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位家長都會說自己的孩子有很多的毛病,而且常常讓自己苦惱不已。淘媽的一位朋友經常和我抱怨說“我兒子才3歲我就管不了了,經常和我頂嘴,我說一句,他能說十句,我都不知道被氣的哭了多少次了。”相信一說到這兒,很多家長都是一肚子“苦水”。其實有很多孩子的“小毛病”,反而是智商高的表現,如果家長能夠正確引導的話,將來說不定會有大出息的。 1.愛頂嘴 可能有些家長會說“頂嘴是多么不禮貌的行為啊,怎么還能是好事呢?”確實,我們傳統的家長都認為,孩子對父母言聽計從,這才是好孩子。如果和父母頂嘴,這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事實上,孩子能與父母爭辯其實是一件好事。愛頂嘴的孩子一般都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對事物也都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家長不要認為孩子頂嘴就是不尊重家長,或者是故意搗亂,然后在孩子剛開始頂嘴的時候就以打罵回擊。 正確的做法:在遇事和孩子爭辯的時候,家長要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孩子發言的權利。然后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不要毀了孩子的思維天賦。 2.話癆 有些孩子很喜歡說話,只要說起來就沒完沒了,有些家長表示很煩人。可是很多家長忽略了,這些表達欲強的孩子,性格都比較外向,相對來講更容易在社會上混得開。喜歡說話,表達自己,這是孩子的一種獨特的天賦。只不過是因為他們現在還小,控制能力比較弱,所以常常被認為是“壞毛病”。家長不要打擊孩子,讓他閉嘴,停止說話。 正確的做法:家長首先要肯定孩子能說出自己的想法是很可貴的,同時告訴孩子在哪些場合可以講話,哪些不可以,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等。這樣孩子的天賦就不會被扼殺,得到正確的引導,對以后是很好好處的。 3.喜歡動 如果我們看到那個孩子安安靜靜,不吵不鬧,然后就會夸張“真是個懂事的孩子。”于是那些喜歡動的孩子就會被強制安靜下來,甚至會被說成了“多動癥”。其實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很安靜,那家長反而應該擔心了。愛動的孩子思維更活躍,運動細胞也更發達,動手和實踐能力都很強。家長可別老是呵斥孩子,讓孩子安靜。 正確做法:父母應該引導孩子,什么情況下動是沒關系的,什么情況下是不可以動的。如果孩子只是單純的喜歡動,不影響交流,這就是正常的。 4.愛涂鴉 說的好聽點是涂鴉,說的不好聽就是很多家長說的“亂寫亂畫”,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煩惱。家里只要是孩子能夠到的地方,都會被涂涂畫畫。然后家長就批評孩子,甚至沒收孩子的筆。可是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愛涂鴉也未必是壞事。可能在大人看來,孩子畫的是很混亂的線條,可這是孩子靈感的來源。愛涂鴉的孩子對事物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一般也會擁有創造力,家長反而應該培養。 正確做法:家長可以給孩子買畫板,或者是墻上貼上黑板墻貼,再不行等孩子大了、能聽懂話了換壁紙。和墻壁被毀壞相比,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被扼殺更殘酷。 可能有些家長會說,這些都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看到白白的墻被畫的滿目瘡痍,誰不生氣。確實是,家長的心情和行為我們都可以理解。可是你轉念想想,如果僅僅是因為心疼墻就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哪個更嚴重。家長也都是第一次當父母,也在育兒的路上摸索著。不過當你知道這些時候就應該改變自己的做法了,這關乎到孩子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