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布編號 1A024 公布名稱 公共租界工部局舊部 地址 江西中路215號、209號,漢口路193號 價值綜述 原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舊址,解放初上海市人民政府曾設在此。公和洋行特納設計,華商裕昌泰營造廠承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1913-1922年建造(“一戰”期間曾一度停工)。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有巴洛克裝飾。沿街作周邊式布置,環成內院,外墻全部石砌。立面強調橫三段,比例和諧;底層基座用細面大塊花崗石砌筑,留水平凹槽砌縫,拱券形窗洞;2、3層愛奧尼式倚墻列柱,2層窗楣以弧形與三角形的斷檐山花相間;3、4層之間有大挑檐。 Former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Building, built in 1913-1922. Designed by R.C.Turner of 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English neoclassical style with Baroque style decoration. Three type compositions for the facade, and well-proportioned. Big granite tile for the base on the ground floor. Ionic pilasters for the 2nd and 3rd floors. Big projected eaves between the 3rd and 4th floors. 保護類別 二類 立面、環境保護要素 單體各立面 室內保護要素 空間格局、樓梯間、天花吊頂、馬賽克地面等特色裝飾 保護身份、公布機構及時間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優秀近代建筑(滬府辦發[1989]62號文件,1989年9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 人文歷史 工部局大樓占地4條馬路圍合的一個街區,平面規模宏大。建成后,樓內共有400間辦公室,可以容納近千人辦公。室內裝飾華貴,走廊過道和墻壁都采用大理石和彩色釉面瓷磚,主入口和通往會議室的樓梯用的是黑白相間的大理石。辦公室鋪的是洋松擱柵、柳安木地板。這里裝備了當時上海最先進的自動電話交貨機、衛生設備、電梯、熱水汀,都是進口的名牌貨。其低壓熱水供應系統由曾為倫敦市政廳設計過同樣系統的英國設計師諾布斯設計。工部局其建筑的豪華,設備的先進,是當時中國乃至遠東地區少見的。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大樓為日偽所盤踞。抗戰勝利后,國民黨上海市政府從楓林橋搬遷這里辦公,大樓改稱市府大樓,工部局的歷史在上海結束了。 新中國成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曾一度設于該大樓內。1949年5月28日,陳毅市長在這里完成對舊市政府的接管。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此舉行隆重儀式,升起了全市第一面五星紅旗。 1955年市人民政府遷到外灘的原匯豐銀行辦公,原工部局大樓成為民政、市政工程、園林、衛生、環保等局的辦公樓。 Audio Player黃浦區人民政府外灘街道辦事處 readwaitan@huangpuqu.sh.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