。一般做動詞用。如:~傷。~計。~意。 例句:空樽獨把送斜陽,九日何憂酒中傷。——郭印《和元守重陽和韻》 籠(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一東 釋義:泛指包絡之物。燈~。熏~。鳥~。牢~。~罩。煙~霧罩。~統。 例句:坐對珠籠閑理曲,琵琶鸚鵡語相和。——白居易《吳宮辭》 2. 平水韻目次:上聲一董 例句:竹籠拾山果,瓦瓶擔石泉。——賈島《題皇甫荀藍田廳》 瞢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一東 下平十蒸 釋義:目不明。如:目光~然。~騰。~松。 例句:樹頭蕭瑟長風過,馬上瞢騰短夢驚。——李廌《曉行聞鶯》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一送 釋義:同“懵”。如:發~。~昧。~憧。昏~。 例句:幾界瞢農桑,兇年竟失鄉。——薛能《題逃戶》 空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一東 釋義:沒有內容。如:~泛。~氣。~曠。~乏。 例句:訪舊烏衣少,聽歌玉樹空。——屈大均《秣陵》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一送 釋義:閑著。如:~白。~地。~額。~房。~缺。 例句:屏圍無空缺,護此百頃天。——陳造《銀葫蘆》 二 冬重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二冬 釋義:再,又,反復。如:~陽。~逢。也表示層次:如:~疊。~霄。~巒。 例句: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平水韻目次:上聲二腫 去聲一送 釋義:表明程度深、數量多、主要的,與“輕”相對。如:~量。~臣。~兵。~典。 例句: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從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二冬 釋義:跟隨。一般作動詞用時為平聲。如:順~。服~。~容。~戎。 例句: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二宋 釋義:作名詞為仄聲。如:仆~。 例句:欲調舟車難用法,偕行仆從只宜寬。——王洋《答秀實見招》 縫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二冬 釋義:動詞。如:~紉。~綴。~制。~補。~連。裁~。 例句: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縫裳。——白居易《酬夢得窮秋夜坐即事見寄》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二宋 釋義:名詞。如:~子。~隙。裂~。天衣無~。 例句:狐裘斷縫棄墻角,豈念晏歲多繁霜。——黃庭堅《秋懷》 縱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二冬 釋義:直,南北的方向,與“橫”相對。如:~橫。(只與“橫”合用時為平聲) 例句:涼風動萬里,群盜尚縱橫。——杜甫《悲秋》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二宋 釋義:放任;不拘束。如:放~。恣~。騁~。疏~。 例句:江山為友更添我,宇宙皆詩放縱吟。——王義山《和韓御史題滕王閣韻》 供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二冬 釋義:供給。一般作動詞用時為平聲。如:~求。~奉。~需。 例句:地迥秋供爽,雨馀風薦涼。——郭儼《曉睡》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二宋 釋義:供狀。作名詞用時為仄聲。如:~職。~詞。招~。 例句:老禪分得破叢林,薄供微齋也不曾。——楊萬里《答陸務觀佛祖道院之戲》 三 江降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三江 釋義:投降,降服。如:~伏。~龍。 例句:投降趙卒本求生,坑后誰人不死爭。——徐鈞《白起》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三絳 釋義:降低。如:~落。~生。~臨 例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龔自珍《己亥雜詩》 撞(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三江 釋義:碰擊。如:~車。沖~。~見。 例句:檐馬隨風走,樓鐘帶月撞。——顧逢《秋夜宿山寺》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三絳 例句:疏鐘鳴曉撞,小雨作寒霜。——黃庭堅《餞行詩》 四 支為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四支 釋義:行為。一般作名詞和助詞時為平聲。如:施~。有~。成~。 例句:豈是有為增感慨?便令無事亦凄涼。——王冕《楚漢兩城》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四置 釋義:因為,為了。如:~何。~民。 例句:有人獨對芭蕉坐,因為春愁不放心。——唐寅《芭蕉仕女圖》 累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四支 釋義:①連續成串。如:~~。②多余。如:~贅。 例句:故山青草累累冢,羞見先生化鶴歸。——釋心月《送丁高士》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四紙 去聲四置 釋義:①連續。如:~日。~積。拖~。②疲乏:如:勞~。~乏。 例句: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谿守故籬。——王維《早秋山中作》 遺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四支 釋義:丟失。如:~俗。~聞。~址。~風。 例句:滄海客歸珠有淚,章臺人去骨遺香。——宋祁《落花》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四置 釋義:名詞。如:饋~ 例句:功名更唯諾,爵祿相饋遺。縱橫圣賢業,磊落君臣意。——蘇轍《送交代劉莘老》 騎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四支 釋義:跨坐著。一般作動詞用時為平聲。如:~馬。~射。~兵。~從。 例句:黃犬引迎騎馬客,青衣扶下釣魚舟。——白居易《池畔逐涼》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四置 釋義:泛指騎馬的人。一般作名詞用時為仄聲。如:車~。輕~。鐵~。 例句:銅駝隨雨落,鐵騎向風嘶。——文天祥 《聞雞》 蒔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四支 釋義:植物。~蘿。 例句:無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四置 釋義:移植,栽種。如:~田。~花。 例句:白栝圣君憐,緋花土人蒔。不到三十秋,依稀猶可記。——梅堯臣《潛溪》 麗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四支 釋義:專指朝鮮國和朝鮮族時為平聲。如:高~。 例句:惆悵高麗坡底宅,春光無復下山來。——江陵士子《寄故姬》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八霽 釋義:漂亮。如:妍~。綺~。流~。艷~。 例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 《絕句》 氏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四支 釋義:專指古月氏國。 例句:幄中已斷匈奴臂,軍前可飲月氏頭。——黃庭堅《和游景叔月報三捷》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四紙 釋義:姓氏。如:神龍~。張~。 例句:靄靄芳園誰氏家,朱門橫鎖夕陽斜。——張耒《春詞》 坻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四支 釋義:水中小高地。如:~京板~。 例句:野性愛栽植,植柳水中坻。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樹之。——白居易《東溪種柳》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八薺 釋義:高坡地。如:坂~。 例句:昏昏垅坻月,耿耿霧中河。——王褒《樂府飲馬長城窟》 思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四支 釋義:想念,用作動詞。~想。~念。相~。~緒。 例句: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兩相思。——楊萬里《寄陸務觀》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四置 釋義:用于名詞。鄉~。才~。 例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晚春》 治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四支 釋義:動詞。如:~國。~理。~學。 例句:乃著道士服,眾人莫臣知。臣有平賊策,狂童不難治。——韓愈《送張道士》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四置 釋義:形容詞,安定。如:天下大~。~安。~世。 例句:繁霜一夜相撩治,不似佳人似老人。——劉禹錫《城內花園頗曾游玩令公居守亦有素期適春》 椅(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四支 釋義:讀“漪”音,木名落葉喬木,亦稱“山桐子”。 例句:楚人不相識,何處求椅梧。——孟浩然《送吳悅游韶陽》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四紙 釋義:有靠背的坐具。如:~子。坐~。木~。躺~。 例句:卑棲曾未托椅梧,敢議雄心萬里途。——范仲淹《西溪書事》 吹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四支 釋義:用于動詞。~燈。~噓。~拂。風~。鼓~。 例句:梅萼才開已亂飛,不堪雨打更風吹。——楊萬里《小瓶梅花》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四置 釋義:用于名詞。 例句:暗想樓臺萬余里,不聞歌吹一周年。——白居易《寄答周協律來詩多敘蘇州舊游》 五 微菲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五微 釋義:芳香。如:芳~。~~。 例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2. 平水韻目次:上聲五尾 釋義:微薄。如:~才。~儀。~酌。~薄。 例句:設苜蓿盤殊菲薄,沽茅柴酒半漓淳。——劉克莊《田舍》 幾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五微 釋義:名詞。茶~。案~。臺~。香~。 例句:無 2. 平水韻目次:上聲五尾 釋義:表示不定的數目。如:~多。~何。~許。~酌。~薄。 例句:曉解扁舟又南去,百年還得幾回來。——張耒《書潁州皇甫秘教書室》 衣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五微 釋義:名詞。~服。~冠。 例句:訪舊烏衣少, 聽歌玉樹空。——屈大均《秣陵》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五未 釋義:動詞。遮蓋;包扎。如:~被海內。 例句:織者何人衣者誰?越溪寒女漢宮姬。——白居易《繚綾》 誹(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五微 釋義:捏造事實,說別人壞話。如:~謗。~~。腹~心謗。~側。 例句:周粟固可恥,薇亦周之薇。云胡挾孤憤,了不悟眾誹。——陳耆卿《夷齊詠》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五未 例句:監巫執節誅腹誹,不除鄉校獨何心。——黃庭堅《子產庫》 六 魚予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六魚 釋義:代詞。同“余”,即我。 例句:歲晏同攜手,只應君與予。——王維《戲贈張五弟》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六語 釋義:動詞。給與。如:~以。賜~。賦~。給~。 例句:非群一起予,衰病豈能詩。——黃庭堅《次前韻謝與迪惠所作竹五幅》 譽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六魚 釋義:動詞。如:~諛。~嘆。~人。 例句:文人大約可數者,不過皆在眾所譽。——蘇洵《答張子立見寄》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六御 釋義:名詞。給與。如:榮~。~望。毀~。 例句:紛紛謗譽何勞問,但覺邯鄲一夢長。——陸游《感舊》 沮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六魚 釋義:阻止。如:~遏。敗壞: 例句:不待逢沮溺,而今惡問津。——耿湋《冬夜尋李永因書事贈之》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六御 釋義:如:~喪。色~。~洳(低濕的地帶)。 例句:敗堤留沮洳,苦雨劇泥涂。——晁說之《冒雨西行》 據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六魚 釋義:拮~。 例句:耦耕久與鄰翁約,春雨寧辭手拮據。——方岳《除夜》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六御 釋義:憑依,占有等。如:~點。盤~。論~。契~。 例句:莫愁劍閣終堪據,聞道松州已被圍。——杜甫《黃草》 疏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六魚 釋義:形容詞。如:~通。~松。~遠。~忽。 例句:北風吹雨亂疏鐘,蔌蔌燈花破碎紅。——陸游《雨夜》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六御 釋義:名詞。如:書~。 例句: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杜甫《潭州送韋員外牧韶州》 茹(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六魚 釋義:食也。如:~苦。形容詞。臭。如:~魚。菜~。 例句:伐木空求友,拔茅未連茹。——王禹偁《送戚維戚綸之閬州亳州》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六語 例句:莫問興亡進羹茹,書生贏取腹便便。——李廌《諸葛菜》 躇(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六魚 釋義:躊~。 例句:長系寸心歸未得,起挑殘燭獨躊躇。——黃滔《客舍秋晚夜懷故山》 2. 平水韻目次:入聲十藥 例句:我思其這為躊躇,作詩聊謔為坐娛。——歐陽修《絳守居園池》 狙(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六魚 釋義:①古書上說的一種猴子。②窺伺:~伺。~刺。~詐。~擊。 例句:貪隨狙狖去,風雨未還家。——陸游 《樵夫》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六御 例句:暴虐秦皇絕千古,未聞博浪狙張良。——陳獨秀《金粉淚》 七 虞污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七虞 釋義:骯臟。一般作形容詞時為平聲。如:~水。~濁。~漬。~辱。貪~。玷~。 例句:實無河朔飲,空有臨淄污。——何遜《苦熱詩》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七遇 釋義:一般作動詞時為仄聲。 例句:南陌東阡自在身,黃塵不污接籬巾。——陸游《春晚》 鋪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七虞 釋義:散開平放。作動詞用時為平聲。如:~開。~張。平~。~墊。 例句:云開瀑影千門掛,雨過松黃十里鋪。——范仲淹《游廬山作》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七遇 釋義:名詞。如:店~。飯~。肉~。床~。 例句:五里鋪、七里鋪、十里鋪。行一步、盼一步、懶一步。霎時間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無名氏《塞鴻秋》 瓠(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七虞 釋義:~蘆(葫蘆)。~脯。~壺。~子。~葉。 例句:轉眄動桂葉,陽語啟瓠犀。——梅堯臣《陌上二女》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七遇 例句:廚香烹瓠葉,道友扣門聲。——貫休《春日許征君見訪》 孺(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七虞 釋義:幼兒。如:~子。~慕。~子。婦~皆知。 例句:因驚成人者,盡是舊童孺。——白居易《重到謂上舊居》 2. 平水韻目次:去聲七遇 例句: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黃庭堅《徐孺子祠堂》 酤(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七虞 釋義:同“沽”。如:~酒。清~。 例句:愛客能酤酒,尋山不跨鞍。——張耒《魯直示其伯父祖善馬鞍松隱齋詩次其韻》 2. 平水韻目次:上聲七麌 去聲七遇 例句:當壚應酤酒,托意且彈琴。——祖孫登《賦得司馬相如詩》 八 齊妻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八齊 釋義:男子的配偶。跟“夫”相對。(古)指以女嫁人。如:~子。夫~。 例句:廚無煙火室無妻, 籬落蕭條屋舍低。——白居易《題李山人》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八霽 釋義:動詞,以女妻人。 例句:無 泥(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八齊 釋義:土和水混合的東西。如爛~。稀~。~滓。 例句:今朝未得平安報,便恐飛紅已作泥。——陸游《海棠》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八薺 釋義:~滓。拘~。 例句:長覺身輕離泥滓,忽驚手重捧瓊瑤。——白居易《江西裴常侍以優禮見待又蒙贈詩輒敘鄙誠用伸感謝》 蠡(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八齊 釋義:瓠瓢。~湖。~園。旋~。金~。 例句:欲謁鈴齋參嫡派,管蠡何敢測高深。——劉克莊《呈黃建州》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八薺 例句:惆悵無因見范蠡,夕陽長送釣船歸。——王安石《望之將行》 霓(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八齊 釋義:虹的一種。如:~虹。長~。~裳。白~。煙~。 例句:南苑草芳眠錦雉,夾城云暖下霓旄。——杜牧《長安雜題》 2. 平水韻目次:入聲九屑 例句: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蘇軾《儋耳》 批(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八齊 釋義:~改。~準。~駁。眉~。~評。 例句: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杜甫《房兵曹胡馬》 2. 平水韻目次:入聲九屑 例句:五夜好看隨步暖,一年明月批頭圓。 九 佳楷(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九佳 釋義:~模。~書。正~。小~。 例句:自拾荷花楷面汗,新將筍籜制頭巾。——蘇轍《寄題登封揖仙亭》 2. 平水韻目次:上聲九蟹 例句:凈幾明窗書小楷,便同爾雅注蟲魚。——蘇軾《過文覺顯公房》 十 灰傀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灰 釋義:怪異:~奇(亦作“瑰奇”)。~然。 例句:無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十賄 釋義:~儡。慚~。 例句: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慚傀在燈前。——黃宗羲《臥病旬日未已,閑書所感》 儡(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九佳 釋義:堆砌,壘積。參見“ 儡塊 ”。如:傀~。 例句:無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十賄 例句:旱船遙似泛,水儡近如生。——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 十一真泯(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一真 釋義:消滅,喪失。如:~滅。~除。~沒。良心未~。 例句:金山冉冉波濤雨,錫水泯泯草木春。——文天祥《無錫》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十一軫 例句:萬境心都泯,深冬日亦長。——貫休《贈景和尚院》 畛(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一真 釋義:田地間的小路;界限。如:~陌。~域。~畦。 例句:茲共追隨日,時逢物景春。雜花明浦嶼,細草染郊畛。——穆修《秋浦會遇》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十一軫 例句:心無畦畛見天真,落落男兒七尺身。——王令《送庭老罷尉金壇》 十二文分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二文 釋義:區別,劃開。一般作動詞用時為平聲。如:~開。~別。~離。平~。 例句:三分開霸業,萬里宅神州。——虞世南《賦得吳都》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三問 釋義:名位、職責的限度。一般作名詞用時為仄聲。如:身~。~內。天~。名~。 例句:判逐幽蘭共頹化,此生無分了相思。——黃景仁《秋夕》 聞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二文 釋義:聽見。如:~聽。~訊。新~。傳~。 例句:東吳西蜀關山遠,魚來雁去兩難聞。——駱賓王《憶蜀地佳人》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三問 釋義:聞(名譽) 例句:無 十三元囤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三元 釋義:儲存。如:~積。~集。~聚。 例句:試為端蓍占歲晚,幾囤棗實幾蹄牛。——劉克莊《贈日者程士熙》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十三阮 釋義:名詞。如:糧~。大~。 例句:且為小囤盛紅粟,別有珍禽勝白鷗。——貫休《山居》 敦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三元 釋義:篤厚,誠心。如:~樸。~厚。~實。~勸。~促。 例句:往昔敦朋好,猶能成報書。——陳師道《答寄魏衍》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一隊 釋義:名詞。如:盤~。 例句:爵觚盤敦鼎彝鐘,掩映清光竹一叢。——吳昌碩《題竹石圖》 論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三元 釋義:一般作動詞用時為平聲。如:談~。~語。 例句:舊聞福地多靈藥,安得高人與細論?——陸游《石帆山下》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四愿 釋義:名詞。如:議~。~斷。理~。輿~。 例句:不成籌國論,且復愛吾廬。——陸游《早春》 圈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三元 釋義:環形。如:圓~。花~。 例句:翠草紅蓮地,光風霽月天。幾神千載悟,紙上更須圈。——陳杰《題濂溪畫像》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四愿 釋義:養家畜的棚欄:~舍。~養。豬~。 例句:寒雨山陂遠,參差煙樹晚。聞笛翁出迎,兒歸牛入圈。——陸游《牧牛兒》 蜿(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三元 釋義:~蜒。~~。 例句:雨溪清越鳴哀玉,風蔓蜿蜓動暗蛇。——舒坦《題天童》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十三阮 例句:萬里車書自一家,新城蜿蜿臥龍蛇。——李新《九支池》 援(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三元 釋義:救助,引用。如:~助。支~。~軍。~用。~引。~據。畔~。 例句:忘憂曾扣易,思古即援琴。——范仲淹《齋中偶書》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七霰 例句:一驛賦成應援筆,好憑飛翼寄歸云。——歐陽修《送竇秀才》 媛(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三元 釋義:美好。如:嬋~。淑~。名~。令~。英~。 例句:仙媛虛見桑田變,世事誰經海水枯。——上清真人《游麻姑》 2. 平水韻目次:七聲十四愿 去聲十七霰 例句:六代寢陵埋國媛,五陵車馬斗家姬。——唐寅《落花圖詠》 噴(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三元 釋義:射出。如:~出。~涌。~發。~飯(形容極其可笑)。~薄。~泉。 例句:寶地黃金布,飛泉白玉噴。——張耒《和柳郎中山谷寺翠光亭長韻》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三愿 例句:細紋連噴聚,亂荇繞蹄縈。——李世民《詠飲馬》 十四寒難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與“易”相對。如:困~。~關。~堪。~聽 例句:尋常相見易,倍覺別離難。——范成大《七里店口占》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五翰 釋義:災禍,詰責。如:災~。逃~。殉~。患~。責~。 例句:患難思年改,龍鍾惜歲徂。——蘇轍《除夕》 觀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動詞。如:~看。~念。參~。~風。 例句:白足高僧解達觀,安排春事滿幽欄。——蘇東坡《贈江州景德長老》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五翰 釋義:名詞。廟宇樓臺。如:白云~。紫陽~。樓~。臺~。 例句:樓觀參差倚晚清,偶然信腳得閑行。——陸游《登上清小閣》 冠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名詞。帽子。如:衣~。雞~。樹~。 例句:故國何年到,塵冠掛一枝。——杜牧《栽竹》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五翰 釋義:超出眾人。如:~軍。奪~。 例句: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賢。——蘇軾《錦溪》 單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下平一先 釋義:①形容詞。如:~薄。孤~。~一。②名詞。如:~據。床~。~于。 例句:暗窗涼葉動,秋天寢席單。——韋應物《秋夜》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七霰 釋義:姓。 例句:無 干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動詞。如:~燥。~杯。 例句:翠袖捻香留客看,春風都在小闌干。——范成大《黃伯益官舍賞梅》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五翰 釋義:名詞。如:樹~。~線。~才。~練。 例句:哀哉千尺干,摧折似秋蓬。——蘇舜欽《送李生》 漫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形容詞、副詞。大水貌。如:~~。 例句: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欄。——白居易《題岳陽樓》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五翰 釋義:水淹過,滿,沒有約束。如:~流。迷~。~步。~游。 例句:遠狖啼荒嶠,孤螢溺漫流。——馬戴《浙江夜宿》 汗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可~。大~。 例句:爬頭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鉗作奴。——杜牧《重送》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五翰 釋義:~水。~顏。 例句:不必頻揮羽,清風無汗顏。——趙友直《避暑》 彈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動詞。如:~琴。 例句:只好岸巾披鶴氅,風清月白坐彈琴。——范成大《千人坐》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五翰 釋義:名詞。如:槍~。炮~。 例句:漆盤香燼死蚯蚓,紙瓦雨聲鳴彈丸。——李覯《清話堂詩》 謾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蒙蔽。如:~欺。~語。~誕。~天~地。 例句:逶迤不復振,后世恣欺謾。——韓愈《謝自然詩》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十四旱 去聲十五翰 釋義:通“慢”。 例句: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賀知章《題袁氏別業》 翰(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①鳥羽。如:理翩振~。②文房。如:~墨。~林。~苑。~藻。 例句:川途眇回遠,經歲曠音翰。——秦觀《春日雜興》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五翰 例句:坐傾張翰酒,行唱接輿歌。——白居易《問皇甫十》 讕(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抵賴,欺騙,誣陷。如:抵~。謾~。~言。 例句:履道園池竹萬竿,竹間池際筍斑讕。——蔡襄《夢游洛中》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十四旱 去聲十五翰 例句:系出安仁讕,身居榮祿鄉。——陸文圭《挽閑閑真人父司徒》 拼(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①連合。如:~湊。~寫。②奮斗。如:~力。~刺。~搏。 例句:屠狗猶拼弦下命,將軍偏惜鏡中頭。——郁達夫《過岳墳有感時事》 2.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三問 例句:肯令一字俗,已拼百年窮。——方回《詩思》 看(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視線所見。如:~護。~押。~門。 例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2. 平水韻目次:上聲十四旱 去聲十五翰 釋義:守護,監視。如:~見。~齊。~望。~破。 例句:憑君先到江頭看,柳色如今深未深。——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嘆(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氣。~息。悲~。~惋。~賞。~服。贊~。 例句:齪齪當世士,所憂在饑寒。但見賤者悲,不聞貴者嘆。——韓愈《齪齪》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五翰 例句: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鉆(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四寒 釋義:用錐狀物在另一物體上轉動穿孔。如:~孔。~木。~探。 例句:浮世榮枯理易觀,不勞重取朽龜鉆。——張耒《自遣》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五翰 例句:木鉆鉆盤石,辛勤四十年。——章孝標《道者與金丹開合已失》,因為二首,再有投擲》 十五刪間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五刪 釋義:中~。人~。里~。也作量詞用。一~。 例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六諫 釋義:~隔。離~。~斷。 例句:亭皋分遠望,延想間云涯。——王勃《餞韋兵曹》 潸(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五刪 釋義:形容流淚。如:~然。~~(流淚不止)。~泫。 例句: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閑。——曹雪芹《題帕》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五潸 例句:無 患(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五刪 釋義:災難。如:水~。災~。禍~。~難與共。防~未然。 例句:彼固罹禍難,此未免憂患。——白居易《愚物感興因未子弟》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六諫 例句:不競牛甘令買患,免遭狐假妄憑威。——李紳《虎不食人》 訕(平仄互用,意義相同) 1. 平水韻目次:上平十五刪 釋義:①難為情。如:~~。~然。②譏笑。如:嘲~。~罵。 例句:客來常謝病,老鈍耐嘲訕。——陸游《小舟晚歸》 2. 平水韻目次:去聲十六諫 例句:交友如云海內多,豈因謗訕竟蹉跎。——袁華《憶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