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制血壓過程中,有時一個藥物不足以降壓,或者由高血壓合并了其他問題(如心跳加速),此時我們需要聯合用藥。 而在聯合用藥過程中,注意有的藥可以聯合應用有的則不可聯合應用。 常見藥物主要有:噻嗪類,如氫氯噻嗪;保鉀利尿藥有氨苯蝶啶螺內酯;排鉀利尿藥有呋塞米、吲達帕胺等。 藥物特點:通過利尿排水、降低高血容量負荷發揮降壓作用。用于控制血壓的利尿劑主要是噻嗪類利尿劑,在我國常用氫氯噻嗪和吲達帕胺。小劑量氫氯噻嗪(6.25~25mg)對代謝影響很小,與其他降壓藥(尤其ACEI或ARB)合用可顯著增加后者的降壓作用。 吲達帕胺可明顯減少腦卒中再發危險。 藥物選擇性用藥:此類藥物尤其適用于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難治性高血壓的基礎藥物之一。 不良反應:噻嗪類主要有高尿酸血癥,痛風者禁用;腎功能不全者不宜應用。螺內酯還可導致男性乳房發育不良等。 常見藥物主要有:美托洛爾、比索洛爾、普萘洛爾、卡維地洛、索他洛爾等。屬于β受體阻滯劑類降壓藥。 β受體阻滯劑的禁忌癥:禁用于支氣管哮喘患者 β受體阻滯劑可與其他種類降壓藥聯用。可以和地平類、普利類、沙坦類藥物組合,兼容性很強。但是普利類藥物一般是不與沙坦類藥物聯用的,他們之間是有排斥的。三大類降壓藥之間也可以聯合,比如沙坦類和地平類可聯合用藥。 常見藥物有:氯沙坦、纈沙坦、替米沙坦、厄貝沙坦等。作用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故沙坦類降壓藥也叫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 應用場景:這類藥物同普利類藥物一樣,用于合并了糖尿病或冠心病或慢性腎病的高血壓患者。 優點:長效降壓,不良反應少。很少患者可見干咳。 降壓原理:通過作用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使受體抑制,減少了可以引起血壓升高的物質釋放。 常見藥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普利類藥物屬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通過抑制一種血壓升高的活性物質來降低血壓。 普利類降壓藥物有一些長效制劑,比如培哚普利、依那普利。常日服藥可控制血壓。卡托普利是起效快,維持時間較短的降壓藥,不能用于血壓長期治療。一般用于急救降壓。 療效特點:療效優等,不良反應較多,以干咳和高血鉀癥為最常見不良反應。 ![]() 常見藥物有: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是指南中推薦的一線用藥。地平類降壓藥屬于鈣離子拮抗劑——通過阻止鈣離子內流引起的血壓升高而發揮降壓作用。 降壓原理:通過抑制鈣離子內流,擴張平滑肌,舒張血管來降低血壓。 鈣離子拮抗劑的選擇性用藥:更適用于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患者。 不良反應:
隨著時間長,頭痛會慢慢減少。如果對其他不良反應無法耐受,建議換藥。 ![]()
注意:藥物需要在體內累積到一定濃度時才會起作用。患者不要自行調整藥物以免出現低血壓等危險情況。 ![]()
此外,您還可以在智能健康管理小程序中找到專業就診指南及醫生對病友的專業解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