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我國有4個一線城市和30個二線城市,加上杭州、南京、重慶等幾個強二線城市,一二線城市(包括強二縣城市)大約在45個左右。 首先,一線城市的房價一直是全國其他城市房價的風向標。正因為如此,由于一線城市的房價持續上漲,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普遍漲幅增大,尤其是二線城市的房價表現尤為突出。今年上半年住建部發出預警的幾個二線城市,有兩個城市房價漲幅達到了20%以上。前天有則消息說,杭州的下城區房價的房價每平米達到了8萬元,大有超過一線城市的勢頭。盡管是在中央政策的嚴控之下,仍有部分二線城市或強二線城市的房價一直都在上漲,說明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業還有較大市場。特別是二線城市的人口落戶制度的放寬,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口向二線城市轉移,象西安就提出了引進100萬人口的目標。決定一個城市房價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長,由于一線城市的落戶門檻較高,大量人口的落戶首選就集中在二線城市。 其次是二線城市中的各省會城市,都在積極爭取成為國家級中心城市,更有山東省會城市濟南提出了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奮斗目標。不管是國家級中心城市還是國際大都市,無疑都是極具吸引力的理想城市。 三是國家城市群發展戰略的提出,為加快二線城市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比如去年年底萊蕪劃歸濟南,率先在行政區劃上搞突破,人口增加了,面積擴大了,經濟總量也上去了。都為吸引更多的人口轉移開了先例,同時帶動了濟南周邊的城市的發展。這些周邊城市作為濟南的衛星城市,也為濟南創建國際化大都市提供了支撐。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未來的五年,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房價會一直處于上漲的態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