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的家電品牌,最知名的莫過于海爾、格力、美的。而其中,海爾集團又是最早開始進行國際化發展的家電品牌。早在1999年,中國還未正式加入WTO之際,海爾就在美國建立了第一個海外工業園。而憑借著在海外市場披荊斬棘,海爾集團曾經連續8次獲得大型家用電器全球零售冠軍的稱號,在中國自主家電品牌出口海外市場的份額中,超過80%都來自于海爾集團。不過到如今,隨著中國家電市場三足鼎立,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的全球化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尤其是美的集團,如今在海外市場的業績更是超越了青島海爾,一舉成為新的中國家電出口冠軍。 中國的家電產品在海外市場展覽 根據美的集團、青島海爾、格力電器三家上市公司公布的財報數據:在2018年度,美的集團全年實現營收2618億元,而其中,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達到了1104.08億元,占據了總營收42.17%;青島海爾在實現營收1833億元,其中,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為766.77億元,占總營收的41.79%;而格力電器則全年實現營收2000億元,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為222.7億元,占總營收的11.14%。 從上面的數據也可以看出,海爾與美的一直都在大力發展海外市場,而相較之下,格力更多的是專注于國內市場,在海外市場的銷量與市場份額與美的、海爾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海爾集團的全球化發展比美的集團早了近10年,但是到如今,美的集團在海外市場的銷售收入竟然反超了海爾,也是在意料之外。 美的集團 實際上,美的集團的發展歷程與海爾集團基本上是一樣的路線,從最開始的打造中國名牌,再到產品多元化發展,隨后再是國際化發展。在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美的集團也跟海爾集團一樣,并購了國內不少的家電企業。其中,海爾集團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就先后并購了約18家國內的家電企業,而美的集團則先后并購了安徽蕪湖麗光空調廠、榮事達、江蘇春華吸塵器、小天鵝等企業。不過相較于海爾集團在1999年就在海外投建生產基地,美的集團則是到了2007年,才在越南投建了一家小家電生產基地。 不過截止到如今,美的集團也已經順利的完成了全球化的布局,在海外已經擁有12個生產基地,其中,日本、印度、巴西等地各有有2家生產基地,白俄羅斯、意大利、阿根廷、埃及、越南、泰國等地則各有1家生產基地。可以說,除了北美地區之外,美的集團的生產基地基本已經覆蓋全球。而在產品線上,也與美的集團多元化的戰略基本保持一致,產品覆蓋了空調、洗衣機、冰箱等大家電,也有電風扇、電磁爐、電飯煲、微波爐、熱水器等小家電。 美的集團生產線 另一方面,隨著業績的大漲,在研發上面,美的集團也在逐年增加,如今也是中國三大家電品牌中研發費用最高的家電企業。從研發支出來看,美的集團在2018年的研發費用為98.11億元,占總營收的3.78%,同比增長了15.72%;格力電器在2018年的研發費用為72.68億元,占總營收的3.67%,略低于美的集團。而在研發人員數量上,美的集團則擁有12321名研發人員,也略高于格力電器的11808名研發人員。 當然,看一家企業技術,最主要還是要看它的專利數量,雖然格力電器此前在專利數量上位居國內家電企業之首,不過如今,美的集團也在迎頭追趕。截止到2018年年底,美的集團共申請的專利數量達到了9.4萬件,其中獲得授權的約為4.4萬件,而格力電器累計申請的專利約為4.9萬件。單純的從累計申請的專利數量來看,美的要超過格力,但是格力也有一點優勢,那就是發明專利的數量要高于美的集團。不過如今從研發費用支出來看,美的集團不管是研發費用總額,還是占總營收的比例,都要略高于格力電器,因此,在發明專利數量上,美的集團也有可能在未來幾年里超越格力電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