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七姐節等,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它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宋代。自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故事,它便成為了我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對于同樣具有浪漫色彩的文學體裁詩詞來說,歌詠七夕無疑是一個永恒不變的題材。 早在漢代,便有無名氏寫下古詩《迢迢牽牛星》來歌詠七夕。唐代詩人杜牧也有“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钡拿?。而到了鼎盛時期的宋代,歌詠七夕的詩詞就浩如煙海了。但其中最經典的,則是宋代詞人秦觀的《鵲橋仙·纖云弄巧》。后世之人,無不推崇此詞為七夕詞之最,可謂至今無人能超越。 《鵲橋仙·纖云弄巧》是秦觀創作的一首歌詠七夕的節序詞。它的主要內容便是借助“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故事,謳歌了人世間最為真摯、純潔、堅貞的愛情。對于這首詞,相信大家非常熟悉,可以說是人人都會背,其中4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更是千古名句。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秦觀的這首《鵲橋仙·纖云弄巧》:
詞的開篇“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秦觀便引入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故事。意思是說,你看那輕柔多姿的云彩,正在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這些都是織女精巧絕倫的手藝。可是她卻不能和心愛的牛郎時刻生活在一起,你看那飛馳的流星仿佛在傳遞著她們的離愁別恨。在七夕這一天,牛郎和織女悄然無言,卻各自橫越過漫長的銀河。 緊接著兩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則以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語言贊嘆道,你看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這金風玉露之夜,在那碧落銀河之畔,千里迢迢來相會,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可見秦觀在這里借助牛郎織女的相會盛贊了愛情的高尚純潔和堅貞永恒,而這種愛情的相遇,可以說是世間最美的相遇。 過片“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意思是說,你看牛郎織女她們兩情相悅的愛情,就像那悠悠無聲的流水,溫柔而纏綿。但這美好的相會竟然像那夢幻一般倏然而逝,這讓她們在鵲橋上怎么忍心回頭看。從這三句中可以看出,秦觀委婉含蓄的道出了離別的無限辛酸。 最后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則是秦觀所發出的對愛情高亢的聲音,即人世間的愛情要像牛郎織女那樣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彼此真誠相愛,即便是相隔天涯海角,也比那些朝夕相伴的庸俗愛情可貴得多??梢娺@兩句是秦觀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但它無疑成為了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名句。 綜觀秦觀的這首詞,他以通俗易懂,卻又婉約蘊藉的語言,躍宕起伏地謳歌了人間真摯、純潔、堅貞的愛情。這種正確的愛情觀,不僅在當時,甚至在后世的千百年里,乃至于當代都是為人所稱道的。所以說,秦觀這首詞堪稱史上最經典的一首七夕詞。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