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字節跳動的發展歷程,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公司成功崛起的原因除了時代紅利及底層技術的突破外,還得益于其在發展的關鍵階段所采取的發展戰略:一是資訊分發階段,算法精準匹配用戶需求,大規模渠道預裝收割第一批用戶;二是短視頻階段,企業把握了國內移動互聯網行業爆發的黃金窗口期,并密集推出了三款產品(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差異化的定位打通了細分市場,保障了用戶留存;三是全球化階段,把握了南美、東南也等地區的流量藍海,通過“技術出海+本土化運營”搶占市場,并通過參股收購、精細化運營等手段切入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流量市場。 從“今日頭條”到“抖音”,互聯網新“巨頭”誕生 2012年3月,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同年8月,今日頭條APP正式上線。 2013-2017年之前,字節跳動先后乘互聯網自媒體紅利之東風,開啟了內容生產,期間相繼上線了“頭條號”、“悟空問答”以及“微頭條”等APP,標志著字節跳動的內容生產平臺的搭建成型。除此之外,字節跳動還在2016年迎上國內短視頻的風口,“火山小視頻”、“抖音”等社交短視頻相繼上線,奠定了頭部互聯網公司的地位。 2017年,字節跳動加大了海外短視頻領域的布局:一方面,火山小視頻的海外版Vigo Video和抖音的海外版TikTok相繼上線,另一方面,公司全資收購美國短視頻應用Flipagram、10億美元收購音樂短視頻平臺Musical.ly,進一步完善海外短視頻市場布局。此外,字節跳動還在國外陸續投資、收購了Dailyhunt、BABE、News Republic 等公司。 在公司擴張期間,字節跳動還實施多元化經營,將業務版圖延伸至金融理財(鈉鎂股票)、電商(放心購、值點)、教育(gogokid)、社交(多閃)等領域,至此,字節跳動“資訊分發+內容社區+短視頻+海外”的核心業務矩陣基本形成。 2018年10月24日,字節跳動完成Pre-IPO輪融資,投前估值達到750億美元。該輪融資中,領投方軟銀中國、KKR、春華資本、GA(泛大西洋資本)、阿里系等投資超過25億美元。根據Wind數據,字節跳動最新估值雖與騰訊、阿里巴巴仍有較大差距,但已經超過了百度、美團點評等互聯網公司的估值。至此,國內移動互聯網行業又一新“巨頭”由此誕生,文章剩下內容將沿著“頭條系”的縱向發展脈絡,也就是從資訊分發階段、短視頻階段以及全球化階段來深度解讀字節跳動的快速崛起之路,并由此得出了字節跳動公司的盈利模式。 資訊分發階段:機器學習(今日頭條)對抗社交引流(騰訊新聞) 今日頭條和騰訊新聞在產品定位上有本質上的不同。騰訊新聞的產品定位為“為用戶提供權威、專業、時效性新聞的專業互聯網新聞媒體”,不同于今日頭條“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精準新聞的聚合資訊平臺”。在官方的產品定位上,騰訊新聞主打實時推送最全新聞資訊為主,強調新聞推送的實時性和廣泛性;而頭條則主導其自身具有優勢的機器學習新聞推送算法,強調推送用戶所個性化關注和喜愛的新聞。除此以外,騰訊新聞側重于對高質量或特色專欄的推薦,強調欄目和媒體的優質性;而頭條則偏重于培養大量用戶產出UGC,依靠社群效應培養用戶使用粘性。 在2019年一季度騰訊新聞與今日頭條APP的使用次數和使用時長上,今日頭條均大幅領先騰訊新聞,由此可見今日頭條的用戶更愿意打開APP并在上面消耗更多的時間,可見其粘性更高,依賴性更強,進一步印證了機器學習精準以及個性化推薦的巨大效用。 綜上所述,騰訊新聞權威性、專業性更強,騰訊新聞主打實時推送大事件、大新聞這一產品重點,自然培養了大批量忠實用戶和中高端用戶,這些用戶更關注新聞內容之所在,注重時效性。作為騰訊系產品,擁有巨大的流量導入優勢,騰訊系其他產品具有強大的導流能力,這是其他新聞類軟件所無法匹敵的,因此活躍人數依然保持高位,但個性化推薦不精確,社交屬性弱,用戶參與度不高,不夠活躍,造成用戶粘度低,使用時長短。且由于生活節奏加快,獲取資訊方式的時間將越來越碎片化,門戶型媒體平臺將會面臨更大的威脅,對于今日頭條這類聚合類資訊平臺更有利。今日頭條基于數據挖掘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推薦引擎,預測用戶的閱讀興趣,實現內容的精準推送,極大地增強了用戶粘性,搶占了個性化資源市場,實現了精準新聞分發,重新定義了新聞。但也會遇到版權糾紛,質量參差不齊,由于體量巨大,難以保證內容質量。 短視頻階段:國內市場“3+N”布局“流內容”賽道 字節跳動旗下的“頭條系”三大短視頻產品抖音、火山小視頻和西瓜視頻于2016年密集上線,分別打通了年輕時尚人群、UGC內容、PGC內容三大細分領域。根據QuestMobile數據,2019年上半年字節跳動三款短視頻產品去重用戶MAU接近5.9億,其中抖音MAU達4.86億,位列國內短視頻行業第一。 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可以豐富,分發效率可以提升,但唯有每個用戶每天24個小時的時間是公平且限定的。字節跳動運用算法推薦技術,解決的是內容極大豐富和用戶注意力有限的矛盾。無論是騰訊還是字節跳動兩者都深耕泛娛樂領域,歸根到底還是流量的生意。2018年,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頭條系”短視頻平臺迅速崛起,擠占了騰訊系的用戶時長大盤。2019年上半年,“頭條系”短視頻平臺繼續擠占騰訊系的用戶時長大盤,用戶總使用時長占據了國內互聯網的11.3%。
全球化階段:海外擴張打開流量天花板 全球化階段,字節跳動公司的“頭條系”APP也在布局海外市場中有明確的發展規劃。一方面,不斷推出現有產品的海外版,包括今日頭條海外版TopBuzz,火山小視頻海外版Vigo Video和抖音短視頻海外版Tik Tok等。另一方面,收購關聯標的以布局海外,2016年10月,投資印度最大內容聚合平臺Dailyhunt;2016年底控股印尼新聞推薦閱讀平臺BABE;2017年2月,全資收購美國短時頻應用Flipagram;11月收購全球移動新聞服務運營商News Republic、音樂視頻分享和互動社交應用Musical.ly。目前Musical.ly全球每天的活躍用戶數超過2000萬,北美的活躍用戶占主流。 綜合來看,在國內流量紅利日漸飽和的情況下,頭條系以“技術出海+本土化運營”戰略進行全球化探索,其海外用戶截至2018年上半年占比已接近20%,打開了公司海外擴張的流量天花板。
盈利模式:依賴信息流廣告等多渠道變現流量 字節跳動的核心業務是算法的編輯以及咨詢的智能分發,其商業模式主要是通過出售廣告位獲取收入。字節跳動的廣告形式主要有三種:信息流廣告、開屏廣告、詳情頁廣告,其中信息流廣告是收入的主要來源。而信息流廣告投放的首要步驟是精準定向目標用戶,需要借助大數據、DMP標簽實現精準投放,并根據投放效果實現投放方向的調整和升級。這一投放技術的基礎與新聞資訊的智能分發“異曲同工”,字節跳動在資訊分發上的核心算法優勢,能為信息流廣告的精準推送提供技術保證。 除此之外,公司旗下的短視頻社交平臺—抖音同樣是基于算法,就用戶平時的觀看行為進行精準的個性推薦的應用,信息流廣告亦大有用武之地。除了信息流廣告以外,抖音上的網紅達人也是廣告營銷的重要渠道。此外,2018年5月,抖音上線了店鋪入口,用戶可以進入抖音達人的個人店鋪進行購物。此舉是繼抖音提供外鏈淘寶的購物車后,在紅人電商領域的又一次試水。
根據統計,2015-2018年,公司“頭條系”的廣告收入實現了翻倍式的增長,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0%。2018年公司“頭條系”實現廣告營收470億元,較2017年增長了213%。可以看出,在信息流廣告等多渠道流量變現的盈利模式下,字節跳動公司的廣告營收正在向500億進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