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鮑參翅肚,不如雞蛋!” 作為一種優秀又平價的食材,關于雞蛋,自然有不少大家關心的問題,就比如說——如何挑到一顆好雞蛋? 小編有個朋友,買雞蛋時專挑紅皮雞蛋,蛋黃還得越黃越好,覺得這才是好蛋。 果真如此嗎?今天咱就來好好說道說道。 蛋黃越黃,越有營養? 為啥有的蛋黃金黃、有的偏白,有的還有點發紅呢? 這主要取決于雞吃的食物。 雞蛋黃的黃色深淺,主要是受其中類胡蘿卜素含量的多少影響,最常見的就是葉黃素。 蛋黃發黃、發紅,說明雞吃的食物中葉黃素含量比較高。 比如,它可能吃了比較多的小米、玉米渣等食物。 但是,在飼料中添加色素,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例如給雞吃天然的辣椒紅素,或者使用合成色素加麗素紅、加麗素黃、露康定等,都可以讓蛋黃變黃。 這些色素,也都是允許添加的。 今年央視的315晚會曝光了蛋黃顏色發黃、發紅的奧秘之一,是用了一種叫作斑蝥黃的飼料添加劑。 圖源/網絡 在原農業部發布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2013)》中,斑蝥黃可以作為著色劑在家禽飼料中添加使用。 所以,締造出蛋黃金黃的雞蛋,并不是啥難事。 可見,并不是蛋黃越黃,營養就一定越好。還有可能是加了合成色素,營養價值并無提高。 即使確定與添加色素無關,也沒必要特意買蛋黃偏黃的雞蛋來吃,因為性價比并不高。 葉黃素并不難得,日常吃的綠葉蔬菜就有豐富的葉黃素,如菠菜、卷心菜、萵筍、油菜等。 還有很多橙紅色的蔬果中,含有豐富的葉黃素酯,例如南瓜、辣椒、芒果、柑橘、桃子,在體內也可以轉化為葉黃素。 而且,它們的葉黃素含量,可比蛋黃多得多。 所以,從整體營養角度來說,蛋黃金黃的雞蛋,并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日常食用,不必糾結蛋黃顏色,偏白的照樣好。 紅皮蛋比白皮蛋更營養? 還有很多人專門挑紅皮雞蛋,認為比白皮蛋的營養價值要高。 實際上,蛋殼的顏色主要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與雞蛋的營養價值關系不大。 有些雞血液中的血紅蛋白代謝可產生卵殼卟啉,蛋殼就會呈淺紅色。 而有些雞不能產生卵殼卟啉,因而蛋殼呈白色。 紅皮蛋和白皮蛋的蛋白質含量,都在12%左右; 在脂肪含量上,紅皮蛋(11%)略高于白皮蛋(9%); 至于維生素A和維生素E含量,則是白皮蛋較高,紅皮蛋較低,其余并無明顯差異。 所以綜合來說,紅皮蛋和白皮蛋,營養方面并無本質差別,選購時無需糾結這一點。 還有5個小問題,一并解答! 教你三步挑出一個好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