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生的時間去學習攝影技術,但我要教你的遠比技術更重要,那就是如何去看。學會了如何去看之后,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按下快門。” ——Garry Winogrand 這句話出自美國攝影家Garry Winogrand,攝影是他的一生,攝影是他的生命,攝影讓他成為時代的敬仰與傳奇。 而反觀當下那些浮躁而平庸的所謂攝影人,卻始終如井底之蛙一般沉迷于商業吹捧之間,他們的作品,離開了社交圈,便很快被遺忘殆盡。 今天這期文章,不僅僅只是欣賞,更是希望更多人自省,從而創造有價值的“作品”。 蓋瑞·溫諾格蘭德(Garry Winogrand,1928-1984),是一個沉迷于拍攝街頭人群的攝影家。他的拍攝方式有別于那種傳統的擺拍方式,也使他成為街頭抓拍的鼻祖。 Garry Winogrand被BBC稱為“街頭攝影之父”,他的鏡頭下記錄了上世紀60、70年代的美國社會,對于攝影的熱愛讓他像永動機一樣不知疲倦地拍攝,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幾年也依然如此。 ![]() ![]() Garry使用廣角鏡頭的135相機游走于美國的大街小巷去拍攝那些具有戲劇性的場景,富有張力的矛盾和有故事性的畫面。從他的照片里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玩世不恭和反嚴肅的黑色幽默。 ![]() ![]() ![]() ![]() ![]() ![]() ![]() Garry偏愛小廣角帶來的獨特臨場感,因為不同于50焦距近似于單眼透視的平面效果,20mm到40mm之間焦距的鏡頭有著微妙的畸變,在畫面中產生一種特有的視覺匯聚感。 ![]() ![]() ![]() ![]() ![]() ![]() Garry的照片很少有橫平豎直的精確構圖,而且據說他拍照的速度特別快,以至于鏡頭前的人都沒有意識到的時候,他就已經按下了快門。這樣對拍攝的嫻熟把控,以及他對自己風格的游刃有余。 他的照片像是一個奔跑中的孩子不經意的一撇看到的景象,隨意,貼近,張力十足。 ![]() ![]() ![]() ![]() ![]() ![]() ![]() 他的照片里永遠充斥著飽滿的情緒和現場感,能夠將觀看的人從靜止的畫面拉進喧鬧的現場。他善于從尋常的事物尋找閃光點,仿佛那些有趣的人和事在眼中熠熠生輝一般。 ![]() ![]() ![]() ![]() ![]() ![]() ![]() ![]() ![]() “我拍照只是想看看事物被拍下來是什么樣子。”也許正是這樣對事物本真的探索和熱愛,才催動了他一次次流連于街頭,不知疲倦地用相機進行記錄。 ![]() ![]() ![]() ![]() ![]() 1984年去世時,他留下了2500卷尚未沖洗的膠卷、6500卷已經沖洗但還沒有擴印出樣片的膠卷,另外還有3000卷已制出樣片但還沒來得及看。這就是真正的“大師級”努力。 ![]() 即便攝影不是你傾其一生為之奉獻的事業,即便你沒有一代“教父”的高度,也不要隨意冠以自己“大師”的稱謂,努力與成就始終成正比,這條路也始終比你想象中的還要遠,莫在途中丟失那顆赤子初心。 畢竟真正的大師不是活在吹捧里,而是被銘記在時代那些不被遺忘、不朽的作品中。 (本文圖文均來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影享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