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患有耳鳴耳聾的疾病,不斷影響著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如果不重視,還會掉進“無聲世界”的痛苦深淵中,因此,患病之后一定要有積極的態度,及時去醫院就診才是上策。 耳鳴耳聾:提防哪些問題 耳鳴是一種在沒有外界聲、電刺激條件下,人耳主觀感受到的聲音。耳鳴是發生于聽覺系統的一種錯覺,是一種癥狀而不是疾病。耳鳴可發生于多種疾病,幾乎任何可引起耳疾的原因都可導致耳鳴癥狀出現。也許可能僅由于一小片耳屎接觸到鼓膜而引起耳鳴,但也可能是由于一個位于聽神經的腫瘤而導致,其他如耳硬化癥、耳毒性藥物中毒、噪聲等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鳴。另外,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會加重耳鳴癥狀,比如夜里長期喝咖啡、飲酒、抽煙等。 治療耳鳴的主方組成:柴胡、香附各 30 克,川芎 15 克,研為細末,每日早晚用開水沖服 9 克,每天 2 次,可治療肝郁氣滯、耳聾耳鳴。 驗方來源:清代名醫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提到,“耳孔內小管通腦,管外有瘀血,靠擠管閉,故耳聾。晚報此方,早服通氣散,一日兩付,三、二十年耳聾有治愈可能。”△ 功效解讀:柴胡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可升陽達郁;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可行氣調血;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歸肝、三焦經,可開郁散滯。三藥合用,可以行氣活血、條達郁滯,用以治療氣滯血凝型耳聾,相當于西醫的神經性耳聾。對癥的患者服藥一個月后聽力會有所好轉。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可濡養滋潤耳竅,若心之氣血不足,腎精虧損,則耳鳴。 臨床上將耳聾分為兩類:傳導性耳聾和神經性(感應性)耳聾。傳導性耳聾是指外耳道至中耳的“鼓膜-聽骨鏈”系統損害引起的聽力下降;神經性耳聾屬于感音器病變,是指內耳中的耳蝸或聽神經至聽覺中樞有關的神經傳導徑路損害,導致聽力減退或消失,也稱為感音性耳聾。前者聲波還可由顱骨通過骨傳導傳至內耳引起感覺,后者因神經損害,聽力均減弱喪失。耳鳴是自覺的聽到耳內有響聲,是耳蝸神經干或神經末梢的刺激性病變。目前多數學者也主張歸類于聽力障礙范圍。 那么耳鳴耳聾對患者危害有哪些? 1、影響情緒:使患者產生擔心,焦急,抑郁等情緒變化。 2、影響工作:因為聽不清別人尤其領導和老師講話,而且自己忍受耳鳴痛苦卻常常不被理解,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對工作和學習也漸漸失去興趣。 3、影響聽力:干擾患者所聽內容,常常聽到聲音但分辨不清對方在說什么。 4、影響睡眠:耳鳴尤其在夜深人靜時響的厲害,使人入睡困難。 各位網友看到這里,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受耳鳴耳聾疾病的困擾,請您一定要及早就醫,切勿延拖病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