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譯文: 天下沒有什么東西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進攻堅強的東西卻沒有什么比它更能勝任的,因為沒有什么可以改變它。弱之所以可以戰勝強柔之所以可以戰勝剛的道理,天下沒有人不知道的,但是也沒有人能夠做得到的,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圣人說:能夠承受得了國家的屈辱的,就可以叫做是社稷的主人;能夠承擔得了國家的災難的才能做天下的王。這些順著的話反過來講道理也是一樣的。 天下最柔弱就是水。說它至柔是因為它從來就沒有自己的形態,環境需要它以什么形態出現他就以什么形態出現。說它至弱是因為它一點也不強,一根最柔軟的小草也可以插進水中而不受一點傷害。但是攻克堅強的事物卻沒有什么能超過它的,為什么?因為不管是刀砍斧劈還是火燒冰凍,水就是水,水還是水,所有的手段對它都沒有用,當所有的手段用盡之后水還是水,沒有任何變化。所有的手段對水都沒有用,不管用多堅強的東西去攻擊它,你進它就退你走它又回來,它不受任何影響不受任何傷害不被任何事物所改變,所以任何事物跟水相爭最后輸的都不會是水,這就是水可以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的原因——其無以易之。其無以易之就是說水這種東西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改變它它也不跟任何東西做交易。水的“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就是在外形上要我怎么變都行,也從來不跟任何事物硬抗,但是不管外形怎么變外力有多強水的本質從來不變該怎么做就怎么做該是怎樣就是怎樣。要做到不變而且堅持不變,不變就能戰勝一切,這個道理很簡單大家都知道但是這個道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也是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圣人說“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垢是污垢是屈辱的意思。所謂受國之垢就是指要承受住國家所帶來的屈辱能承受住國家帶來的屈辱。什么叫承受住國家帶來的屈辱?就是當國家蒙受屈辱的時候不是想著逃跑也不是想著投降而是承受住這些屈辱,在屈辱中慢慢的成長以尋找時機洗清這些屈辱使國家回到自己本來的樣子。能夠承受住國家的屈辱并洗清這些屈辱使國家可以回歸到本來的樣子的人就是有資格有能力主導國家的人。所以講“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祥是祥和,不祥就是不祥和是有災難。所謂受國不祥就是要承受住國家的災難能承受住國家的災難。什么叫承受住國家的災難?就是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不退縮不逃避,勇于帶領大家走出災難,這樣的人就是可以治理國家的人,所以說“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王是治理者的意思。承受住國家的屈辱就是在屈辱面前不改變不放棄,承受住國家的災難就是在災難面前不改變不放棄,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社稷主天下王。反過來說“欲成為天下王社稷主的人就必須在大難來臨屈辱加身的時候不改變不放棄”也是對的,這就是“正言若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