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和人類社會中,物質性質的東西可以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來表現。專于藝術的價值,它不會有物質式的使用價值,也不會有商品式的交換價值,其價值是一種滿足人心審美需求的審美價值,同時也有一定的認識價值。 攝影藝術的審美價值就是一種純粹精神性質的價值。 人在生存和繁衍過程中,為了實現自己的本質力量對象化,進行各種物質的、精神的、自然的和社會的創造,以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的需求。攝影藝術作品的產生,就是用來滿足精神需要的一種藝術創造。 攝影藝術審美的特定意義:從根本上講,攝影藝術是對人類本質力量的審視,就是攝影藝術審美核心。在這美的審視中,攝影藝術審美主要體現認識美和創造美。在美學上人們將美的形態劃分為現實美于藝術美兩大類。 1、現實美 現實美指客觀存在于自然界的美和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美。現實美正是我們要在攝影藝術創造中去努力尋找和發現的認識美。 在認識美中,人是認識美的發現中心。我們說人體美是最高形式的自然美,心靈美是最高形式的社會美。所以在攝影藝術中,怎樣來發現人是攝影藝術美的最高追求,這也是攝影藝術表現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的主要途徑。 在攝影藝術中認識美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在自然中發現美的形式和情感。雖然自然之所以美,是因為自然的人化,但是這種美的構成,也有太多的自然美和太多值得我們一次又一次去發現的東西。正是在這樣的發現基礎之上,蘊含了攝影藝術家的主體精神和審美理想之后,社會和自然中被發現的現實美才會升華為藝術美。 攝影藝術的審美創造活動,一方面是通過主體審美意識,將現實美升華為藝術美;一方面通過主體審美意識,將現實中本來不美的事物轉化為藝術美,這些都是藝術中的創造美。 攝影藝術的紀實性決定了攝影藝術只能直接從現實中攝取美,但是現實美不等于藝術美,攝影藝術中的美,只有體現了創作主體的主體精神,體現出社會的審美理想和美的規律,才具有審美意義和審美價值,才能升華為攝影藝術美。 2、藝術美 與藝術美比較起來,現實美分散、不充分,有待升華為藝術美。 現實中的丑只有削弱其現實時空意義,滲透進行主體的審美意識,才能轉化為藝術美。現實丑一旦進入審美美學,便折射出人類征服的本質力量,起著反襯美的作用,從反面來揭示社會生活的本質。審美認識、審美情感、審美理想和藝術情緒作為審美意識是有社會性的是一種社會意識的表現,但正是這種意識與攝影藝術的表現形式有機結合之后,才能構成攝影藝術的本質表現。 攝影藝術是通過對社會生活,審美反應,直接影響著人的精神、意識、情感,最終影響著社會生活。 只有在攝影藝術中實現了審美價值,我們才有可能實現攝影藝術的認識價值和教育價值。所以說,審美價值是攝影藝術乃至一切藝術的核心價值。 本文由趙許生原創,轉載請聯系我們并注明出處。 圖片為了照應文章的內容說明,部分來源于網絡,僅做展示分享,無商業用途,如有疑問,私信與我。 趙許生簡介: 趙許生,河南遂平縣人,八十年代畢業于河南大學文學系,攝影家、作家、航空攝影專家、資深媒體人、中央級媒體副總編輯、主任記者、中國百家媒體記者聯盟發起人、趙許生攝影實戰營首席講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