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怎么養老? 這是很多人都會思考的問題。去哪兒養,怎么養,不僅取決于個人和家庭,還與國家的養老政策、身邊的養老環境密切相關—— 作者: 蔡銘越 沈卓琪圖1 圖2 圖3 圖4 生活條件好了,人們的養老需求水平也在逐漸提高。 要養老更要享老,這不僅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給養老產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那么,吳江人對于養老是什么態度?吳江的養老機構現狀如何?記者就此展開多方調查…… 現場直擊 居家養老、機構養老 兩種不同的生態 調查中,記者走訪了城區多個社區和養老機構,發現選擇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老人,生活狀態不一,各有酸甜。 8月8日晚上7點,在麗灣國際小區,老人們有的推著童車照顧小孩,有的結伴散步,有的加入了廣場舞隊伍……他們當中,多數有親人相伴。 第二天,在濱湖樂齡公寓,記者看到老人們有的在活動室打麻將、打球,有的坐在一起看公益演出,有的坐在輪椅上,由護工照顧著下樓散心……這里的老人年紀偏大,喜歡和公寓里的玩伴一起享受晚年。 記者調查 市民看法 “你愿意去養老機構養老嗎?” 就這個問題,記者隨機詢問了多個市民,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這些不同的答案,正是吳江養老現狀的縮影。 老人養老觀念差異明顯 “我才不去敬老院、護理院養老呢,不給小輩丟人。就算我愿意去,孩子們也不讓啊。”家住萊福公寓的老沈今年62歲,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他覺得在家里養老是家庭尊嚴和子女孝順的體現。 家住垂虹小區的陳阿姨認為,她還不到60歲,身體還不錯,在家里養老可以幫忙照顧孫子、打理家務,“我還做得動,就幫襯著兒子,等我年紀再大點,就讓兒子照顧了”。 不同的養老觀念,讓老人作出了不同的選擇。經常在吳江公園散步的徐根才表示,他以后想去樂齡公寓養老,“老婆去世早,老了跟孩子們在一起,怕拖累他們。我去養老機構生活,能和別的老人一起玩,圖個樂子,自己也能得到護理,孩子們常來看看我就好”。 經濟狀況影響養老方式 除了養老觀念上的差異,不少人在選擇養老方式時,也會受到經濟狀況的影響。 “我和老伴的養老金補貼家用正好,去住養老機構就不夠了。一樣是過日子,我們住家里挺好的,生小病買點藥吃,生大病就保守治療吧。”家住鱸鄉二村的老沈說。 也有市民認為,如今社區養老服務也不錯,沒必要去養老機構。 “社區里有老年活動室,有健身場地,等我老了,在小區里遛遛彎、跳跳廣場舞,再去附近商圈逛逛,挺滿足的,何必去養老機構花那冤枉錢。”市民錢正新說。 “我打算讓女兒把我送到護理院,我身體一直不大好,容易時不時地出點狀況,害得女兒總是擔驚受怕。我的退休金住得起護理院,那里有護工、醫生,女兒和我都會比較安心?!苯衲?7歲的張阿姨說。 養老機構 據區民政局統計,目前我區共有養老機構27家,其中12家公建公營,主要為各地敬老院;6家民建民營,以護理院為主;其余9家為公建民營,硬件與服務相對較好。 目前,全區共有8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項目,異地新建或原址重建3個,改擴建5個,規劃床位2797張,其中護理型床位1693張,占60.5%。目前,項目正有序推進。 從養老機構的硬實力、軟實力、經營難點等方面,記者對吳江上述三類養老機構的運營狀況展開了調查。 公建民營:濱湖樂齡公寓 硬件設備先進 管理以人為本 坐落于太湖新城的濱湖樂齡公寓,是一個集生活居住、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社會活動于一體的綜合性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是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模式的代表。 公寓內有食堂、活動中心,每幢樓還裝有電梯。 “不同的房型,收費也不同。最高規格的兩室一廳,兩人入住費用為每月8100元;最實惠的緊湊型標間,兩人入住費用為每月5400元?!惫⑾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 “每幢樓都配備了4至5名'管家’,24小時輪流值班,萬一老人發生意外,'管家’能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在飲食上,我們根據老人需求,提供'點菜’和'套餐’兩種就餐服務,老人可根據喜好選擇菜品?!惫⒒顒硬控撠熑颂魄绺嬖V記者。 除服務好老人的吃住,公寓在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上也下足了功夫,公益演出、養生講座等小型活動隔天就會舉辦一次,每年還至少舉辦兩場大型活動。 唐晴告訴記者,公寓不僅會讓老人玩得開心,還會讓老人在娛樂中有更多獲得感。以歌唱課為例,公寓里原本只有一個歌唱班,今年又開設了一個。 “不同年齡段的老人,對于歌唱的需求有所不同。80至90歲的老人,他們唱歌圖個開心;而70歲至80歲的老人,他們會希望學到一些專業的歌唱知識。將不同年齡段的老人分開教學,能讓他們學得更快樂。”唐晴說。 王金發的老伴去世后,他原本一個人住在盛澤的家里?!拔蚁矚g打乒乓,起初,社區里還有幾個老朋友一起玩,后來他們因為身體原因,都不來社區活動室了,我一個人就很沒勁了。”王金發說,搬到樂齡公寓后,又有人跟他一起打乒乓了,他還加入了公寓的歌唱班。 “我每個月退休工資3800元,基本都交給他了,住這里我很開心?!蓖踅鸢l拍了拍唐晴的肩膀說。 民建民營:吳江惠生護理院 服務農村老人 以醫療護理為特色 菀坪社區的吳江惠生護理院于2013年開始經營,位置相對偏僻,目前共有床位450張,服務對象主要是長期臥床、晚期姑息治療、患有各類慢性病、生活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 “目前入住率在73%左右,三分之二的入住者是農村老人,吳江各區鎮的都有。作為民建民營的養老機構,我們的硬件還不錯,環境好、空間大。在養老特色上,我們是吳江最大的以醫療為特色的護理院?!眳墙萆o理院負責人劉占偉坦言,護理院并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過去幾年,護理院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今年開始收支平衡了,市民的認可度也更高了”。 公建公營:盛澤鎮敬老院 服務五保老人 將改建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 盛澤鎮敬老院于2003年投入使用,主要服務盛澤、壇丘、南麻的孤寡、五保老人,最多時,曾入住100多位老人。如今,盛澤鎮敬老院只有30多位老人入住,且已著手改建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 “老人都搬到盛澤樂齡公寓了,由醫院安排工作人員來護理。改建以后,應該也是公建民營了,老人入住要收費了?!笔涉偩蠢显贺撠熑它S林華介紹,有些孤寡老人寧可自己一個人住,也不愿意來敬老院,等到生病了、沒有自理能力了,才肯住進來,“好在政府托底,這些老人能在敬老院得到很好的照顧”。 部門聲音 持續健全養老服務 養老機構公建民營將成趨勢 近日,江蘇省民政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下發《關于做好養老機構登記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今后各級民政機構不再受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申請,民資進入養老市場將更方便快捷。全面取消養老機構審批制,目的在于降低準入門檻,激活市場春水,推動養老機構在完善經營、提高服務質量上更加用心。 對此,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民政部門一直在鼓勵民間力量投身養老機構建設,并為其提供政策指導。 2017年,蘇州市民政局下發《關于貫徹落實支持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的操作細則》,鼓勵社會各界力量,利用城鎮中閑置的廠房、醫院;事業單位改制后騰出的辦公用房;鄉鎮區劃調整后的辦公室,轉型中的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舉辦的培訓中心、療養院,及其他具有教育培訓或療養休養功能的各類機構,發展養老服務。 在2018年,區委、區政府聯合印發的《蘇州市吳江區高質量發展產業政策的若干實施意見(修訂)》中,也提到了支持民辦力量發展養老產業。比如在硬件建設上,對社會力量以自建產權用房興辦的養老機構,每張新建床位補貼20000元建設經費;對社會力量以租賃用房興辦且租期5年以上的養老機構,每張新增床位補貼10000元建設經費。在運營上,正常運營的民辦養老機構,本地戶籍老人實際入住6個月以上,按生活能自理、介助和介護三類,分別給予每月100元、150元和200元的床位運營補貼。 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接下來,公建民營模式將成為全區養老機構的主流發展趨勢,今年以來,各區鎮對所轄敬老院進行改建擴建,建設的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也將采用公建民營機制。 圖1、2為濱湖樂齡公寓的老人參加活動。(沈卓琪攝) 圖3為濱湖樂齡公寓工作人員為老人送餐。(沈卓琪攝) 圖4為流虹護理院。(蔡銘越攝) 2019-08-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