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又名無以為名,隱“天下精舍”,客云間為詩。
【精舍小貼士】(1-13)1、李白的《菩薩蠻》、《憶秦娥》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而被稱為“百代近體之祖”的古詩,是南朝陳陰鏗的《安樂宮》。十句全合平仄粘對,無一句拗句。 2、唐李約《贈韋況》:“我有心中事,不與韋三說。秋夜洛陽城,明月照張八”。因用口語且俗,尚不及打油之機趣,故被詩評家楊慎斥為“劣唐詩”。 3、題縫說,由清劉熙載在《藝概》中提出。杜甫《登樓》首聯(lián):“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根據(jù)“題縫說”,用“急脈緩受法”進行破題。 4、杜甫《晨雨》:”小雨晨光內,初來葉上聞。霧交才灑地,風逆旋隨云。暫起柴荊色,輕沾鳥獸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未雨之前,既雨之后,當雨之時,全詩字字實寫小雨,若從切題說,用了“正面還題法”。 5、“起承轉合”式的通用作律法,與八股文的文法結構是一致的。分股之中的起二股、出題、中二股、過接、后二股,相當于運用“起承轉合法”作律中的“轉”。 6-1 杜甫:烽·舉/新·酣戰(zhàn),啼·垂/舊·血痕。(二字頭一字腰) 7、今見有人寫七律,題下贅小序一則。關于近體詩是非可添加小序問題,前輩其實有“近體絕不相序說”。請問,這是由沈其光總結提出,著有《瓶粟齋詩話》。 8、杜甫《喜達行在所三首》:“愁思胡笳夕,凄涼漢苑春。生還今日事,間道暫時人。司隸章初睹,南陽氣已新。喜心翻倒極,嗚咽淚沾巾”。尾聯(lián)歸題同時,采用了“翻點法”。(第八句以“嗚咽”翻點題之“喜”。) 9、李隆基《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此詩在點題上用了“四聯(lián)破題法”。(一二句破“孔子”,三四句破“經鄒魯”、五六句破“嘆之”,七八句破“祭”) 10、張旭《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采用何種“順點題面法”。(三四句次第點出“桃花溪”三個題面字) 11、詩之題,大概有“題眼說”、“題脈說”和“題縫說”三種。其中: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兩首詩在破題上,分別可印證劉長卿詩的題眼是“尋”。王維詩的命脈是“具體方位”。 12、在杜甫詩“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中“軍”字拗,采用了“借一還兩法”(隔位補救法) 13、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李商隱的這首寫楊柳詩,在題意處理上,采用了“就題空翻法”。 2018-03-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