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大手術患者是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us embolism, VTE)的高危人群, 應用抗凝血藥可有效降低VTE的發生率。在骨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更好地平衡抗纖溶藥與抗凝血藥的應用,既可減少患者的出血量、降低輸血率,又不增加患者發生VTE的風險,保障醫療安全。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關節外科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康復技術轉化及發展促進會組織專家遵循循證醫學原則,經過反復討論和通訊修改,對骨科手術加速康復圍手術期抗纖溶藥與抗凝血藥應用方案達成共識,供廣大骨科醫師在臨床工作中參照應用。 髖、膝關節置換術加速康復圍手術期應用氨甲環酸后抗凝血藥推薦: ①術后6~8h或出血停止者開始應用抗凝血藥; ②術后8h仍有出血傾向者,抗凝血藥可延遲到術后12h; ③個別患者術后12h仍有出血者,抗凝血藥可延遲到術后24 h; ④一般抗凝血藥物應用10~14d,個別患者術后VTE風險仍高可延長至15~35d。 脊柱外科加速康復圍手術期應用氨甲環酸后抗凝血藥推薦: ③危險分級:低危為 0~1 分;中危為2分;高危為3~4分;極高危≥5分 ②評估方案:≤10分為低危,進行基礎預防;11~14分為中危,進行基礎預防 物理預防;≥15分為高危,進行基礎預防 物理預防 藥物預防 ①高危或以上:即Caprini評分≥3分或Autar評分≥15分的患者,術后12h出血停止者開始應用抗凝血藥,一般抗凝血藥應用10~14d,術后VTE風險仍高的患者可延長至15~35d; ②中危:即Caprini評分=2分或 Autar 評分11~14分的患者,術后12~24h出血停止者開始應用抗凝血藥,一般抗凝血藥應用10~14d,個別患者VTE風險仍高抗凝血藥物可延長至15~35d; ③低危:即Caprini評分0~1分或Autar評分≤10分的患者,可僅應用基本預防和物理預防措施。 ④患者存在高出血風險,抗凝血藥可延遲至術后24h或者不用抗凝血藥物抗凝,采用基本預防和物理預防措施。 創傷骨科加速康復圍手術期應用氨甲環酸后抗凝血藥推薦: ①高危或以上:即Caprini評分≥3分或Autar評分≥15分的患者,術后8 h出血停止者開始應用抗凝血藥,一般抗凝血藥應用10~14d,術后VTE風險仍高的患者抗凝血藥物可延長至15~35d; ②中危:即Caprini評分=2分或 Autar評分11~14分的患者,術后12h出血停止者開始應用抗凝血藥,一般抗凝血藥應用10~14d,個別患者術后 VTE 風險仍高抗凝血藥物可延長至15~35d; ③低危:即Caprini評分0~1分或Autar評分≤10分的患者,可僅應用一般預防和物理預防措施。 參考資料:《中國骨科手術加速康復圍手術期氨甲環酸與抗凝血藥應用的專家共識》(《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2019年2月 第12卷 第2期) 整理編輯:骨科在線 |
|