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科成立7個月了,一個新科室能夠活下來最重要是醫療安全和臨床療效(不管用中醫還是西醫),一個中醫科室能否發展壯大必須有中醫優勢(科室醫生必須要熟悉中西醫各自特點,對中醫經典熟悉),中醫經典科能走得出去,科研教學臨床三者必須齊頭并進(對科室醫生要求更高,能否按照醫院和科室發展方向做好本職工作)。” 01 — 診間療效 在國家扶持中醫的大環境下,中醫更要有尊嚴的發展,對科室或者個人的來說,這個臨床療效是最最基礎的部分。今年我院在全市率先開展了診間支付,病人紛紛稱贊,當然了,雖然醫生工作量稍微增加了一點,但這的確是給病人帶來極大的便利。作為中醫經典科負責人,思考的不單單是給病人帶來便利,更多的是能否讓病人診間就能減輕痛苦。 中醫藥的療效評價指標有癥狀、證候、生物學指標及生活質量、生存期等,很顯然在診室能否就能讓病人癥狀得到緩解。我個人理解,追求診間療效必須使用兩項技術,一個針刺,一個話療。針刺緩解病人身體上的不適,話療則是緩解心理的創傷。今天我們暫且不提話療,只聊一聊針刺在診間的應用,就是如何在病人就診時,短短的3-5分鐘就能夠痛苦減輕。診間針刺只能取穴1-2個,留針也不能太久。 這樣的針刺是傷害了病人,破壞了中醫 02 — 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包括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營養不良、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潰瘍的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中醫經典科門診有不少口腔潰瘍病人來調理,雖然多數是小病,但是很痛苦。口腔潰瘍局部取穴一般會取人中或者承漿,遠處取穴合谷、中沖、風池等等。多數病人取2個穴位治療后在診室口舌疼痛就得到緩解。然后根據病人體質再使用經方。 記得前幾天門診上一個女病人,反復口腔潰瘍來調理,當即我給她針刺了承漿,數秒鐘后她的口腔潰瘍疼痛消失。后來給她用了甘草瀉心湯治療。 《通玄指要賦》:“頭項強,承漿可保。”《百癥賦》:“承漿瀉牙疼而即停。” 03 — 咽喉疼痛 今年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中醫經典科,病人也很少,我門診時就幫助看普內科病人,普內科病人會有一些上呼吸道感染,有咽痛、咳嗽表現,當然平常門診也有咽喉炎有異物感的病人。這時候我也會近端取穴天容,咽痛病人會再取合谷,如果咽喉部是異物感,則再加豐隆。針刺天容后,囑咐病人做吞咽動作,讓病人感受一下咽喉部的變化。多數病人能夠得到緩解。 天容治療咽痛只是局部取穴 04 — 頸部疼痛 現代頸椎病病人很多,頸椎病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癥狀不一。主要癥狀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 中醫經典科門診來看頸椎病的不多,但是我都會問一句,有沒有頸部的不舒服,有近30%的病人會說有的,于是我就會隨手針刺。頸夾脊、后溪、風池、肩井、腕順等等都是很好的取穴,根據病人情況確定針刺穴位。多數病人只取后溪或者腕順,這腕順穴是董氏奇穴。腕順一穴位于當小指掌骨外側,距手腕橫一寸五分處,腕順二穴位于當小指掌骨外側,距手腕橫二寸五分處。具有滋腎利尿,通腎鎮痛。 記得有一個產后抑郁的女性,來就診時是其父親帶著來的,就是全身乏力,頭昏,易怒,頸部不適明顯,于是就針刺腕順,針刺后讓病人活動頸部,然后再仔細望聞問切,病例寫好后,病人告訴我頸部不適的癥狀已經消失。后來這個女病人,給她用了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調理2周左右乏力癥狀就消失。 下期聊診間支付和診間療效(下) 注:文章中涉及的方劑藥物、穴位,需要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使用。文章分析僅僅是個人觀點,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作者介紹:醫學博士,擅長經方治療腎臟病、糖尿病、肥胖等。 作者門診時間: 周一全天(中醫經典科門診) 周四全天(腎病科門診) 地點:無錫市中醫醫院內科門診 |
|
來自: 彼案 > 《針.穴放血.灸.內針.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