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的工齡,退休后能拿多少養老金呢? 這其實是很多工人都關注的問題。40年的青春和汗水能換來多高的養老待遇? 這實際上是有多個因素決定的。 我們看一下各個省份的退休待遇計算公式吧。
通過公式,實際上我們可以知道,影響我們退休待遇的因素有:繳費年限,退休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以及個人賬戶余額,退休年齡等等。而且退休之后還會連連漲待遇。 其實,40年工齡的老工人,通過大體計算,一般可以得出一個跟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掛鉤的,退休待遇的。 基礎養老金:由于繳費指數一般會在0.6到3之間浮動,所以退休待遇一般會在32%到80%之間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浮動。 如果一年按照社會平均工資交費,我們的最終平均指數是一,那么我們就可以領取40%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如果工齡沒有中斷,一般1996年1月1日前,有17年左右的視同繳費時間,即使是試點個人賬戶時間也算。 由于各地過渡性系數比例是1%到1.4%之間,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是一的情況下,可以領取17%到23.4%的社會平均工資,假設是20%。 第三部分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青島市2017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是5300元左右,歷年來,如果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個人賬戶存錢加利息大約5.8萬元。 根據60歲的計發月數139個月。 我們可以算出,每月可以領取417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大約是8%左右的社會平均工資。 由此可見,40年工齡,如果能夠始終按照社會平均工資進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話,大約可以領取68%左右的社會平均工資。 如果繳費基數有變動,級數越高,退休工資就越高一些,級數越低,工資就越低。 大家注意的是,這只是一個初步數。每年我們國家還會根據物價跟經濟發展情況,上調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今年的增長幅度就是5%。 而且具體的調整方案也包括對繳費工齡長的人予以傾斜照顧的原則。 所以說,工齡較長還是值得期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