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著名的茶會,你知道嗎? 茶會作為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古代有文人茶會、宮廷茶會、宗教茶會等各式各樣的茶會,并且每一種茶會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不僅僅是表現形式的差異,文化內涵和精神層面也有很大的差別,部分茶會的形式還流傳了下來。在茶文化復興的今天,根據現代人的需求還衍生出了新型的茶會,最出名的當屬“無我茶會”了。 “無我茶會”是一種“大家參與”的茶會,其舉辦得成敗與否,取決于是否體現了無我茶會的精神。“無我茶會”主要以三大精神著稱: 第一,無尊卑之分 茶會不設貴賓席,參加茶會者自帶茶具等用品,座位由抽簽決定,自己將奉茶給誰喝,自己可喝到誰奉的茶,事先并不知道,因此,不論職業職務、性別年齡、膚色國籍,人人都有平地等的機遇。 第二,無“求報償”之心 參加茶會的每個人泡的茶都是奉給左邊的茶侶,現時自己所品之茶卻來自右邊茶侶,人人都為他人服務,而不求對方報償。 第三,無好惡之分 每人品嘗四杯不同的茶,因為事先不約定帶來什么樣的茶,難免會喝到一些平日不常喝甚至自己不喜歡的茶,但每位與會者都要以客觀心情來欣賞每一杯茶,從中感受到別人的長處,以更為開放的胸懷來接納茶的多種類型。
![]()
參加“無我茶會”的人應時時保持精進之心,自己每泡一道茶,自己都品一杯,每杯泡得如何,與他人泡的相比有何差別,要時時檢計使自己的茶藝精深。茶會進行時并無司儀或指揮,大家都按事先公告項目進行,養成自覺遵守約定的美德,并且應盡量不出聲或者輕聲細語,大家用心于泡茶、奉茶、品茶,時時自覺調整,約束自己,配合他人,使整個茶會快慢節拍一致,并專心欣賞音樂或聆聽演進,人人心靈相通,即使幾百人的茶會亦能保持會場寧靜、和諧的氣氛。 在唐宋時期,中國茶道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鼎盛的時期,吸引了不少異國他鄉的游士前來學習,茶道因此傳入了越來越多的國家,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根據自己的民族精神和見解,日本也開創了屬于本名族的茶道,其中最出名的是“懷石料理”。
![]()
“懷石料理”是日本茶會中最正式的茶會類型,懷石料理最初是指以寺院烹飪法烹飪的菜肴,現在則主要指全素菜肴。其“懷石”的說法源于日本佛教,講的是禪師靜坐時,為抑制空腹之饑并取暖,常把一顆熱石子放在懷里。因而,茶道點心就仿照懷石的作用,數量不多,追求精美。目前茶道點心也叫做懷石料理,其色、香、味、形、器都很講究,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專門的烹飪藝術。其他正式的日本茶會還有“曉茶會”“朝茶會”“正午茶會”等。 我們熟悉的“一期一會”也是從日本茶道精神中衍生的,“一期一會”出自江戶幕府末期的大茶人井伊直弼所著的《茶湯--會集》,其寓意在于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復舉行茶事,也不能再出現此時此刻之事,勸誡人們應該珍惜在一起的時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