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CRC)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已穩坐我國癌癥榜第三把交椅,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還在不斷升高。數據顯示,我國幾乎每5分鐘就有1人死于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形成于結腸或直腸的組織中,結腸或直腸構成大腸,因此結直腸癌也叫大腸癌。結直腸癌具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大多數屬于腺癌,這是一種來自腺組織的癌癥。其他可能發生在結腸的癌癥類型包括類癌、小細胞癌和胃腸道間質瘤(GIST)。 我會得結直腸癌嗎? 許多因素都可能誘發結直腸癌,如果不幸被危險因素戳中,更要提高警惕,注意預防和篩查。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 ◆年齡增長。大多數結直腸癌患者都在50歲或以上。 ◆有結腸癌或直腸癌家族史。 ◆某些遺傳性疾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腸癌,稱為林奇綜合征。 ◆有炎癥性腸病(IBD)病史,如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 ◆結腸癌、直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或乳腺癌的個人病史。 ◆結腸或直腸腺瘤(息肉)的個人或家族病史。這些生長物可能是癌前病變。大多數腺瘤不會變成癌癥。然而,定期篩查可以降低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環境和生活方式相關的因素,如缺乏鍛煉、肥胖、吸煙和飲酒。 ◆富含紅肉和加工肉類的飲食。 ◆維生素D水平低。 結直腸癌有哪些癥狀和體征? 結直腸癌的潛在癥狀和體征包括: ◆排便習慣改變。 ◆糞便中有血跡(鮮紅色或深紅色)。 ◆腹瀉、便秘,或感覺腸道并非一直處于排空狀態。 ◆大便形態改變(比平時細)。 ◆頻繁的腹痛、腹脹、腹脹或抽筋。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感到疲倦。 ◆嘔吐。 ◆貧血(紅細胞計數低)。 這些癥狀和體征可能有很多原因,不一定是癌癥,但一定要引起重視。任何持續數周以上癥狀者,都應該盡快去看醫生。與許多癌癥一樣,結直腸癌早期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 還有許多人,尤其是結直腸癌早期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癥狀或表現出任何跡象。定期篩查通常可以盡早發現癌癥。 結直腸癌篩查,只能做腸鏡嗎? 除了大家熟知的腸鏡,還有許多方法可以篩查結直腸癌。具體選擇哪種方法取決于多種因素。 主要篩查方法包括: ◆糞便潛血檢測:在顯微鏡下檢測糞便中的血液。 ◆乙狀結腸鏡檢查:檢查直腸和乙狀結腸內部息肉(鼓脹組織的小區域)、其他異常區域或癌癥的一種方法。 ◆結腸鏡檢查:檢查直腸和整個結腸內部的息肉、異常區域或癌癥的過程。 ◆虛擬結腸鏡:一種使用計算機斷層掃描來拍攝結腸的一系列照片的技術。計算機將這些圖片組合在一起,創造出詳細的圖像,這些圖像可能顯示息肉和結腸內表面任何看起來不尋常的東西。這種檢查有時也被稱為結腸鏡檢查,或CT結腸鏡檢查。 ◆DNA測試:檢測糞便中來自結腸和直腸細胞的DNA碎片,尋找可能由癌癥引起的異常DNA。 ◆雙重對比鋇灌腸:將一種含有鋇的液體灌入直腸,至鋇劑覆蓋下消化道,然后拍X光片。這種方法現在較少使用。 結直腸癌的治療手段有哪些? 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通常是大多數結直腸癌患者治療的關鍵手段。外科醫生可能會采取局部切除、結腸或直腸吻合術切除、結腸造口術、射頻消融術、冷凍療法等手術方式。 化療 一些患者可能會被建議化療。化療連同放療,可以用來消除手術后留在體內的癌細胞,降低復發的風險。 放療 放射療法使用高能X射線來消滅癌細胞或阻止腫瘤生長,分為外部放療和內部放療。雖然放療在結直腸癌中不像在其他癌癥中那么常用,但有時還是建議使用放療,例如: ◆手術和化療后,進一步降低癌癥復發的幾率; ◆在手術前縮小腫瘤; ◆幫助控制無法通過手術切除的腫瘤; ◆針對特定轉移的癥狀,緩解該區域的疼痛。 然而,如果癌癥發生在直腸,就要考慮放療。它有時會在手術前提供,并與化療一起作為直腸癌術前治療的一部分。 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利用藥物或其他物質來識別和攻擊特定癌細胞而不傷害正常細胞的治療方法。 一些用于結直腸癌的靶向療法,側重于腫瘤周圍發生的某些變化,尤其針對腫瘤的血液供應。這些藥物被稱為血管生成抑制劑,它們會阻止腫瘤生長和擴散所需的新血管生成。 另一些針對結直腸癌的靶向療法是阻斷癌細胞上一種叫做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促進癌細胞分裂和擴散。 越來越多的靶向治療聚焦于患者個體腫瘤的特定分子變化。患者可以接受腫瘤基因突變檢測,以便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法來攻擊腫瘤。 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更好地對抗癌癥。這是一個新興的領域,也是一個充滿前景的研究領域,在某些類型的癌癥治療中已顯示出卓越的療效。 不過在結直腸癌中,免疫治療目前僅限于具有微衛星不穩定性(MSI)分子特征的腫瘤。這只占晚期結直腸癌的一小部分,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如何擴大免疫療法在結直腸癌中的應用。 “化被動為主動”,結直腸癌精準醫療再升級 隨著對癌癥的研究不斷深入,“單基因、單突變、單藥模式”并不適用于癌癥這類高異質性疾病的治療決策。我們需要同時考慮所有的突變,分析其相互作用,找到最有效的治療方案。 對此,美國精準醫療公司Cellworks研發出“腫瘤治療應答指數檢測(Cellworks TRI)”系統,突破性運用患者全外顯子基因組信息建立個性化疾病模型,生物模擬目前FDA批準藥物對于腫瘤生長的治療作用,預測最佳用藥方案。 該系統揭示了所有被激活的通路及相互級聯反應,可以讓腫瘤醫生和患者“化被動為主動”,明確治療方向。 如今,國內腫瘤患者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美國領先的精準醫療和人工智能技術。目前,Cellworks TRI已讓多名治療陷入絕境的中國患者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