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里,我們要注意避暑邪,今天的文章,分享一個每天只需要花 10 分鐘的方法。 暑邪是火熱之邪,從小滿芒種夏至到小暑,這四個節氣都是暑氣當令。在「六淫」邪氣中,它是一個季節性特別強的邪氣。 在現在這樣的盛夏時節,躲避開暑邪的侵襲,可以說是完成了一大半的養生目標。在學習簡單的避暑方法之前,我們要先知道暑邪傷人的特征。 暑邪傷人,有哪些表現?1、高熱、心煩、面紅 暑是夏月之炎暑,盛夏之火氣,有酷熱的屬性,暑邪傷人多表現出一系列陽熱癥狀,比如說高熱、心煩、面赤、煩躁,脈象洪大等等。 2、使人心煩氣躁、身體乏力 暑邪容易上犯頭目,內擾心神,易于傷津耗氣。 夏季人體腠理疏松,暑邪使人大汗,傷害人的津液,我們容易出現口渴喜飲、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等情況。 中暑還有可能引起四肢厥逆,四肢抽搐,頸項強直,甚則角弓反張,不僅耗氣傷津,而且可以引起心煩紊亂,使人不得安寧。 這些情況都比較嚴重,如果自己無法處理,一定要及時地送入正規的醫院。 3、還可能讓人精神疲倦、身重如裹 暑邪多夾濕,當暑氣與濕邪一同侵襲人體時,會讓人感覺身重如裹,即使有熱也不能發散出來,所以異常悶熱。 精神萎靡、四肢困倦、胸悶嘔惡、大便溏泄不爽等濕阻癥狀也會隨之發生。 盛夏能做的艾灸保健抵抗盛夏暑邪,建議大家選用下肢的足三里穴和三陰交穴。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上的大穴,常常用來通暢氣血、調和脾胃。 定位: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脛骨旁開1寸)。 三陰交是足太陰脾經的常用穴位,統理一身陰血。 定位: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足三里和三陰交能幫助人體氣血下行,清暑解熱,是小暑節氣大多數人能夠用上的養生穴位。 操作的方法很簡單,用艾條懸灸每個穴位3到5分鐘,如果身體適應了覺得舒服也可以酌情增加時長。 無疤痕的麥粒灸或者用艾灸盒綁在相應的穴位上施灸,都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 每天花上10分鐘,幫助身體增強正氣、抵抗病邪。除此之外,多在炎炎夏日補充水分,做好防曬,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暑技巧。 時令節氣如何養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