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式品鑒詩詞,唐詩宋詞品鑒的第301首古詩詞 ? 《題長安壁主人》張謂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白話譯文: 世俗的人互相結交需要以黃金為紐帶,黃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縱然口頭上暫時承諾了什么,實際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樣冷漠。 注釋解說: ⑴世人:指世俗之人,⑵然諾:即“相許”,指答應做朋友。⑶悠悠:淡薄貌。行路心:路上行人的心理。 品鑒鑒賞: 壹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兩句,用通俗直白的語言揭露了世人所謂的“友情”,點明當時社會的“友渲”是完全建筑在黃金之上的,沒有黃金這塊基石,一切都會馬上垮掉。黃金成了衡量人情的砝碼:這邊黃金一旦變少,那邊的交情也會隨之變淺,正所渭“黃金不多交不深”。金錢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情感,黃金更可悲地成了衡量人與人之間感情關系的標準。 貳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兩句,用形象的語言描摹出長安壁主人虛假的笑臉和冷酷的心。雖然他口頭上“然諾”,但那只是暫時的敷衍,他的心就像路人一般冷酷,根本沒有什么友情可言。“悠悠”是對“行路心”的形容,表面上似乎很平淡,實際上卻非常傳神。 叁 文學是反映社會的一面鏡子。該詩反映的也是詩人身處的社會現實。詩人用樸實精練的語言捕寫了中唐之后日漸衰敗的社會風氣,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世態人情。 創作背景: 這是張謂寄居長安時,題在房東墻壁上的詩。詩人自恃高沽卻屢遭挫折,所以他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深有感悟。但他對此不能按捺不言,于是將滿腔憤慨化成這篇悲憤文字。詩題中的長安壁主人無名無姓。猶如俗稱張三李四,是詩人描寫的市儈人物的典型。作為大唐帝國都城的長安,是中外交通的樞紐和對外貿易的中心,是南北兩大“絲綢之路”的集散中心。中唐以來,工商業,尤其是商業非常興盛。在繁榮熱鬧的長安東西兩大市場里,聚集著形形色色的商品和各種奇珍異寶。黃金作為商品流通的貨幣手段,在這花花世界神通廣大。而長安又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隨著朝政的腐敗,趨炎附勢、鉆營逐利的現象比比皆是。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出現“長安壁主人”這類人物是并不奇怪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