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類人,每次吃飯時,同樣吃一碗面,其他人都慢條斯理,只有他一個人剛吃幾口就滿頭大汗,吃完一碗面,感覺像洗了個澡一樣…… 為什么有的人動不動就會大汗淋漓,其他人則毫無感覺呢?復陽堂醫師給你講一講。 汗液是怎么來的? 汗液,從中醫角度講,是由體內陽氣蒸化津液而來的。 舉個例子:就像燒水,底下有柴火,鍋里有水,大火把水燒開,水蒸騰就會在鍋蓋上留下水珠。對應到人體,柴火就是陽氣,水就是人體的津液,水珠就是汗液。 中醫認為,“汗血同源”,也就是身體用相似的成分制造了血和汗液。適量的出汗有利于氣血運行,但出汗過多,是會傷及到“心”的。 所以那些經常出汗的人,大量的消耗津液,就會容易出現心悸、疲勞、臉煞白、心慌等情況。 這種情況就像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一直在漏啊漏,漏掉的就是津液和陽氣。 你是怎樣出汗的? 1、動不動就出汗,是氣虛 動不動就出汗,甚至坐在那不動也汗如雨下,多是氣虛。 我們常說“氣血運行”,氣足了,才能帶動血的順暢運行。 氣不足,血失去統攝,就會亂跑——比如牙齦出血,女生煩惱不已的大姨媽淅淅瀝瀝總是不走等。 氣不足,還會導致皮膚失去對毛孔的收攝之力。氣足和氣不足,就像塑料袋和編織袋,編織袋的水會不停的外漏。 通常那些氣虛的人,就是毛孔的收攝出問題了,該打開的時候不打開,該關緊的時候,又關不上。 2、白天好端端,睡覺就出汗,是陰虛 睡覺就出汗,汗水趁你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溜出來的,就是盜汗。 本來睡的好好的,然后被出汗熱醒了,全身濕濕的,枕頭也濕透了。 盜汗的主要原因,多是陰虛火旺。盜汗通常發生在氣血旺盛的青春期,身體的陽氣在這個時候,達到了一生的頂峰。 同時年輕人恣意的生活:通宵,熬夜,無辣不歡等等,很容易就會傷陰。 3、一吃飯就出汗,還可能是胃熱 有的人一吃飯汗就不斷往外冒,吃飯也吃的特別快,狼吞虎咽的。這種情況除了氣虛、陰虛外,還可能是有胃熱。 當一定時間內,進食的食物超過了胃的承受能力,吃得多吃得快,胃消化不了就會產生熱。這個熱必須發散出來,才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因此這是吃飯不良習慣問題,少吃、慢吃就可以了。 氣虛、陰虛,怎么調理? 氣虛怎么調理 對于氣虛易出汗的朋友,最好的食療方就是黃芪粥。黃芪可以補氣,但重點補脾胃和肺氣。 陰虛怎么調理 對于陰虛盜汗的朋友,推薦食療方:烏梅大棗甘草湯。烏梅生津斂汗、引氣歸元,夏天睡眠不好又盜汗口渴的朋友可以選擇。 專業的醫師辨體,或者點擊這里辨別體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