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面茶是清真早點的名品之一,主要原料是純糜子面,制作考究。面茶里沒有茶,跟茶葉也是風馬牛,但它為嘛叫“面茶”呢?請教多位高人,卻都茫然無解。 吃面茶講究不動筷子不動勺 “文革”將起之時,我六七歲,那時市面上還有賣面茶的。一天清早,祖父領著我去老地道外吃早點。豆腐房(早晨賣早點、中午賣豆腐的小店鋪)里燈光昏暗,熬豆漿的鐵鍋里升騰出的熱氣在屋里飄浮著。這是我第一次吃面茶,祖父對我說:“寶貝兒,吃面茶講究不動筷子不動勺。看著我——”他左手五指托碗,將碗送至嘴邊微微傾斜,將面茶輕輕吸入口中,吸溜聲不絕于耳。祖父隨之解釋道:“吃面茶出聲不算露怯。”他右手持棒槌馃子,將吃剩下的半碗面茶輕輕推頂,不使面茶掛碗。同時,還用棒槌馃子清理掛到嘴邊的麻醬和芝麻鹽。“記住:吃完面茶,要碗光、嘴光、手光。介(這)才是天津衛爺們兒吃面茶的講究。”爺爺吃得心滿意足,又使傳統吃法薪火相傳,臉上露出愜意的微笑。走出早點部大門,他說:“介(這)算嘛,比上崗子面茶差遠啦!” 甜咸香的天津老味兒 河北陳家溝子中街西段,因地勢較高,人稱“上崗子”,天津面茶精品中之精品的百年老號“上崗子王記面茶”就誕生于此。“文革”過后,百業俱興。聽說上崗子面茶在河北十字街恢復經營,年屆古稀的祖父步行十幾里地,去品嘗這久違的美味,猶如離散多年的老友劫后重逢,令人唏噓感嘆。 經作家一默兄引見,有幸結識上崗子面茶第四代傳人王忠誠。老王說:“上崗子面茶是從我奶奶的老娘,也就是我太姥姥手里傳下來的。我爺爺王長溶接了他丈母娘的班。傳到我這是第四輩兒。” 王長溶是河北一帶有名的練家子,皮條、杠子玩得溜轉,練出一身好筋骨。每天半夜十二點開始準備面茶用料,把預先泡脹了的糜子米用小石磨磨成漿糊。兩三個小時,能出二十多斤。手工磨制,力量均勻,速度適中,糜子面醇香。不像電磨磨制的糜子面有點兒焦糊味兒。用大鍋大火將水燒沸,加入鹽、堿、礬熬一會兒,將糜子糨糊調稀,往水翻花的地方澆,要一直保持水翻花,邊澆邊攪。然后用細火慢熬十來分鐘,至糜子面成粥定型,封火保溫。也有用電熱管加溫熱水保溫的,這樣可以保持面茶的溫度,又可避免煳鍋底,出現異味。 成型的面茶色澤淡黃、稠稀適中,咸淡適口,糜子獨有的香氣,混著芝麻鹽、芝麻醬的濃香撲鼻。 熬制面茶定型, 有一商家秘不外宣的獨門秘技, 就是在適當的時候, 放入適量的姜汁。 是姜汁,而不是姜粉姜末。 芝麻醬、芝麻鹽的制作也很講究。麻醬要用小磨香油調稀,千萬不能用水調制。芝麻鹽制作前,芝麻要用開水燙透,摔打脫皮成芝麻仁后才能炒制。在快炒熟時加入精鹽,炒干水氣,以香氣尚未外溢為剛剛好,再搟壓為末,制成芝麻鹽。這樣的芝麻鹽,在熱面茶的烘托下,香氣才開始外溢。單聞芝麻鹽不香,而手托面茶碗,臨近口邊,芝麻香氣撲鼻。這里,您可看好嘍,芝麻鹽,不是花椒鹽。 一位北京友人,曾久居天津,屬于資深“吃貨”,老來無事,在博客里深情回顧天津美食,但將面茶作料“芝麻鹽”誤寫成“椒鹽”。他老人家大概是受到1996年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面茶”詞條謬解及成善卿《竹枝詞》的影響,為此害得我四處求證,以覓求正根兒。 面茶的“單料”、“雙料” 在售賣時,將面茶盛入經過涼水浸泡過的碗中,以免面茶掛碗。面茶上,撒一層厚厚的芝麻鹽,再淋上一層麻醬,這叫“單料”的。先盛半碗面茶,撒上一層芝麻鹽,淋上一層麻醬,然后再將面茶盛滿,再撒上一層芝麻鹽,淋上一層麻醬,叫“雙料”的。一些會吃的顧客先要一碗“單料”的,用熱棒槌馃子抹著把浮頭兒的小料吃完,再去加一層小料。現在,天津市面上的面茶多為雙料的,只有“上崗子面茶”還延續單料、雙料之分的傳統,但追加調料的舊規被取消了。 過去,老上崗子面茶,清晨蒙蒙亮時,小鋪開張;等到天色亮了,二百多碗,就賣光了。上崗子面茶憑著獨特的手藝,在老天津衛獨占鰲頭。 成善卿《竹枝詞》云:“風味小吃曰面茶,味美解饑實堪夸;糜子小米熬作粥,椒鹽麻醬姜末撒。”此為北京面茶的描述,和天津面茶大異其趣。 梁實秋《雅舍談吃》寫道: 可見梁老爺子對北京面茶并不認同,究其原因,可能是北京人吃面茶與天津衛吃法迥然不同。另外,棒槌馃子的缺失,宛如沒有捧哏的對口相聲,那效果就大打折扣啦! 所以,現在你有沒有被小編說饞了? 饞了就來跟小編看看,天津這些個美味的面茶吧: 殷記老面茶 人均:5元 地址: 靖江路廉江里樓群內(近革新道) 黃澄澄的糜子面兒上,鋪滿厚厚的香油懈過的芝麻醬,上撒炒過的黑白芝麻鹽,趁熱順著碗邊兒轉著一喝,絕了!配上他家的可口的花卷是不錯的選擇。還有蒸餅,紅豆和紅果兩種,餡料自己家做的真是非常棒。 上崗面茶 人均:6元 地址: 江都路(第三醫院對過郵局旁胡同內、近黃山里) 進門分里外間,外邊收錢端碗,里邊吃。東西真地道,外加有燒餅和茶雞蛋。沒有果子,得去別處賣。周圍都端碗直接轉圈喝的吃主。 糜子面新鮮,麻醬夠足值得表揚,很濃很純再撒上芝麻鹽,雙料的口感層次分明,非常香。老天津衛的早點讓你無法抵御! 真素誠美食園(玉泉路店)人均:9元 地址: 玉泉路56號(西湖道口) 面茶還是小時候的味道 ,每一口都是芝麻的香,麻醬的甜,粥糊的熱,再配上一個酥酥的芝麻燒餅,香得太過癮啦!最后喝完了,碗里也已光光,渣都不剩。滿滿的幸福,一天都不會餓!加雙層料,從邊上吃,直接回憶童年了。 清真面茶劉(本溪路總店) 人均:5元 地址: 本溪路彰武樓60門旁 這個位置可是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在這么久的一個彰武社區,最早這個位置是社區糧店,然后變成了游戲廳,后又成了臺球廳,如今這家賣著非常正宗的天津特色早點小吃面茶! 只吃面茶會咸,面茶配燒餅正好,而且非常好吃。剛開始喝不慣,越吃越覺得上癮啊!!! 真月齋 人均:4元 地址: 舊津保路(人民醫院) 給的料很足,麻醬和椒鹽很給力。都是附近的居民在這邊吃早餐。 大福來(利民道店)人均:8元 地址: 利民道與越秀路交口 喝過幾口就慢慢上癮了,上面好像淋著麻醬和芝麻粒,喝著非常香!配上雞蛋果子,整個人都升華了! 穆記面茶 地址: 西青道煤建東大街(泊勝達農貿市場老百姓大藥房對過) 攤主是夫妻倆,一個管收錢一個管做!他家早點特別正宗,尤其面茶特別好吃!麻醬給的特別多!調的也濃!還賣鍋巴菜菱角湯豆漿! 穆民美食家 人均:12元 地址: 西湖道與三潭路交口萬維花園36號19增(三潭路口) 熱乎乎的面上撒著滿滿當當的一層麻醬,聞著就是那個香啊!吃一口,磨得細細的小米面,熱乎乎的,就著麻醬和上面的芝麻,一口下肚,幸福滿滿呀!而且相比之前吃過的,這家的麻醬不是很咸,能夠把小米的甜暖,麻醬的油香,芝麻的脆香,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再就上一口松脆的撒子,perfect! 白記早點部 人均:5元 地址: 九江路48號(近砂鍋李) 很有年頭的早點部了,至少十多年了,東西都是老天津衛愛吃的,價格也不貴,去晚了還要在本來不大的地方等一陣兒,環境就無法苛求了。特別是夏天,建議買完帶回去吃。 倍兒堂口 人均:13元 地址: 南豐路29號 獨愛這里的面茶,雙料面茶細膩軟糯,入口即化,糜子面里面摻了大料磨成的粉,很入味,麻醬汁還有芝麻鹽兒給的也很足。吃一碗好滿足啊,這里有WiFi,有USB接口的充電插座。非常貼心。 所以,你們后悔今天早上沒吃面茶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