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戶在裝修時,一定少不了主要照明燈——大多數情況下,它是一盞頂燈;無主燈照明設計時,會將這盞主燈拆分成多個小燈。但無論如何,主燈的作用都是照亮房間內的最大范圍,既能看清,又不能刺眼。 但是很多時候,只有主燈還是不夠。不夠亮、范圍不夠廣和不夠好看——因此,我們還需要若干其它燈具,來增強室內光線的實用性和裝飾性。 實用性燈光 實用性燈光,主要是對主燈光線進行補充。或者是消除照明死角,或者是改變燈光亮度。 1.操作臺燈 廚房的操作臺上,受到吊柜的遮擋,又礙于層高的限制,往往成為照明死角。操作臺燈,就是為了補充該處光線,幫助擴大照明范圍。 操作臺燈對參數沒有太高要求,多大亮度、什么顏色,都可以隨用戶心情選擇。 2.鏡前燈 衛生間的光線有兩個問題,第一是與廚房一樣,層高太低,照射角度太大,容易產生死角。第二是因為頂燈的顯色指數太低,如果需要在衛生間里梳妝打扮的話,化出的妝容可能與陽光下看到的有區別。 所以在選擇鏡前燈時就需要格外注意顯色的問題——顯色指數要高,色溫在5000k~6000k為佳。亮度上沒有太高要求,100lx~150lx即可。 3.床頭燈 有兩種時刻需要用到床頭燈:臨睡前在床頭讀書時,主燈亮度太低;起夜時,主燈亮度太高。 所以理論上來講床頭需要兩盞燈——起夜燈是必須裝的,可以裝在床頭,也可以裝在床尾;讀書燈可以視情況取舍,甚至可以在后期單獨放一盞臺燈。 起夜燈的亮度要低,30~50lx足矣;讀書燈亮度要高,需要300lx。色溫選擇暖黃色3000k即可。 4.柜內燈 各種櫥柜、衣柜內部,往往是永遠不見天日。如果是大件還好,但如果有一些零碎物品需要收納,沒有燈光就會讓人很難受。 柜內,特別是定制衣柜、櫥柜和衣帽間里,最好安裝燈具。燈具對參數要求不高,有就行。 裝飾性燈光 光線除了能夠照明以外,還有相當強的裝飾作用。很多用戶誤以為裝飾性燈光純粹為了裝飾,因此而舍棄了它——這種想法對,純裝飾性燈光在入住后的確容易被閑置。但是這種理解是錯誤的,裝飾燈燈光未必只能起到裝飾作用,很多時候它也可以讓室內光線更加均衡。 裝飾性燈光對亮度的要求比較統一,一般不超過75lx。至于色溫和顏色,則要根據環境需求進行選擇。 1.電視墻燈 電視墻上裝燈具,已經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了。但是用戶需要注意,這里的燈具可不僅僅是為了好看——電視機的亮度比較高,看電視時打開電視墻燈,讓電視機的亮度與周邊環境相似,不會讓眼睛接受到忽明忽暗的光線,進而引起視疲勞。 2.踢腳線燈 在踢腳線內安裝燈帶,能讓墻面顯得更高大,對層高較低的用戶來說是個救命稻草。如果空間較為狹窄,增加墻面亮度也能增強空間感。 科技感十足的踢腳線燈除了裝飾作用以外,還能當做小夜燈使用——踢腳線燈的亮度一般不會太高。 3.吊頂燈 在吊頂內部安裝燈帶,目的在于裝飾墻面——夜間墻面色彩和造型看不清,容易顯得墻面單調。吊頂內的燈帶,可以照亮一部分墻壁,再利用光線對墻面進行二次裝飾。 4.裝飾畫燈 裝飾畫上方安裝射燈,開燈后,燈光也會成為裝飾畫的一部分——這種做法適用于造型比較簡單的裝飾畫。換句話說,畫本身就應該為燈光的存在做好了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