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天地君親師”的“師”,孔子門下弟子眾多。《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蓋弟子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蓋”在這里通“概”。孔門弟子大概三千人,這個數字不確切,因為孔子周游列國的時候,是“自行束脩以上,未嘗無誨焉”。只要是給點咨詢費,夫子是有問必答的。所以他老人家的編外粉絲也是很多的。而兼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尖子生確切是七十二人,這是史書有傳可查,清朝人編寫的《芥子園畫傳》里也是有圖錄的。所以說孔子很了不起,可謂桃李滿天下。就是放在當下教育界也是無人能超越的成績,可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那些空門的高徒,被榮列文廟陪祀的賢人們卻鮮有自己的學術思想。大家最熟知了解的除了曾子的《大學》《孝經》,便是那部記錄孔老師語錄言行的《論語》,而且這本集體創作的儒家紅寶書還有他們學生和學生的學生的心血結晶。因此要說七十二賢人有多么了不起,還缺少事實依據的支持。 孔門弟子在《論語》中出現的頻率很高,或是孔老師解惑釋疑的對象出現,或是作為襯托圣人的背景出現。而這些章節往往很有趣。不僅孔子的話精辟深邃,而且他的學生們也是個性突出,形象鮮明。孔子的學術主張有教無類的展示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孔門弟子眾生相。 孔子學生中最受賞識的學生是顏回。顏回字淵。在《論語》中出現的次數不算多,但受到老師的夸獎次數卻最多。這不僅因為他悟性好(聞一而知十),謙遜(無伐善,無施窮),聽話(于吾言無所不說)而且勤奮好學。孔子夸獎他:“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像這樣的學生沒有老師不喜歡的。只可惜顏回四十歲就早逝了,于是當孔子知道后痛哭流涕說:“噫,天喪予,天喪予”。可見,孔子是要把顏回當做他的衣缽弟子培養的,(顏回是孔門弟子中全科的優等生)可惜就是身體素質差一點兒,再加上“簞食瓢飲”的困苦生活,更加嚴重了他身體健康的惡化,終于還是沒能接了老師的班,成為孔老師晚年最大的遺憾。 孔子另外兩個喜歡的學生是有若和曾參。他們兩個是《論語》中孔門弟子中唯有稱“子”的。(其他學生一般稱字)。他們享受這么高的待遇是有道理的,有若講孝悌。曾參將信義。都是德才兼備的楷模。有若在政治主張上提倡主張藏富于民,稱“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是后世亞圣孟子思想的前導先驅。孔子死后,他被同學們推為“大班長”,一度被孔門弟子推舉為“師”。曾參是孔子學生中唯一留下自己學術文章的學生。他的聲望和地位也就由此奠定。當然有關曾參孝悌的故事很多,后世也就把他當做了道德的楷模。 當然不是每個學生都是那么聽老師的話,即學習好還守紀律。在孔子的學生中也不乏調皮搗蛋,耍小聰明,和不識時務的。遇到這種學生孔子也是能語重心長說服教育的就說服教育,實在不行的孔子也會怒氣不爭地罵幾句的,有的甚至要打屁股的。 挨老師罵最多的是子路。這位孔子一期學員不僅資格老,年齡大,而且脾氣最壞,動不動就愛發牢騷,懷疑老師的政治主張,挑戰老師的權威,甚至敢質疑老師的生活作風。一次老師病重子路以大師兄的身份給孔子搞了個越禮的“治喪委員會”。孔子病好知道后大罵他是搞詐騙,欺世盜名。孔子與衛國國夫人南子傳出緋聞,第一個相信的就是子路,(子路就像《水滸傳》中宋江的忠實粉絲李逵,越是崇拜自己的偶像越是擔心偶像辜負自己的熱烈情感,結果就成了第一個敢撕扯“替天行道”杏黃旗的人),結果逼得孔子對天發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孔子曾對這位老學生的性格缺陷深表憂郁他擔心子路會不得好死(不得其死然)。而結果恰恰被言中,公元前480,子路在衛國內亂中被叛軍砍成了肉泥。而孔子聞子路的死訊傷心更甚于顏回的死,當有人來吊喪,“夫子拜之”。孔子失禮正是說明了他不僅把子路當做了自己的大弟子,更是也當做了朋友待之。 《論語》中還有兩個不省心的學生,一個是宰予一個是樊遲。宰予挨罵是大白天睡覺(晝寢)。可能是之前孔子就抓到過他上課睡覺,他也表態不再犯了。結果還是被老師發現,所以孔子痛心疾首罵他朽木不可雕,爛泥上不了墻。另一同學樊遲則是問老師這么種莊稼。老師沒搭理他,等他一出去就大罵樊遲是小人。要知道盡管孔子“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但此一時,彼一時也,樊遲沒搞明白老師的主張是學而優則仕,“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這樣的學生這么不讓老師生氣呢? 子夏在孔子弟子中以才思敏捷,文學著稱,被孔子許為其'文學'科的高才生。但他天性吝惜,有點好東西總喜歡藏著掖著。一天孔子要出門,卻下起起了雨,身邊又沒有雨傘,子路建議向子夏去借,孔子卻說:“商(即子夏)之為人也,甚吝于財,我聞與人交,推其長者,違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都知道子夏小氣而不向他借傘。可見子夏在人際交往上遠沒有學到老師的灑脫。 還有一類學生就是故意搗蛋了。一次宰我問老師,井里倒進了人,老師你是仁者會跟著跳進去嗎?結果弄得老師很沒面子,只好環顧而言他。另一次還是這個宰我問守孝三年的規矩可不可以改一下,這次老師沒那么客氣了責問他:“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難道你就沒有得到你爹媽三年懷抱的愛護嗎? 孔子學生中還有些特長生。宰我擅長語言公關,冉有季路能把握政治風云,子游子夏文章詩詞寫得好,子貢是商界驕子善把商機。至于另些學生則屬于天資差一點的,子羔又丑又笨,曾參反應遲鈍,顓孫師思想極端。對這些學生孔子也是有教無類的加以教誨的。 讀《論語》我們不僅能讀出治學,為政,學會處事的道理,還從中讀到一些趣味的東西。《論語》不枯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