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語素與詞的構成 銜接目標: 初中回顧:淡化語素與詞的構成知識,學生不了解現代漢語語素的含義及特點,不能正確區分單純詞和合成詞。 高中要求:語素與詞的構成雖然不是高考直接考點,但是學好這些知識對辨析詞語、辨析病句等有很大幫助。 目標要求: 1.掌握現代漢語語素的含義及特點。 2.正確區分單純詞和合成詞。 自主學習:
知識梳理:語素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是最小的有意義的語言單位。語素的主要功能是充當構成詞語的材料。 根據音節的多少,語素可以分為單音節語素、雙音節語素和多音節語素。單音節語素就是有( )音節組成的語素;雙音節語素指由( )音節組成,但表示一個意義的語素;多音節語素指由( )音節組成,但表示一個意義的語素。另外,單音節語素又分為自由語素、半自由語素和不自由語素。 我們來看下邊這個句子:他坐在沙發里看書。 這是一個較大的語法單位,我們把它盡量小的切分,就成了: 他│坐│在│沙發│里│看│書 切下來的每個部分都有意義,都不能再切分了,是一個個的語素了。這里的“沙發”只是一個語素,是英文sofa的譯音,表達一個意義,所以不能再切分。 由此可見語素有兩個特點:一是最小、不能再分割了;一是有意義。 小試身手:請按要求將下列詞語進行歸類,只填寫序號。 1.波浪 2.流蘇 3.惆悵 4.布魯塞爾 5.倉皇 6.恍惚 7.佳麗 8.布爾什維克 9.氤氳 10.道路 11.嬋媛 12.迪斯科 13.鳥瞰 14.蹁躚 15.嘩啦 16.法西斯 一個語素: 兩個語素: 知識拓展: 詞是由語素構成的,體現基本意義的自由、半自由語素又叫詞根。詞根具有具體實在的詞匯意義,同時在詞中承擔整個詞的主要詞匯意義,是構成詞的根本要素。加在詞根前或后表示附加意義的不自由語素叫詞綴。詞綴只能黏附在詞根上構成新詞,不能單獨構成詞。如:“木頭”中的“木”是詞根,“頭”是詞綴。 現代漢語的詞綴是由詞根演變而來的,所以有的詞綴在形式上和詞根相同,在意義上還存有一點兒聯系,但是他們有根本的區別,必須注意區分。 如:“老師”的“老”不同于“老人”的“老”;“桌子”的“子”不同于“蓮子”的“子”;“美化”的“化”不同于“變化”的“化”。“老,阿”等詞綴附在指人的詞根前,往往有親昵或喜愛的感情色彩。詞綴“子、兒、頭、性、者、頭、員”是構成名詞的詞綴。“在于、勇于、善于”中的“于”是構成動詞的詞綴。“通通、洋洋”等疊音詞綴,是構成形容詞的詞綴。
知識梳理:詞是由語素構成的,根據詞的構成情況,可以把詞分為兩大類:單純詞和合成詞。 (一)單純詞:由( )語素構成的詞,叫作單純詞。單純詞分為單音節和多音節兩種。 1.單音節的:由一個單音節語素構成的詞。 2、多音節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音節語素構成的詞。多音節單純詞包括( )( )( )( )。 (1)連綿詞 指兩個音節連綴成義,不能拆開的詞。其中有雙聲的,疊韻的和非雙聲疊韻的。 a、雙聲的,兩個音節的聲母相同的 如:秋千 仿佛 參差 忐忑 玲瓏 尷尬 躊躇 崎嶇 b、疊韻的,兩個音節同韻的 如:彷徨 窈窕 從容 徘徊 燦爛 蒼茫 靦腆 玫瑰 c、其他,兩個音節的聲母、韻母都不相同的 如:蝴蝶 玻璃 妯娌 囫圇 蜈蚣 芙蓉 (2)疊音詞:兩個相同的音節重疊而成的詞。 如:蟈蟈 猩猩 紛紛 悄悄 潺潺 (3)音譯的外來詞 如:坦克 沙發 咖啡 巧克力 吉普 布爾什維克 (4)擬聲詞 嘩啦 滴答 丁丁當當 轟隆隆 (二)合成詞:由( )的語素構成的詞,叫作合成詞。根據語素的意義和結構關系,合成詞可分為復合式、附加式、重疊式三種類型的構詞方式。 1.復合式:至少由兩個不相同的詞根復合而成。根據語素之間的結合關系,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1)并列式(聯合):由兩個意義相同、相近、相關或相反的語素并列組合而成。 如:群眾 道路 語言 生產 思想 美麗(兩個語素的意義并列,可以互相說明) 眉目 骨肉 心腸 方圓 分寸 領袖(兩個語素結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思) 國家 人物 忘記 窗戶 質量 干凈(兩個語素組合成詞語后,只有一個語素的意義在起作用,另一個語素的意義完全消失。這種合成詞也叫偏意詞) 一些由意義相反的語素聯合構成的詞,如:高低 反正 始終 開關 動靜 甘苦 這類詞的意義一般都比較抽象,不能直接從語素上看出其意義,對這些詞,要注意避免望文生義。 (2)偏正式,前一個語素修飾限制后一個語素。 如:火車 鹿茸 漢語 熱愛 函授 筆直 狂歡 精心 飛快 瓦解 新聞 草圖 內部 單干 (3)補充式,后一語素補充說明前一語素。 如:證明 揭露 說服 延長 改正 抓緊 削弱 提高(前一個語素表示動作,后一個語素補充說明動作的結果) 人口 車輛 書本 布匹 房間 花朵 槍支 信件(前一個語素表示事物,后一個語素表示事物的計量單位。中學教學語法中稱這種為“名量式”) (4)支配式(動賓),前一個語素表示動作,行為,后一個語素表示動作行為所支配、關涉的對象。 如:選材 舉例 司令 將軍 忘我 干事 防控 無聊 傷心 滿意 開幕 吹牛 注意 知己 (5)陳述式(主謂),前一個語素表示被陳述的對象,后一個語素陳述前一語素。 如:民主 地震 心軟 月亮 天賦 膽怯 國營 日蝕 眼紅 霜降 年輕 性急 面熟 嘴硬 2.附加式:由自由的、半自由的語素與不自由的語素構成的合成詞,即由表示具體詞匯意義的詞根和表示某種附加意義的詞綴(詞綴包括前綴、中綴、后綴)構成。 (1)不自由的語素在前(詞綴 詞根) 如:老虎 老鄉 老鼠 初一 第一 阿哥 阿Q (2)不自由的語素在后(詞根 詞綴) 如:桌子 刀子 剪子 胖子 鳥兒 蓋兒 尖兒 念頭 甜頭 石頭 黨性 原則性 彈性 讀者 學者 教員 黨員 作家 專家 能手 選手 歌手 美化 強化 大眾化 在于 勇于 善于 此外,還有詞根和一個疊音詞綴結合的。 如:喜洋洋 紅通通 綠油油 笑嘻嘻 (3)重疊式,由兩個相同的語素相疊而成。 如:姐姐 哥哥 星星 僅僅 剛剛 小試身手:下列詞語,請指出哪些是單純詞,哪些是合成詞,只填寫序號。1.忐忑 2.坎坷 3.動靜 4.狂歡 5.馬拉松 6.參差 7.農藥 8.客機 9.色弱 10.琉璃 11.蜈蚣 12.眼熟 13.輪船 14.擔心 15.含糊 16.敵敵畏 17.目擊 18.骨折 19.烏托邦 20.澎湃 知識拓展:疊音詞有兩種,一種是合成詞,如“星星”;另一種是單純詞,如“油油”。兩者的區別是:重疊前有意義的是合成詞,重疊前無意義或重疊后與重疊前意義不一樣的是單純詞。 實戰演練: 一、從語素與詞的角度,按要求將下列各項進行分類,只填序號。 1.火 2.小 3.地 4.人 5.牛 6.夢 7.走 8.吃 9.紅 10.十 11.囫圇 12.秋千 13.蜘蛛 14.流連 15.克拉 16.葡萄 17.撲克 18.幽默 19.牙齒 20.美麗 21.毛巾 22.降低 23.鮮花24.徜徉 25.阿司匹林 26.荒唐 27.蝙蝠 28.真誠 29.偉大 30.法西斯 單音節語素: 雙音節語素: 多音節語素: 單純詞: 合成詞: 二、按照要求,將下面的語素進行分類,只填序號. 1.刀 2.車 3.機 4.手 5.風 6.水 7.山 8.高 9.馬 10.天 11.我 12.們 13.牛 14.龍 15.跑 16.者 自由語素: 半自由語素: 不自由語素: 三、 按照要求,將下面的合成詞進行分類。 地震 司機 提高 雪白 骨肉 筆直 舉重 觀看 虛偽 善良 游記 擺放 痛快 網友 立正 列舉 粉紅 分紅 營利 霜降 法盲 群居 透徹 擴大 看好 慵懶 紙張 馬匹 打仗 動靜 并列型: 偏正型: 動賓型: 名量型: 補充型: 主謂型: 第二講 實詞 銜接目標: 初中回顧:淡化實詞知識,很多學生不清楚實詞的含義及分類,也不了解實詞中各詞性的基本用法 高中要求:掌握大量實詞是寫作的基礎,也是做好高考復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考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點要求。 目標要求: 1.了解現代漢語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及分類 2.掌握實詞中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和代詞的基本用法 自主學習:
知識梳理:詞類的劃分標準有多種,但根據語法功能和詞匯意義來劃分,詞可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 1.實詞:有實在意義的詞,可以獨立充當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單獨回答問題。每一個實詞都可以詳細解說其詞義。現代漢語實詞一般分為 、 、 、 、 、 六類。 2. 虛詞:不表示實在意義,并且一般不做詞組和句子成分的一類詞。主要有 、 、 、 、 、 。 二、實詞 知識梳理 (一)名詞: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稱的詞。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表示具體的人或事物,如“工人”“河流”等;(2)表示抽象事物,如“思想”“道德”等;(3)表示專用名稱,如“上海”“美國”等;(4)表示時間,如“未來”“清晨”等;(5)表示方位,如“上面”“里邊”等。 名詞語法功能特點: 1.名詞前能加數量詞,一般不能加副詞; 2.名詞在句子中常作主語和賓語;表方位方向位置的名詞多充當狀語; 3.一般地在表人稱的名詞后面家詞尾“們”表示多數,但是,當名詞前已經有標數量的詞或者名詞本身已含有數量時,后面就再不能加“們”。 2、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存在及發展趨勢的詞。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行為,如“讀”“保衛”等;(2)表示人或事物的發展、變化,如“提高”“減少”等;(3)表示心理活動,如“想”“希望”等;(4)便是存在,如“消失”“出現”等;(5)表示使令,如“使”“允許”等;(6)表示能愿,如“能”“應該等;(7)表示趨向,如” “去”“起來”等;(8)表示判斷如“是”“非等。 動詞的語法功能特點 1有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想想 讀讀 試試 2動詞常作謂語,并且大多數能夠帶賓語,也有一些動詞不帶賓語。 3動詞一般能夠與副詞組合,只有少數副詞難與動詞組合。 4動詞后面一般可以待“過 著 了”等,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過程。 5能愿動詞后面一邊跟動詞,構成能源短語。 6趨向動詞一般可以用在其他動詞后面,大都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或情態。 7“是”作謂語時,主語和賓語是同一關系或從屬關系。 3、形容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狀態、的詞。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表示事物的形狀,如“高”“胖”等;( 2)表示事物的性質,如 “紅”“甜”等;(3)表示事物的情態,如“飛快”“悲傷”等。 形容詞的語法功能特點 · 1有些形容詞可以重疊。 · 2形容詞大部分能同程度副詞組合構成短語。 · 3形容詞一般能作謂語和定語,也可以做狀語補語。 · 4形容詞一般不能帶賓語。 4、數詞:表示數目和次序的詞。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表示確數,如“一”“百”等;(2)表示概數,如“幾”“少數”等;(3)表示序數,如“第二”“老六”等。 數詞語法功能特點 · 1數詞經常出現在量詞之前。 · 2現代漢語中,數詞一般不直接修飾名詞。 · 3注意事項:(1)表概數的三種只能選用其中的一種;(2)一般地說,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數目增加,即可用分數也可以用倍數表示;(3)數量詞后面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并且都能受數量詞的修飾,注意歧義現象(修改量詞) 5、量詞: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計量單位的詞。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物量詞,表示人或事物地計量單位,如“個”“批”“類”“千克”等;(2)動量詞,表示動作的計量單位,如“次” “回”“遍”“趟”“頓”“番”等;(3)時量詞,表示時間的計量單位,如(1)“年”“秒”等。 量詞的語法特點 1量詞一般出現在數詞后面,同數詞一起常作定語或補語。 2量詞一般可以重疊。 3量詞也在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6、代詞:用來指代人、事物、狀態、過程的詞。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 人稱代詞包括A第一人稱(我、我們、咱、咱們)、 B第二人稱(你、你們、您)、 C第三人稱(他、她、它、他們、別人、大家)三種。 疑問代詞是表示疑問點的詞,如“誰”“什么”“哪里”“多少”等。 指示代詞包括近指的“這”、遠指的“那”,以及由它們構成的合成指示代詞,如“這里”“那邊”“這陣子”“那會兒”等。 代詞的語法功能 · 1代詞一般不接受其他詞類的修飾。 · 2代詞一般不能重疊使用。 · 3指代一定要明確,不然句子就會表達不清楚意思,以致造成誤會和語法上的病句。(指代不明) 4注意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的人稱變化 小試身手: 依次填入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文學藝術創造來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創作而形成的。 一輛運載鹽酸的貨車在高速公路上發生側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門的人員迅速趕赴出事現場,并做出來緊急---------。 保險絲是電路安全的報警器,當電路里的電流超過允許值時,保險絲就會------,從而切斷電源,保障線路和電器的安全。 A.原形 處置 融化 B.原型 處治 融化 C.原型 處置 熔化 D.原形 處治 熔化 知識拓展: 把我詞語的意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 推敲不同的語素。 (2) 聯系上下文理解。 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色彩。 實戰演練: 1、指出下列各句中 “綠”的詞性,并解釋其意義。 (1)春回大地群山綠。 (2)春風又綠江南岸。 (3)一江綠水慰平生。 (4)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5)紅花還須綠葉扶。 答: 2、選擇句子后面括號中恰當的詞語填入各句的橫線處。 (1)青春意味著勇氣多余怯懦,青春意味著冒險多于------。(安逸、安靜) (2)閱讀使人充實,交談使人敏捷,寫作使人-------.(嚴謹、嚴格) (3)悔恨自己的錯誤,而且力求不重蹈覆轍,這才是真正的-------。(悔悟、感悟) 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1)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與董事長單獨相處,本有些忐忑不安,但亭董事長說話風趣幽默,態度和藹可親,心情也就慢慢------了。 (2)到半夜,小說終于脫稿了,他------地摸著胡子,長長地松了口氣。 (3)最近,由于教學的需要,本人對洪承疇在高中地方史教學中的地位進行了探討,現在把自己的體會寫成文章發在網上,敬請各位網友------。 A.遲緩 躊躇滿志 矯正 B.弛緩 躊躇滿志 教正 C.遲緩 自鳴得意 矯正 D.弛緩 自鳴得意 矯正 第三講 虛詞 銜接目標: 初中回顧:淡化虛詞知識,很多學生不清楚虛詞的含義及分類,也不了解虛詞中各詞性的基本用法。 高中要求:掌握大量虛詞是寫作的基礎,也是做好高考復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涉及高考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點要求。 1.掌握虛詞中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的基本用法。 2.了解現代漢語虛詞使用需要注意的事項。 自主學習: 一、 虛詞 知識梳理: 1.副詞:用來限制、修飾動詞或形容詞的詞,表示時間(剛、才、正、馬上等)、頻率(常常、往往、漸漸、屢次等)、范圍(都、總、總共、僅僅等)、語氣(難道、究竟、索性、幸虧等)、程度(很、最、極其、稍微等)、處所(處處、到處、隨處、四處等)。 2.連詞:用來連接詞與詞、詞組與詞組或句子與句子,表示某種邏輯關系的詞。連詞可以表示并列、承接、轉折、因果、選擇、遞進、條件、假設等關系。 3.介詞: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前,同這些詞或短語組合在一起表示方向、處所、時間、對象(對、對于、關于)、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被、給、讓、叫等)等的詞。 4.助詞: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有結構助詞(的、地、得)、動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比況助詞(似的、一樣、一般)、被動助詞、強調助詞、表數助詞和列舉助詞等。 5.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 6.擬聲詞:摹擬人或事物發出的聲音的詞。 小試身手:依次填入下面四句話中橫線處的虛詞,正確的一項是( A )。 ① 兄弟我再糊涂,也______好話歹話都聽不出來。 ② 我們先看錄像,______又唱起了歌。 ③ 問題______點破,大家便會明白真相。 ④ 這真是一件______妙的藝術品。 A. 不至于 繼而 一經 絕 B. 不至于 既而 已經 決 C. 不致于 既而 已經 決 D. 不致于 繼而 一經 絕 二、虛詞使用注意事項 知識梳理: 1.吃準含義。虛詞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一定的語法意義,幫助實詞造句,其本身的意義不大實在,但并不意味著虛詞一點實在意義都沒有。在虛詞使用中,我們同樣需要吃準虛詞的含義。 2分清區別。答題時要辨析近義虛詞的區別,否則就會錯答。 3.合理搭配。漢語的虛詞有許多是搭配起來使用的,它們的搭配都有一定的規律,所以我們必須了解虛詞搭配的情況。 4.擺正位置。一般來說,虛詞在句中的位置是有一定限制的不能隨便擺放,否則會使句子不流暢,意思不清楚。虛詞的擺放位置,必須根據句子的語法需要和虛詞自身的表意來確定。 5.辨明關系。為了表明句子之間的關系,常常需要使用虛詞,在使用虛詞之前,應該辨明關系,否則就會導致關系混亂等問題。 6.不可濫用。虛詞在語言的組合過程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當用則用,不當用則不濫用,濫用虛詞不但會使表達啰嗦,有時還會導致表達混亂。 7.謹防漏用。當用虛詞時就該用,虛詞的漏用會直接導致成分的殘缺,從而影響語意的表達。 小試身手:下面的一則報道在語言表述上有三處錯誤,請加以修改。 ①今年我省對外招商的重點項目是在農業、交通、信息產業的技術改造方面,②并將在改善投資環境的同時,③注意在政策允許的范圍給予外來投資者適當的優惠。④據介紹,目前我省各市都已根據“國民待遇”的原則,⑤制訂了減輕企業負擔的一些措施。⑥總署已公布從今年1月1日起,對345個序列號的生產設備的進口暫行稅下調將近50%以上。 (1)錯誤處(填序號)_③_,修改__在“范圍”后加“內” (2)錯誤處(填序號)_⑤_,修改將“一些”調至“減輕”前_ (3)錯誤處(填序號)_⑥_,修改__將“將近”“以上”刪去其一______ 知識拓展 常見虛詞的用法 (1) 介詞的運用 ① 對于、對:標記或介引動作的對象或與動作有關的人或事物。這兩個介詞在很多場合可以通用。 ② 關于:引進涉及的事物。兩詞用法相近,有時可以互換,注意兩點: 第一,表示關聯、涉及的事物,用“關于”;指出對象,用“對于”。 第二,“關于”組成的介詞短語可以做標題,“對于”組成的介詞短語就不能。如:“關于中國現代文學”可以做標題,“對于現代文學”就不能。 ③ 在:經常跟由方位詞“上、中、下”等構成的方位短語構成介詞短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方位、條件或范圍等。 ④ 給:介詞“給”和“跟”兩者有相通的一面,都能表示“對、向”等意義。 ⑤ 于:它除了表示“在、比、向”等意義外,還表示“到(達于極點)、從(認識開始于經驗)、對于(與我們實用的東西)”等意義。 ⑥ 由于、由:“由于”是介詞,表示原因;“由”也是介詞,表示“從”(如“由北京出發”)或“被、讓(如“由他去”),也有表原因的(“由感冒引起了肺炎”)”。 (2) 連詞的運用 ① 和:運用“和”連接并列成分要注意分清層次,否則容易造成層次不清。 ② 或(或者):“或”表示選擇,或甲或乙,多項選一。 ③ 及其:“及”是連詞,“其”是代詞,“及其”的意思是“和他們”的。 ④ 還是:“還是”和“或者”都表示選擇,用在“無論、不管”一類詞后,兩者可以互換。 ⑤ 而:最常見的用法是“為……而……”的格式,表示動作的目的;不表示目的,不能用。“而”字連接動作表示結果,要注意前面跟“因、由于”等介詞搭配。 (3) 助詞的運用 ① 的、地、得:這三個結構助詞分別是定語、狀語、補語的標志。 ② 著:表示動作正在進行或狀態正在持續。 ③ 了:是表示實現的動態助詞,用時要注意不要同其他的詞語發生矛盾。 學習演練 1. 選擇句子后面括號中恰當的詞語填入各句的橫線處。 (1)我們進行了合理的分工,__進而_建立了崗位責任制。(從而/進而) (2)由于這些條件的吸引_______收費驚人,許多家長依然趨之若鶩。(不管/盡管) (3)當你還是一顆幼苗的時候,別人不容易在遠處看到你。_______他們從你身邊走過甚至站在你身邊,_______可能視而不見,因為你還不引人注目。(即使……也……/雖然……但是……) 答:(1)進而 (2)盡管 (3)即使……也…… 2.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使用是否正確?請簡要分析。 (1)在短短的二十年里,由于賴斯付出了“八倍的辛勞”,使她從一個備受歧視的黑人女孩成為世界著名的外交家。 (2)“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于7月20日在孔子故里曲阜拉開了帷幕,世界各地政要名流共四千余人聚集在孔子故里,被應邀參加祭孔大典。 (3)當前,生物科學在解決人口增長、資源危機、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等諸多問題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的文明發展。 (4)一個老師想要贏得學生的喜歡,就一定要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心理,如果把學生心理把握不住,就無法贏得他們的喜歡。 答:(1)刪掉“由于” (2) 刪掉“被” (3) 成分殘缺,缺少介詞的賓語中心詞。“諸多問題”后應加“上” (4) 語序不當,“如果把學生心理把握不住”改為“如果把握不住學生的心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B )。 ①一個十多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________難以相信。 ②________去年江水泛濫的嚴重教訓,工程局組織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③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______幾片雪花飄落,更平添了幾分寒意。 A.簡直 由于 偶然 B.簡直 鑒于 偶爾 C.幾乎 鑒于 偶然 D.幾乎 由于 偶爾 4.請在下列關聯詞語中,選取最恰當的三個,分別填入句子的空格中。 既然 不管 盡管 無論 既而 因而 然而 __①__古代的一些現實主義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義者,但是他們__②__是現實主義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義的成分,__③__他們能夠從藝術描寫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觀現實。 答:① 盡管 ② 既然 ③ 因而 第四講:并列、偏正、主謂、動賓、補充、介賓短語 銜接目標 初中回顧: 淡化短語結構知識,很多學生不了解現代漢語短語結構類型的基本分類,也不清楚各種短語的特點及用法。 高中要求: 熟練把握短語的結構有助于分析語言結構,從而更好地理解語言的意義,也是高考正確使用詞語(包括孰與)、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點要求。 目標要求: 1.了解現代漢語短語結構類型的基本分類。 2.掌握并列、偏正、主謂、動賓、補充、介賓短語的特點及用法 自主梳理(一)并列短語 ⑴ 名+名 紅花綠葉 大海藍天(名詞短語) ⑵ 動+動 說說笑笑 唱歌跳舞(動詞短語) ⑶ 形+形 堅強勇敢 美麗漂亮(形容詞短語) ⑷ 代+代 我和他 這樣那樣(名詞短語) ⑸ 數量+數量 四面八方 千秋萬代 三斤五兩(名詞短語) 3、教師舉例:文化教育 今天或明天 調查研究 愿意并實行 光輝燦爛 莊嚴肅穆 (二)偏正短語 ⑴定+名, 如: 三個同學 ⑵狀+形/動 如: 非常美麗 大膽猜測 如:堅定的信念 認真地寫字 準確地顯示 你能舉出哪些例子? 教師舉例:祖國大地 一朵茶花 前進的步伐 很好看 獨立思考 慢慢地走 A、名 動:會議結束 蝴蝶飛舞 B、名 形:自己說話 我們回去 C、代 動:花朵鮮艷 斗志昂揚 D、代 形:你真美麗 這里清靜 特殊主謂短語:名詞做謂語。 例如: 今天星期三 明天國慶節 2.你能舉出哪些例子? 例如: 態度和藹 大家討論 覺悟提高 思想解放 陽光燦爛 小試身手 指出下列短語的結構 風俗習慣(并列) 變化規律(偏正) 歷史悠久(主謂) 繼往開來(并列) 交頭接耳(并列) 思維敏捷(主謂) 廢寢忘食(并列) 前程遠大(主謂) 全神貫注(主謂) 襟懷坦白(主謂) 揮手之間(偏正) 愚公移山(主謂) 競選州長(動賓) 銷售計劃(偏正) 色彩繽紛(主謂) 交通規則(偏正) 風和日麗(并列) 禁止吸煙(動賓) 辛勤耕耘(偏正) 巍峨挺立(偏正) 二、動賓、補充、介賓短語 (一)動賓短語 丟下它 展生產 進行斗爭 騙取信任 恢復平靜 愛熱鬧 下決心 有幽默感 像珍珠 總結特點:結構特點:動賓之間是支配與被支配、關涉與被關涉的關系。賓語是回答動詞“誰”、“什么”、“哪兒”的。 動補短語中的補語不能回答動詞“誰”、“什么”“哪兒”。 例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來、引在腦子里 、跑得快 、走的急 B、形補短語 形 補 以形容詞為中心時它的后面只有補語,因為形容詞不能帶賓語。 例如: 快樂得很 好<極了> 熱<死了> 強得<多> 凍得<麻木> 提示:結構助詞“得”是補語的標志。 例如: 機靈得很 密得不透氣 如:為人民(服務) 對群眾(說) 從現在(起) 按規定(辦理) 把大門(推開) 當黎明到來的時候 小試身手按短語結構歸類有誤的一項是( D ) A. 動賓短語:保衛祖國 保持安靜 歌唱英雄 整頓作風 B. 并列短語:風俗習慣 正大光明 春夏秋冬 天高地厚 C. 偏正短語:精神文明 寶貴意見 多么活潑 偉大成就 D. 主謂短語:人民偉大 成果輝煌 黑了一陣(后補) 宿舍旁邊(偏正) 學習演練 1、根據要求,將下列短語進行分類。 氣氛熱烈 富麗堂皇 調查提綱 向隅而泣 向前沖去 精力充沛 愚公移山 死海不死 驛路梨花 范進中舉 科學研究 人員往來 物質保證 精神獎勵 冰清玉潔 發號施令 安邦定國 杞人憂天 容光煥發 一番說辭 并列短語: 偏正短語: 主謂短語: 2、根據要求,將下列短語進行分類。 保衛和平 研究問題 關于月亮 取得成功 打得最準 來得突然 跑得滿頭大汗 排除萬難 飽經風霜 權衡輕重 清醒過來 臥倒在地 推辭一番 在操場上 為了明天 從什么時候 保衛祖國 參觀展覽 加深印象 密不透風 于無聲處 動賓短語: 補充短語: 介賓短語: 3、仿照例子,每組寫出三個結構類型相同的短語。 第一組:龜兔賽跑第二組:花好月圓第三組:咳嗽得很厲害第四組:英勇地戰斗第五組:喜歡晴天 答: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1.龜兔賽跑 覺悟提高 陽光燦爛 心情舒暢 {主謂} 第五講 “的”字、復指、連動、兼語短語及短語層次劃分 銜接目標: 初中回顧:淡化短語結構知識,學生不清楚各種短語的特點及其用法,不懂劃分短語結構層次的基本方法。 高中要求:熟練把握短語的結構及短語結構層次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分析語言結構,從而更好地理解語言的意義,也是高考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點要求。 目標要求: 1.掌握“的”字、復指、連動、兼語短語特點及其用法。 2.學習劃分短語結構層次的基本方法。 自主學習:一、“的”字、復指、連動、兼語短語 知識梳理:(一)“的”字短語:指將助詞“的”附著在詞語后面構成的具有( 指稱 )作用的短語。“的” 字短語表示動作的發出者、物體的領有者、性質特點的所屬者等意義,它在句子中相當于一個( 名詞 ),一般常作主語或賓語。加在“的”前的成分主要是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偏正短語等。 (二)復指短語:指結構上具有同位復指關系的短語,也叫( 同位短語 )。由兩部分組成,指同一事物,但不是簡單的重復,往往是以一部分去注釋或補充、說明另一部分,使事物得到進一步闡述。復指短語必須是同位的,在句子里處在同一成分的位置上。 (三)連動短語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詞或動詞短語連用,但它們彼此又不構成偏正、動賓、動補、并列或主謂關系,這樣的短語叫作連動短語。這幾個連用的動詞或動詞短語順序不能顛倒,它們分別和主語構成主謂關系。 (四)兼語短語 由動賓短語和主謂短語套疊在一起構成的短語,動賓短語中的(賓語)兼作主謂短語中的(主語)。由于兩個短語的共同部分(動賓短語的賓語和主謂短語的主語)在黏合過程中疊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一種復雜的短語結構。兼語短語中的第一個動詞一般由含有使令性意義或表示贊許、責怪的動詞充當,如“讓”“叫”“令”“使”“要”“催”“派”“請”“要求”“促使”“命令”“請求”“打發”“派遣”“鼓勵”“動員”“埋怨”“擔心”“稱贊”“表揚”等。 除了上述短語類型之外,還有方位短語、能愿短語、趨向短語和固定短語等。 1、方位短語:前一部分是名詞、數詞或動詞等,后一組成部分是方位名詞。方位短語一般用來表示時間、處所,少數也用來表示人或事物。如: ①名詞+方位名詞:廣場上、春雨中、榕樹下、清明節前后、部隊上 ②數詞+方位名詞:四十以上、三十左右、五十上下 ③動詞+方位名詞:地震以前、改革開放以來、工作以后 2.能愿短語:前一部分是能愿動詞。例如: ①能愿動詞+動詞:可以看、能夠吃、會趕來、肯下功 ②能愿動詞+形容詞:會好、能堅強、應該勇敢 ③能愿動詞+主謂:可能他去了、應該你走、可以他去 3.趨向短語:前面是動詞,后面是趨向動詞。如,走上前、長起來、靜下來、 唱起來、舞過去。 4.固定短語又叫固定詞組,指結構比較固定的慣用的短語。固定短語在結構上具有固定性,構成固定短語的詞及其次序一般都不能變動。固定短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組成固定短語的各詞往往不能再作字面上的個別解釋。固定短語包括四字熟語、專有名詞與結構對稱的習慣語。四字熟語,包括四字構成的成語和習慣用語。如“一絲一毫”,“年富力強”,“喜笑顏開”等。專有名詞一般是單義項詞條。專有名詞是特定的人物、地方或機構等的名稱,即特定的人名(例如周恩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地名(例如北京市、南京市、重慶市、重慶縣)、國名(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利堅合眾國)、單位名稱或組織名稱(例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中央電視臺)等。結構對稱的習慣語:如“你一言我一語”,“東一鎯頭西一棒槌”等。這類習慣語多用作狀語來修飾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如“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說開了。”“他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地上走著。” 小試身手:1.根據要求,將下列短語進行分類。 1.春秋季節 2.詩人李白 3.派班長做代表 4.魯迅先生5.讓他走 6.下河洗菜 7.上車買票 8.通知校長開會 9.“美麗”這個詞 10.我們每個人 11.勸她回家 12.背著弟弟過河 13.跑過去開門 復指短語:1.2.4.9.10 連動短語:6.7.12.13 兼語短語:3.5.8.11 知識拓展:兼語短語與連動短語、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區別 1.兼語短語:在“我請他進來”這句話中,“請他進來”就是一個兼語短語,它有什么特征呢?首先,從“兼語”的角度來說,動詞1的賓語是動詞2的主語,“我請他進來”,句中“他”是“請”的賓語,同時又是“進來”的主語,一個詞,兼了兩個句子成分,所以叫“兼語”,前一個動詞的賓語兼做后一個動詞的主語。其次,從兩個動詞之間的關系來看,動詞1“請”和動詞2“進來”,兩者是目的關系,“請”的目的是“進來”。在兼語短語中,這種關系還可以是因果關系。再次,從動詞1的特點看,兼語短語的動詞1一般是以下幾種類型:使令動詞(使、派、催、讓、命令等)、心理活動動詞(討厭、可憐等)、有無動詞(有、無)等。 2.連動短語:在句子“他進來喝了水就走了”這個句子中,有三個動詞“進來”“喝”“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詞性詞語連用的短語就叫連動短語。首先,從停頓和動詞之間的關系看,連動短語的動詞之間沒有停頓,也沒有關聯詞語,書面上沒有逗號、頓號。動詞之間不構成偏正、動賓、動補、聯合或主謂關系。這個句子中,三個動詞是事理上的先后關系,是不能輕易調換的,這也是連動短語的特征之一。其次,從句子成分的角度來說,兼語短語的動詞有兩個主語,而連動短語所有的動詞都共用一個主語。 3.主謂短語作賓語:“我希望他進來”這句話中,“希望”的內容,既不是“他”,也不是“進來”,而是“他進來”這件事情。首先,主謂短語作賓語的第一個動詞一般是表感知的(看見、發現、知道等),表心理活動的(想、認為、希望、覺得等),表意見的(主張、證明、表明、說明、標志等),它所支配的對象是一件事。其次,在停頓方面,兼語短語和連動短語都不能停頓,而主謂短語作賓語是可以停頓的。 二、短語層次的劃分 1.由小到大的逐層組合法 先把短語劃分成單個的詞,然后把與其相鄰的、關系密切的詞組合成簡單短語,再將各簡單短語與相鄰的、關系密切的詞或短語組合成復雜一些的短語,這樣一層一層地不斷組合下去,直到組合成整個短語。 2.由大到小的層層切分法 先把一個復雜短語一分為二,然后把分出來的各部分再一分為二,這樣層層切分下去,直到只剩下單個的詞為止。每切分一次,都會得到兩個相鄰的語言單位和一種結構關系。 小試身手:用框式圖解法分析下列短語的層次和結構關系。 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 知識拓展:短語的層次分析又叫直接成分分析,切分時必須遵循兩個原則。 1.任何一個被切分出來的部分(直接成分)都必須是音義結合的語言單位(詞或短語),要有一定的意義,表達一定的內容。如“戰士個個|英勇”的切分就是錯誤的,因為“戰士個個”不是詞,也不是短語,不能稱之為音義結合的語言單位。 2.切分要符合原意,切分出來的各部分組合起來不能改變原來的意思。如“新領導班子”意思是新組建的領導集體。其中有新的領導成員,也可能有舊的領導成員,應切分成“新|領導班子”,若切分成“新領導|班子”就不合原意,是錯誤的切分。層次分析可以從小到大,也可以從大到小。 實戰演練: 一、選出下列句子中劃線部分屬于“的”字結構的短語。 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2.小護士在電話亭里手舞足蹈的樣子吸引了好幾位過往行人的圍觀。 3.老板說:“哪里,這本書是你的。” 4.我高興的是我終于可以離開這個不毛之地了。 二、按照要求,將下面短語進行分類。 廠長老王 畫蛇添足 首都北京 守株待兔 母子二人 買菜回來 咱們學生 他們自己 見風使舵 見異思遷 走馬觀花 刻舟求劍 開門揖盜 探囊取物 春秋兩季 華羅庚教授 復指短語: 連動短語: 三、 請指出下列句子中劃線部分的短語類型。 1. 這個故事講得很乏味,令人昏昏欲睡。 2. 明天的會很重要,真希望你能來。 1.都應該好好地把這幾天的事反思一下。 3.事情的經過,我們基本調查清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