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lei 二聲)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陽。高陽有圣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zhuan xu 均為一聲)也。 帝顓頊高陽者,皇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財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jie二聲)誠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東至于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譯文: 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得姓的有十四人。 黃帝居住在軒轅山,娶西陵氏的女兒為妻,這個人就是嫘祖。嫘祖是黃帝的正妃,生育兩個兒子,他們的后代都領有封地:一個叫玄器,也就是青陽,居住在江水;另一個叫廠 意,居住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兒,叫昌仆,生下高陽,高陽很有賢德。黃帝死后,埋葬在橋山,他的孫子,高陽的兒子繼承帝位,這就是帝顓頊。 帝顓頊高陽,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沉靜穩重有智謀,通情豁達明事理;利用土地種植各種莊家,推算時令節氣順興自然規律,依順鬼神,制定禮儀,整治社會風氣來教化萬民,潔凈身心,真誠祭祀。他北邊到達幽陵,南端到達交阯,西陲到達流沙,東方到達蟠木。他所到達的地方,無論動靜之物,大大小小的神仙,凡是日月所能照到的地方,沒有不誠意歸屬的。 參考:《史記》《白話精編二十四史》--龔書鐸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