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每垣都是一個比較大的天區,內含若干(小)星官(或稱為星座),據《清會典》所載,甘氏、石氏、巫氏(甘德、石申、巫咸)的劃分互有不同。各垣都有東、西兩藩的星,左右環列,其形如墻垣,故曰為“垣”。
紫微垣 是三垣的中垣,在北斗東北,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稱中宮,或紫微宮。紫微宮即皇宮的意思,各星多數以官名命名。它以北極為中樞,東、西兩藩共十五顆星。東西列,東藩八星,由南起叫左樞、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衛、少衛、少丞(即天龍座ι、θ、η、ζ、ν、73,仙王座π,仙后座23);西藩7星,由南起叫右樞、少尉、上輔、少輔、上衛、少衛、上丞(即天龍座α、χ、λ,鹿豹座43、9、H1)左右樞之間叫“閶闔門”。以北極為中樞,成屏藩形狀。兩弓相合,環抱成垣。 紫微垣名稱最早見于《開元占經》輯錄的《石氏星經》中。整個紫微垣據宋皇佑年間的觀測記錄,共合37個星座,附座
2個,正星163顆,增星181顆。它的天區大致相當于現今國際通用的小熊、大熊、天龍、獵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 太微垣
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東北方,北斗之南,軫宿和翼宿之北,有星10顆,。約占天區63度范圍,以五帝座為中樞,成屏藩形狀。共含20個星座,正星78顆,增星100顆。東藩4星,由南起叫東上相、東次相、東次將、東上將(即室女座γ、δ、ε與后發座42);西藩4星,由南起叫西上將、西次將、西次將、西上相(即獅子座σ、ι、θ、δ);南藩2星,東稱左執法(即室女座η),西稱右執法(即室女座β)。它包含室女、后發、獅子等星座的一部分。 太微垣名稱始見于唐初的《玄象詩》。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例如左執法即廷尉,右執法即御史大夫等。 天市垣 是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東南方向,在房宿和心宿東北,約占天空的57度范圍,大致相當于武仙、巨蛇、蛇夫等國際通用星座的一部分,包含19個星官(座),正星87顆,增星173顆。它以帝座為中樞,成屏藩之狀。東藩11星,由南起叫宋、南海、燕、東海、徐、吳越、齊、中山、九河、趙、魏(即蛇夫座η,巨蛇座ξ,蛇夫座ν,巨蛇座η、θ,天鷹座ζ,武仙座112、ο、μ、λ、δ);西藩11星。由南起叫韓、楚、梁、巴、蜀、秦、周、鄭、晉、河間、河中(即蛇夫座ζ,ε、δ,巨蛇座ε、α、δ、β、γ,武仙座χ、γ、β)。 天市即集貿市場,《晉書·天文志》中云:“天子率諸侯幸都市也。”故星名多用貨物、星具,經營內容的市場命名,如,《晉書·天文志》云:帝座“立伺陰陽也”,斛和斗“立量者也”,斛用以量固體,斗則用以量液體,列肆“立寶玉之貨”,是專營寶玉的市場,車肆“主眾貨之區”,是商品市場,市樓“市府也,主市價、律度、金錢、珠玉”等。 關于三垣的創始年代,尚無肯定的結論,從典籍來看,紫微垣和天市垣作為星官,首見于輯錄石申所著《石氏星經》的《開元占經》一書中,而太微垣的名稱始見于唐初的《天象詩》。但是,在《史記·天官書》中已載有和三垣相當的星官名稱。天市垣東、西兩藩的星均用戰國時代的國名命名,亦是三垣創始年代的一個佐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