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當中,有的人傳詩不多,卻很精彩;有的人詩作很多,卻無人記住。而唐代詩人張謂,顯然屬于前者。 唐代詩人張謂 突然覺得唐代姓張的詩人都很牛。比如那張籍,一句“恨不相逢未嫁時”寫出了多少遇人不淑的人的心聲,又比如張繼,一曲《楓橋夜泊》,可謂是傳承千年經久不衰;又比如那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直接孤篇壓全唐!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與他們相比,張謂的名氣小了很多。 但是張謂的一首詩,卻蘊含著世人結交的真理,極具諷刺意味。且看:
張謂·題長安壁主人 這首詩的題目是《題長安壁主人》。我們雖然沒學過這首詩,但是這首詩里的話,我們卻都是很認同的。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吧! 張謂·題長安壁主人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意思是,世俗的人互相結交需要以黃金為紐帶,黃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黃金詩歌好東西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意思是,縱然口頭上暫時承諾了什么,實際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樣冷漠。 張謂·題長安壁主人 在張謂生活的時代,商品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而且當時流通的都是硬貨,黃金。用黃金來交換交情,其實無論古今中外,都不新鮮。 人情世態其實本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維系,然而現在,用金錢、黃金才能購買,是血淋淋的現實,“黃金不多交不深”也更是一句世人結交的真理。 黃金,確實很誘人 后兩句,“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更是刻畫出了長安壁主人的虛情假意。雖然表面上或者口頭上答應了,但是內心當中,依然是冷漠無情的。他所答應的,其實不過是看在黃金的面子上所作的回應而已。 時至今天,人們對黃金的渴望一如既往 這樣一種看似平淡的口氣,對人的譏刺不露骨而能達到鞭撻入骨的效果。 整體來看,這首詩言淺意深,富有哲理意義,雖然反映的是唐代社會的世態人情,但是在今天,不也是如此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