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篇文章,共1760個字 作者:丁十二 今天,就是傳統七夕佳節了。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七夕節也被稱為中國最浪漫的傳統節日,現逐步演化成中國的情人節。相信情侶間彼此早已給對方準備好心儀的禮物和甜蜜的情話。 說到情話,什么樣的情話都不如古人的詩詞。一句“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勝過多少甜言蜜語。中國是詩的國度,而愛情又是詩歌永恒的話題,在七夕這樣特殊而浪漫的日子里,關于愛情的詩歌更是不勝枚舉。 早在《詩經·小雅·大東》中就已有牛郎織女的描寫,后世詩歌也不乏七夕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品讀一下史上最經典的三首七夕詩詞,一首前無古人,一首后無來者。 這第一首便是出自《古詩十九首》的《迢迢牽牛星》。 這首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不得相見的故事,將因愛情遭受挫折而痛苦憂傷的心情刻畫得入木三分,這種悲痛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感情濃郁,真切動人。全詩以物喻人,構思精巧。詩主要寫織女,寫牽牛只一句,且從織女角度寫,十分巧妙。從織女織布“不成章”,到“淚如雨”,再到“不得語”,充分表現了分離的悲苦。借此反映人間男女的離別相思之情,纏綿悱惻,感人至深。 這首《迢迢牽牛星》是以天上牛郎織女傳說隱喻人間戀情的鼻祖,后世描寫七夕的詩詞,大都有效仿此詩的痕跡。堪稱經典。 這第二首七夕的經典詩詞便是杜牧的《秋夕》。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俗話說,無心插柳柳成蔭。杜牧這首詩原意不是寫愛情的,而是寫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但因為是在七夕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反而多了別樣的韻味,成為了七夕詩詞中的另一種經典。 前兩句已經描繪出一幅深宮生活的圖景。在一個秋天的晚上,銀白色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給屏風上的圖畫添了幾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調。這時,一個孤單的宮女正用小扇撲打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一流螢”表現出宮女生活的凄涼,扇子本是夏天用來揮風取涼的,秋天就沒用了,所以古詩里常以秋扇比喻棄婦。這首詩中的“輕羅小扇”,即象征著持扇宮女被遺棄的命運。 后兩句寫夜已深沉,寒意襲人,暗示該睡覺了,但是宮女卻依舊坐在冰冷的石階上,仰望著天河兩旁的牽牛星和織女星。這是因為牽牛織女的故事觸動了她的心,牛郎織女一年還有一次相會的機會,可是宮女呢?她想到了自己的愛情,想到自己的身世,可以說滿懷心事都在這舉首仰望之中了。 所以杜牧這首詩寫得很好,本意是寫失意宮女的孤寂幽怨,但宮女那種哀怨與期望相交織的復雜感情見于言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巧妙的構思,質樸流暢的語言,蘊藉婉約的感情,使得這首詩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此詩一出,同時代的其他七夕詩作頓時黯然失色。 前面兩首都是詩,一首是佚名的《迢迢牽牛星》,另一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秋夕》。 下面我們來看詞,這第三首的七夕經典詩詞非秦觀的《鵲橋仙·纖云弄巧》不可。 《鵲橋仙·纖云弄巧》 北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上面提到的《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和文中沒有提到的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宋代的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等人也都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比之下,秦觀這首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這是一種理想的圣潔而永恒的愛情。“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詞人揭示出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故此,有人說這首詞里有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也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經千年而未衰,歷萬世而不朽。此詞一出,當真是后無來者。 今天的詩詞就到這里,這三首七夕詩詞,你更喜歡哪首?歡迎留言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