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神經調節術(sacral neuromodulation, SNM)不僅可以調節膀胱、尿道括約肌等下尿路的神經功能,對于直腸和肛管也能起到相應的調節功能。與膀胱的神經支配類似,直腸和肛管而膀胱主要也由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軀體神經支配,以下將介紹直腸和肛管的神經支配及反射。 一、直腸和肛管的感覺傳入 1. 經交感神經纖維 徑路:直腸→腰內臟神經和交感干骶部分支→L1-L3脊髓后聯合核 2. 經副交感神經纖維 徑路:直腸→腸系膜下叢、盆叢→盆內臟神經→S2-S4脊髓后聯合核 二、直腸和肛管的運動神經支配及機能 1.交感神經支配 節前纖維 起源:T12-L3 脊髓側角(交感節前神經元) 徑路:T12-L3 脊神經前根→白交通支→腰內臟神經、盆內臟神經→腹下叢 節后纖維 起源:腹下叢內的節后神經纖維 徑路:隨腸系膜下動脈及分支周圍的神經叢分布 交感神經興奮能抑制腸蠕動,使肛門括約肌收縮,主要起憋便的作用。 2. 副交感神經支配 節前纖維 起源:S2-S4 脊髓骶副交感核 徑路:S2-S4脊神經→盆內臟神經→盆叢→直腸 節后纖維 起源:直腸肌間叢和黏膜下叢內的副交感節后神經元 徑路:節后神經元發出分支到平滑肌 副交感神經興奮能促進腸蠕動,使肛門括約肌放松,主要起排便的作用。 3. 軀體神經支配 起源:S2-S4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 徑路:S2-S4脊神經前根→骶叢→陰部神經→肛門外括約肌 肛門外括約肌是橫紋肌,受軀體神經支配,能使肛門外括約肌收縮,能起到意識性憋便或排便的作用。 *膀胱的緊張度和小的節律性收縮是膀胱的內在特性,其不依賴神經控制。 三、排便反射 徑路:直腸→感覺傳入→骶髓后聯合核→骶副交感節前神經元→盆神經→膀胱、直腸壁神經叢→平滑肌收縮、括約肌放松→排便 排便反射的過程中有軀體反射的神經通路參與,因為肛門外括約肌是軀體神經支配,而膈肌和腹肌收縮增加腹壓可有助于排便。 (圖片來源:Netter's Atlas of Human Anatomy 7th Edition 上海新華醫院神經外科腰椎骶管中心 沈霖譯) |
|
來自: 昵稱42715024 > 《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