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時光,大成武昌。武昌,武漢三鎮之一,始建于1800年前的戰國時期的歷史文化名城,辛亥革命“首義”之地,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武漢市江南核心區、科教文化中心。又是一年畢業季,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48小時發現武昌,打卡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大學、曇華林、楚河漢街、黃鶴樓、辛亥革命紀念館、403國際藝術中心等地標性景點,發現武昌城的美,探武昌城新面貌,感受經濟、文化、科教等多元發展帶來日新月異每天不一樣的變化。 首先打卡的是全國八大重點博物館之一的湖北省博物館,位于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現有藏品24萬余件,國家一級文物近千件,擁有鄖縣人頭骨化石、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元代青花四愛圖梅瓶等四大“鎮館之寶”。 在博物館,還觀賞了一場以復制的全套曾侯乙編鐘、編磬為核心,組合以多種出土古代樂器的復制件的編鐘演奏,婉轉悠揚的旋律,加上舞者古風古韻的表演,完美再現古代宮廷樂舞盛況,厚重的歷史也變得靈動起來,也讓人恍若隨這千古絕響穿越時光隧道,回到楚文化輝煌燦爛獨領風騷年代。 第二站是享有“中國最美麗的大學”之譽的武漢大學。 民國建筑群古樸典雅壯觀氣派,參天古樹綠意盎然濃蔭蔽日,校園環境優美學術氛圍濃厚,每年櫻花季人氣爆滿,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前來賞花,充分展現百年名校最美校園風采和勃勃生機。 “瞿曇有華,居士之林”。曇華林是一條有600多年歷史的老街,素有武漢城市之根、近代歷史縮影的美譽,這里擁有集自然文化、古城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教育文化、衛生文化于一體的優秀歷史文化建筑52座,是一部“活”的武漢近代史書。/2LmEfK5 翟雅閣、文華書院、圣誕堂、仁濟醫院等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刻畫著歷史印記。還有很多沿街小店,無論店外設計還是店內裝潢,都別具風格,別有吸引力。 楚河漢街以民國風格建筑為主體,典雅的歐式建筑和簡約的現代建筑穿插期間,兼具古樸與現代,張揚與內斂,被稱為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現已經成為武昌時尚潮流的地標。人來人往的漢街,年輕且充滿活力,這里好吃好喝好玩的,一網打盡,簡直是shopping天堂,讓人充分感受到武昌的多彩與變化,時尚與繁華,讓人感受到武昌的現代魅力與蓬勃朝氣。 第二天的首站,是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見證歷史的武昌紅樓-----位于黃鶴樓腳下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其前身是清末設立的湖北諮議局局址,始建于1909年,于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當時的將士們就迅速入駐這里,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磚紅瓦紅墻,因其外觀皆以紅色為主,被人們親切地將稱作紅樓。紅樓內設有兩個主題性的基本陳列——一《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和《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以近400件展品,復原模型、原聲錄影全景式地展現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歷史。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坐落于蛇山之巔,蜚聲近兩千年,與湖南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整個建筑群巍峨壯觀,古樸華麗,獨具楚風楚韻,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 江山多嬌,極目楚天舒。 在落梅軒聆聽編鐘樂舞《橘頌》,感受楚文化的獨特魅力;登樓遠眺,不盡長江滾滾來,武漢三鎮風光盡收眼底,心曠神怡,當之無愧為武漢市標志性建筑。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武漢市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而興建的一座專題博物館,位于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首義廣場南側,是首義文化區的核心建筑,與鄂軍都督府(紅樓)、孫中山銅像、拜將臺、烈士祠牌坊等同處一條軸線。其高臺大屋頂的架構,雙坡屋頂、飛檐翹角,幾何形外觀和“楚國紅”。 辛亥革命博物館與紅樓交相輝映,設有晚清中國,革命原起,武昌起義,創建共和,辛亥百年五個展館,通過各種文物收藏,模型陳列,結合現代高科技手段展現歷史,還原了老武昌城歷史場景。 最后一站,是由武鍋原403車間廠房改造而成的403國際藝術中心,在3500平米的空間里,設置有漫行書店、紅椅劇場、剩余空間、原型創業邦四大文化創意板塊。置身其間,處處釋放出濃濃閑適愜意,文藝悠哉且小資。 回顧武昌過往,歷史鐫刻出厚重的色澤;展望未來,一切又將是新的征途。48小時兩日游,有歷史名跡,有紅色故址,有網紅打卡地,每一處都講述著武昌故事,從古到今,從傳統到現代,無不讓人感其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彰顯宜業宜游宜居現代都市的魅力。 |
|
來自: 昵稱6102115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